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語人生
發(fā)表時間:2017-06-09用戶:文字君閱讀:1397
篇一:茶語人生
茶是流在記憶里的長河,將人生中的波瀾,無論高昂與低沉,都斂收成杯碗中的靜波,任你感慨,任你評說。
茶,是人生的注腳,是陪伴在生命歷程中綿遠的寄托。
爺爺去世十多年了,他生前的愛好不多,一是吸煙,一是飲茶。只記得爺爺每次從地里回來,總是靠著東面的桌子,倦倦地坐在那方矮矮的板凳上。沏上一壺大葉茶,釅釅的,一個人默默地喝。只是那茶太熱,但爺爺喝得時候總是嘖嘖有聲,叫人疑心那是滋味甘甜的佳釀,忍不住也喝一口,苦苦的,澀澀的,就再也不敢喝第二口。爺爺只是憨憨地笑著,一直笑得眼瞇成一條線,簡簡單單地蹦出幾個字安慰我:“苦吧?”
那時候想不明白,爺爺為什么喜歡喝那么苦的茶。稍大一些的時候,對爺爺?shù)钠嗫嗤暧兴私?,就更想不清楚在清苦的生活里掙扎了一輩子的爺爺,為什么對苦釅的大葉茶情有獨鐘。
在爺爺那里,我不是他的知音,讀不懂他對茶的感情。
記不清是從什么時候起,父親也喜歡上了大葉茶,只是不再沖得那么釅,苦味似消猶存間,斷斷續(xù)續(xù),絲絲縷縷的彌漫著。同爺爺一樣,父親也是少言寡語的人。每天飯前,總是鎖著眉頭,坐在桌前的煙霧里,一邊喝著熱熱的大葉茶,一邊歇著給沉重的農(nóng)活折磨的疲憊的身體。
爺爺血壓高,后來得了腦血栓。父親東跑西顛,忙著借錢,周轉(zhuǎn)于醫(yī)院和地里,難得安閑。父親再坐在桌前的時候,手里多了一只接一只的煙,面前多了一壺酒。自制的卷煙、價格低廉的散酒、便宜的大葉茶,在那段時間里成了父親最好的精神安慰。只是飯卻吃得少了。
爺爺去世了,父親的習(xí)慣也保留了下來,因為生活并未絲毫地放松對他的苛刻,父親不僅為家庭的和睦盡心操勞,還為我的學(xué)費東借西籌。父親更加的消瘦與沉默。
我每次回家總會去買兩包大葉茶,一包給父親,一包給奶奶。父親總是很高興,打開聞一下,總是樂滋滋地,仿佛已經(jīng)沉浸在淡淡的茶香里。
因為腦血栓,父親早早的離開了我們。我卻沒有繼承喝茶的傳統(tǒng)。那時候酒卻喝得多了,而且每次都控制不住,悲由心來,醉從杯生。無法擺脫,無法安慰,只是尋片刻的麻醉,求剎那的遺忘,逃避著,怯懦著,慢慢地調(diào)試著傷悲前行。
母親保留了喝茶的習(xí)慣。偶爾買來一點綠茶,母親總是喝不習(xí)慣。于是就只給母親買大葉茶。有時候,母親喝著茶默默地發(fā)呆,也許是想起了父親,我就放下筷子,和她一塊喝,這時候,母親就高興了起來。我只囑咐她:要好好吃飯。
如果茉莉、毛尖是大家閨秀,殿上圣君,大葉茶就是平民百姓。從泡開時深深的橘紅,到飲罄后淡淡的桔黃,它的滋味也由濃濃的苦澀變成淡淡的甘甜。無論紅與黃,那沉淀里都是最熱的寧靜,最美的斑斕;無論苦與甜,那份寧靜里都有一股清新的香氣,無關(guān)貴賤貧富。熱中寓靜,靜瀾綿香,苦中有甜,先苦后甜,實在是大葉茶贈給我們最含蓄的啟迪。
茶杯里漾動的裊裊清香,不僅僅是中老年人的回憶與幻想,也應(yīng)該成為年輕人的精神皈依?,F(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加快,我們都在忙忙碌碌中應(yīng)付著重負的折磨,難得片刻安閑,有時候心不免急躁;光怪陸離的誘惑里,我們往往容易心浮氣躁,急功近利,遠離了致遠的寧靜。這些時候,但有空閑,和家人喝一壺大葉茶吧,或者綠茶,無論貴賤,都能祛火止躁,調(diào)節(jié)酸堿平衡。品味甘苦真諦,才能享快樂人生。
篇二:茶語人生
喜歡那種靜謐坦蕩的流瀉,那種靜謐悠遠情懷的張揚,如詩似歌,在歲月里留香,厚實又感動。茶語,濃縮著做人的風(fēng)骨,一路清香,一路悠揚,不管你是得意抑或失意,一杯在手,總能品呷出不同的芳香味道來。
那縷縷芳香,漂染了歲月和時空之曼,伴隨濃濃淡淡、清清綠綠的水質(zhì),不正是人生的寫意么?
