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
發(fā)表時間:2017-06-07用戶:文字君閱讀:1555
篇一:高度確定視野
大家可能能隨口吟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六經(jīng)讀盡方拈筆,五岳歸來不看山”古人登高望遠的詩句和對聯(lián)來。
鄙人在蠢想,古代賢人為什么喜歡登山呢?簡單地推論,可能登上了高山一是拓寬了他們的視野,二是舒展了壓抑自己志向抱負的心情,三是用自己的大智慧看到了什么都是浮云的人生境界。
我在這些詩句中尋覓著他們在大山中攀援的足跡,恍惚之中看到他們走在兩邊都是陡峭如削的山徑,他們腳下發(fā)出仿佛是山肚饑餓“嗡,嗡”的回音,這共鳴音是山神告訴他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或許是他們走累了,便倚著山崗躺下了,頭枕青山,腳踏綠水,鼻聞花香,在睡夢中得到了山神的教化,不然的話怎么能寫出來縱覽宇宙超凡脫俗的詩句呢?
看來古人雖然沒有雄鷹的翅膀,但是有雄鷹的雄心壯志和眼光,能把人生悟透,能把物性悟徹,那是一種人生高遠之大境界。歲月流逝,他們的蹤跡轉(zhuǎn)眼間已經(jīng)磨去,但是,我們可以順著他們的視野去觀望,登在山頂可展摩天之志,政心不順求文心;求名不得求山水。布衣躬耕,積其耐力,布衣得暖兼是福,未追名逐利,何須論得失,恣曠蕩,暢平生,去浮名。換罷淺盞換美酒,看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糞土當年萬戶侯”。他們認識到了大自然的強大,意識到自己生命價值的不尋常,自己品格所獨具的魅力。他們征服的不是山頂,而是征服生命的勇士,是一個個尊重生命的強者。
有人比喻人生是一次旅游;一場*;一場夢;一次賽跑;一本書;一部日歷,鄙人認為,把人的一生比喻成在寫一部小說比較合適,你的每一天就是書的一頁,不管你今天寫的怎么樣,明天又是嶄新的一頁還不能涂改。書中首先描寫的是你的父母親,然后有你的兄弟姐妹、伙伴、同學(xué)、老師、愛人、孩子、朋友等人物。這一部小說你身不由己地天天在寫,不管有沒有人去閱讀,不管你是公侯王爺,還是黎民百姓,還是腰纏萬貫,還是兩袖清風(fēng),人生之書你必須去書寫,書中描寫的情節(jié)如月兒,有升,有落,有圓,有缺,有皓月當空,有烏云遮月。書中字書寫的正者則心正氣和,字里行間透出來你高尚的人品。
我順著賢人的視野放眼望去,看到了“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我順著賢人的視野放眼望去,看到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我順著賢人的視野放眼望去,看到了“醉臥疆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我順著賢人的視野放眼望去,看到了“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我順著賢人的視野放眼望去,看到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我感覺自己掌握的知識匱乏,限制了我遠望視野,我書寫了一幅對聯(lián)“知識無涯需勤學(xué),青春有限貴惜陰”,讓自己去實踐一生,像古代賢人一樣去感受那種“海到無邊天作岸,人登絕頂我為峰”的大境界。
篇二:你是永遠無法企及的高度
時間繼續(xù)走著,忘記了塵世的滄桑。躲在風(fēng)花雪月里偷看外面世界的那些小青年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走進現(xiàn)實的沼澤。他們走著,忘記了時空的變幻。在這無法輪回的時空里,曾經(jīng)你是一種無法企及的高度,就像一顆星星一樣在晴朗的夜空裝點著我的世界。即使陌生也是波濤起伏。是不是也有那樣一個時候,在你的世界里我也是一種無法企及的高度,小哭知道,時間所有的一切都將歸于虛無,你們終究是無法走入永恒的,小笑會走,而且是毫不回頭的走,如這時間的無情。如果不是執(zhí)著,何苦穿過這漫長的寂寥的黑夜等待一朵海棠花的盛開??墒?,小哭就是這樣執(zhí)著的一個人,寧愿作繭自縛,也要和飛蛾一樣勇敢地去撲火。