中學升高中,高中考大學,大學畢業(yè)找工作……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會一個轉(zhuǎn)折,每一次的感覺就像是站在了青春的末端。因為每一次成長的代價都是不一樣,未來的局面從來不由我來控制,所以充斥的迷茫、恐懼 ...
看到北京路兩旁油綠的柿子樹上,掛著一串串如紅燈似的柿子,成為街頭一道風景。不由得想小孩時老家的柿樹。那棵老柿子,長在村莊西北角高處,是我們太爺那輩留傳下來的。以前文家營文姓分東莊西莊北莊 ...
講述曾經(jīng)的故事,我居然也可以用到了“很多年前”,“很多年后”這樣的字眼。來頂崗實習的日子,真的使我改變很多,多少年來,面對三尺講臺那個位置,時而厭惡,時而歡喜,而現(xiàn)在,面對那一根根粉筆, ...
一彎新月,一縷相思,一聲叮嚀,一種牽掛。月,撥開黑夜的風衣,在云朵的身后,那淡淡黃暈隨著心情漂移,升騰。明月清輝,皎潔的光,照亮了我悸動的心房,往事一幕幕浮現(xiàn)眼前。只是,月亮的心事誰懂? ...
門口響起了鑰匙在鎖孔里轉(zhuǎn)動的聲音,先生回來了。他沒有象往常一樣地一進門就喊:妞妞,妞妞,我回來了!餓死了!吃什幺呀?他坐在沙發(fā)里發(fā)呆,我喊了他幾聲,他沒有反應(yīng),我走過去一看,他神情黯然地 ...
向來緣淺,奈何情深;已然情深,怎奈緣淺?是我們相遇太早,還是天意如此?我只猜中了開頭,卻無法把握結(jié)局。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就是三年啦。又到了國慶,這個曾經(jīng)讓人高興激動的日子,而如今卻是如此 ...
課后有段小空閑,就整理辦公桌??匆娨晦麜旅鎵褐粡堄布埰?,紙片由一張白紙包裹得嚴嚴實實,方方正正,打開是一張新年賀卡,一位學生寄的。卡片的四個邊有些陳舊,上面的字跡卻依然清晰如新。落款 ...
依帆忽然接到姐姐的信息,說有一件好消息要告訴她,讓她馬上要回家鄉(xiāng)一趟,對這件事依帆覺得有些意外,她馬上打電話給姐夫,因為他在鎮(zhèn)政府,比較清楚家鄉(xiāng)的事情。姐夫也讓她趕緊回去一趟,因為這件事 ...
夏天到了,酷熱難耐,晚上睡覺開空調(diào),已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若將時光日歷翻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可以肯定地說,空調(diào)這玩意對于中國絕大多數(shù)的公民來說,還是僅局限于耳聞過,卻沒 ...
“家是故鄉(xiāng)好,月是故鄉(xiāng)明”,這是漂泊在外的所有游子賦予月的使命。月圓了,人也就團圓了吧!千百年以來人們賦予中秋無限的憧憬,也讓身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平添了更多的思念……異鄉(xiāng)之月少了一份回憶和柔情 ...
我們每個人都有家,那么家是什么那?父母的家,是自己的后勤部,缺少什么,回到家里都會得到補償,物資上的、精神上的、生活上的、都是一樣。父母給于的愛是最無私的,也是最無限的,就象是自己的一個 ...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照,我就喜歡靜靜的凝視窗外。我喜歡看那萬家燈火在夜空中點綴的燦爛,喜歡看繁星點點裝飾的夜幕,喜歡聆聽夏夜從遠方傳來的天籟。點燃一支煙,慢慢的看煙霧在我的唇邊溢出飄散。 ...
蓮花已經(jīng)開落,腳步匆匆,這個季節(jié)已經(jīng)不被允許回頭——題辭1.九月,我打嶺南的水鄉(xiāng)走來,一身風塵,轉(zhuǎn)身的瞬間,看見你站在花季里的容顏,余香裊裊,鋪滿阡陌,有如半夏的蓮花開落。大雁來歸,八月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為此發(fā)問,然而,又有幾人得到答案。我對明月的惦念是從孩提時代開始的,那個年代,文化生活十分貧乏,所以,逢年過節(jié)變成了我幼小心靈的一個期盼。農(nóng) ...
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去往另一座城市,我都喜歡去當?shù)氐目Х任莼驎曜?,看看。這已然成為我的生活習慣。不過,我喜歡的咖啡屋與書店都得是“特立獨行”的,它必須擁有自己的風格——單純且用心去經(jīng)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