好友如茶,君子一路坦蕩蕩,中國自古便有茶語的精妙論述。
最早讀到茶語,那是在陸羽的《茶經(jīng)》中,古人把飲茶看作是一道與詠詩做文一樣一道人生心修的課題,以良好的心境品茶,品出的自是一道個中味道的不同,品砸出的更是一種山水貽人般的萬種情風(fēng)。
茶,在日本及東南亞一些國家,更是被譽為一種精神上的“道”,這種“道”講究的是一種自然與和諧享受的風(fēng)格,一種茶的泡制過程中的一種人文精神再現(xiàn)。
故此,茶語在一些國家也被稱之為“茶道”,寓意為一種人格修養(yǎng)之道。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上下五千年,關(guān)于茶的記載和敘述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說竹、蘭、菊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傲然風(fēng)骨,那么,茶,定是他們悠然人格修養(yǎng)時空之徑永遠的漂染。
茶文化在中國源源流長,吾最欣賞的還是那句“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的文化概論。
中國是一個高山綿延、河流縱橫的國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極利于茶樹的生長,因此茶在中國幾乎遍地皆是,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安溪鐵觀音四大名茶。
茶,不但有養(yǎng)顏增壽之功效,芳香醇厚的口感與質(zhì)感,在歷來的禮數(shù)往來中,也是極佳的饋贈佳品。
喝茶與品茶,講究的是一個“靜”字。這個“靜”中蘊含了儒家文化,也體現(xiàn)了中原佛教文化中的“佛”字哲學(xué)。那就是不是為了純粹喝茶而喝茶,端揚、講究的是一種靜態(tài)人生的思考。
品,心靜則自涼。品,有修身養(yǎng)性,淡看紅云四方,蕓蕓眾生中,不與爭鋒之說。
可見,靜與品,在茶道中是最為關(guān)鍵的二個境界。
在中國,最為講究喝茶的兩個去處,一個當(dāng)數(shù)南京夫子廟,一處則是四川成都的街頭巷尾。
在秦淮河邊品茗,你品味出的是金陵城的萬各變化與厚重歷史文化的傾情演繹,濤聲依舊,夜半鐘聲至客船,感受煙雨江南那山水空濛至高至勝水墨畫一般的寓景,而成都,你則感悟到了另外一個天堂名副其實的存在。
成都茶館之多,勝如牛毛。高檔的一些地方是五星級的賓館與人南路延線一帶的茶樓,這里裝飾華美,收費不菲。普通的去處則是市井小巷,街頭巷尾,公園綠地。一花一世界,一隅一綠蔭,一任茶語飄香,茶客鉛華盡染。成都的茶文化也與這座城市的美食、美女、麻將一樣出名,聲名遠播,深深地影響著這一方山水城市的幼婦老儒。
喝茶,除了講究一處環(huán)境的幽靜外,還要注意一個意境的美。
在有水有山,有花有樹的幽幽之境喝茶品味人生,精神定是十分爽悅?;蛸┵┒劊蜢o坐如思,或長卷詩詠,看云卷云舒,黃昏如夕。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喝茶品茶習(xí)性,有的喜歡大口大口地喝,有的則靜坐一旁,慢慢小口小口地品呷,有的茶客一大早就喜歡泡上濃濃釅釅的一壺,有的剛剛落坐,卻又匆忙離去。茶語人生,著實濃縮著普天之下老百姓的最愛與精華,那副副眾生相,老舍的一部《茶館》,可謂是中國百姓人家最為精妙的描述。
茶語人生,我們除了講究一個靜字外,更重要的是要禪悟出一個悟性、一份生活本真的思考,那就是“思”字。在靜中品味人生,在靜中讓思想開花,這是生命的大美與風(fēng)流,在靜中思味體味人生,人生便如茶一道芬芳開來。
茶語人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心靈有路,紅塵自有大道!
誰說不是呢?!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閱讀更多散文/隨筆/詩詞/佳句、發(fā)表文章作品盡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