人世間即使所有的東西都將崩潰,也總有那么一些倔強的東西,倔強地守著自己的世界,不讓人闖入。這一年的心情,這幾年的成長我要怎么告訴你呢。似槁木逢春的喜悅還是如寒冰遇火的掙扎,你無法明白。走過的路還在,遠去的記憶還在,只是曾經(jīng)的心已不再。這無法堅定的信念造就了這樣的變幻莫測,永恒已不必去追尋。你還在,他還在,我也還在,在原來的角落里,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為自己盤算著未來,為自己規(guī)劃著每一步該走的路,小心翼翼的,有時還略顯吝嗇??赡銈冞€是不知道未來的路要怎么走,總是尋尋覓覓的,總是搖擺不定的,你不明白什么事遺憾,什么是后悔,只是這樣盲目地走著,為自己走著,卻不是完美地為自己走著,你會動搖,會被生活糾纏,你還是那個你,可是你以為你已蛻變,其實你只是在欺騙自己,你只是多了份成年人的冷靜和麻木。
其實你們都很優(yōu)秀,只是很多時候你不能更好地去理解別人的心,其實只要你稍作努力就會贏得美人歸只是你們妄自菲薄,或者你們貪得無厭。你們是怎樣的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是怎樣的人。只是我沒有那樣的勇氣去開始或者結(jié)束,我就像被人放入河流中的一艘小紙船,隨水而流,沒有目的地,等待的只是葬身于波濤洶涌的浪潮。
你還是那樣無動于衷,而我卻洶涌澎湃。你就像一名英雄,你要走在自己的路上去拯救全人類,我卻像烏龜一樣躲在自己的殼里等待千年之后的毀滅。而你從來沒有想過要拯救一種叫做烏龜?shù)姆N類。你還是那樣雄赳赳氣昂昂的走著,路很長,你有信心。我還是躲在自己的殼里,守候千年。
篇三:高度
有一種高度叫理解,有一種高度叫心有靈犀,有一種高度叫欣賞,金剛的高度很高,金剛的體型也很大,金剛的理解也很深,不,那不只是金剛,那是一位叫大自然的紳士,他把自然的胸襟向我們展示,我們卻用傷害回饋。
影片中金剛比人高,比人力氣大,也比人寬容,更比人善良。金剛來了,在一片野性的歡呼聲中,在一片虔誠的崇拜之中,在一片期待之中,最初,他用他的巨大詮釋了自然的博大,他用他的強壯詮釋了自然的雄壯,他用他腳步的震撼聲詮釋了自然的不可抗拒力,但是人類卻把它誤解為侵犯、暴力、傷害……武器,這種一戰(zhàn)的時候產(chǎn)生的用來解釋懦弱和膽小的東西,把原本的博大和理解打得粉碎,金剛憤怒,金剛反擊,自然咆哮,自然反抗。
真正的殘酷是冷酷的,是自私的,是血腥的,當恐龍的血盆大口向人類張開時,我們沉湎于他的恐怖之中,我們忘記了武器,忘記了反抗,忘記了身家性命。而當猩猩用冷靜觀望我們時我們卻馬上扛起了槍,射出來那讓淚水無法回流的的子彈。誤解,忘卻,把記憶沖淡,把愛侵蝕。
夕陽西下,那是在哪個原始森林,大海沖刷著礁石,一次又一次,夕陽掩在通紅的晚霞之中,飛鳥翱翔于浩瀚的天際,天地湛藍一片,包容著那一盞燦爛的紅,映襯著那一片靜謐和安詳,猩猩和她坐在巖石上,她給他表演著她的藝術(shù),他給她演繹著他的情趣,這是一種和諧,一種交流,一種理解,一種互動。那是在帝國大廈的頂尖,那是在人類的制高點,那是在人性的巔峰,那是在時間的盡頭,理解,寬容,尊敬,愛慕停留在他和她之間,依然是那輪西下的紅日,依然是那片湛藍的天際,依然是那血紅浮云,依然是人與自然的對白,卻沒有原先那么靜謐那么純潔那么安詳那么暖暖的。人類可以把迪拜的高度建造出來卻永遠無法把迪拜的高度理解了并化作血液融入體內(nèi)。殘陽中,那最后的觸摸,那冰冷的眼淚,那無助的眼神,化作一種隕落,一種冷清的博物館之中冷漠的驚嘆,一種永遠無法融化的理解的冰峰。
殘陽之中最后的一滴眼淚是誰的?飛落到地球的那一滴是誰的?那不是愛情的演繹,那不是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曖昧,那不是違背自然法則的倫理混亂,那不是可以來炒作的趣談、異聞,那不是一種蠅頭小利,那不是征服,那是溝通,那是諒解,那是寬容,那是理解,那是冥冥之中的心靈相通,那是大眾無法明白的感觸。
很無奈,在最終我還是聽到了誤解,誤解愛情,誤解強大,誤解包容,誤解潺潺清泉。
猩猩的記憶很好,人類你可以跟他們比嗎?自然的記憶很棒,你可以跟他們捉迷藏嗎?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閱讀更多散文/隨筆/詩詞/佳句、發(fā)表文章作品盡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