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
發(fā)表時間:2017-06-07用戶:文字君閱讀:1511
篇一:我的茶花情節(jié)
晚,坐于床上,聽著輕音樂日光海岸又開始了一段無頭緒的獨戀之路。音律起伏而降平仄有序心情也為之高昂跌落。美妙音率帶我暢游每一寸綠芳靜心冥想獨戀山茶。山茶我的新生愛人。就在最近,我和茶花糾結(jié)在了一起。它將我心思纏繞,將我心緒扶平。
和她糾結(jié)在一個花店女老板熱心介紹而我只盯在一朵花上“可是木芙蓉”“是山茶花”。小小的山茶花竟讓我看呆了眼“一朵有什么好看見過滿山的嗎”很無奈我笑了笑留下美麗的一瞬。了不起的魅力吸引著我對她不斷的追索,也因為她的美紅紅的那么天生麗質(zhì)那么的可愛。郭沫若的《詠茶花》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始見滿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又一句對她的稱贊好美。金華—茶花之鄉(xiāng)有機會一定要親眼看一看,看那開滿樹樹的茶花、看那以有幾百年歷史的茶花樹。很美的茶花明代的楊慎正月滇南春倉早,山茶樹樹齊開了。艷李夭桃都壓倒,裝點好、園林處處紅云島。
追索著她的文化她的樣貌還有可愛謙讓理想的愛的花語。又一個美麗三月、如畫、采茶、山坡下夢里、歌里、還是你最美麗李哪山茶花歌曲也在贊美你還有…曾鞏山茶花開春未歸,春歸正是花盛時。蒼然老樹皆誰種,照耀萬朵紅香國。還有…還有…星子萬花爭春猶你早,美艷香姿并不少。和藹謙遜羞滴滴,牡丹蓮花比不了。
這就是我的茶花情節(jié),并不是乘興而來的,而是想了很久想的太多。我希望和我接觸的事物都會讓我有個情節(jié)這樣的生活才會有所情趣。
篇二:或許,不再是茶花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或許,這就是臨近清明所感受到的,最臨近死亡地凋零。春夏,陽光燦爛,卻依舊彌漫著死亡……
——題記
清明臨近了,就像詩歌里所吟唱的那樣“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近日,出現(xiàn)的降溫天氣,將陽春三月的氣息化為烏有。撐著紫色的雨傘,匆匆地行于通往教學樓的人行道,由于這濕冷纏綿的細雨的緣故,路上的人很少,以至于雨滴與大地的對話聽的一清二楚。
穿行在樹木比較繁茂的網(wǎng)球場旁的道上,突然,前方涌出一個水洼,急閃,由于長時間握著傘柄的左手已經(jīng)浸濕在寒冷雨網(wǎng),僵硬,雨傘在空中傾斜,毫無懸念地落向左側(cè)花圃,打落,飄滿晶瑩雨珠的花朵重重地摔下,散落一地的碎片,徒留破碎的余音在心間?;ǎ窟@倒春寒的天氣,還有如此“傻”的花兒凌寒綻放。走近,定眼一看,是花,是茶花。在那枝葉還沒有完全茂盛的樹枝間,一簇簇,甚是艷麗。隱隱中,嗅著茶花那混著春天氣息的芳香,我的鼻尖一陣酸楚,頓時,眼睛開始同這紛紛細雨般,漸漸向整個眼部濕潤。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鮮花,我也叫不出大多數(shù)花的品名??墒?,唯獨茶花,讓我記憶猶心,或許因為自家種過茶花,亦或是與茶花有了情感,也常常懷念茶花間那張慈祥的臉。
家里種茶花,已經(jīng)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爺爺還健在,陽臺的那片花園也繁盛。花園是爺爺一手“開墾”出來的,雖然地域有限,但是花園繁盛的景象是無限的,其中最盛的就是占了二分之一陽臺的茶花。大紅的花朵,猶如一團團熱烈的火焰,爭搶著,想要燒毀花園的靜謐。
兒時的我就像這調(diào)皮的茶花,總是趁著爺爺午休時,偷偷潛入陽臺,偷偷扯去茶花午休蓋著的綠葉。很喜歡將茶樹葉夾在書中,作為天然的書簽使用。茶樹葉比一般的樹葉更厚,墨綠的葉面總是像打了蠟一樣,光滑耀眼。齒狀的葉邊,我總是習慣地用手指來回的滑動,那種起伏的感覺,就是人生道路上留下的深一腳淺一腳的腳印。兒時的我就像這調(diào)皮的茶花,總是學著爺爺澆花的模樣,一個勁兒地將水傾倒在茶花圃里,看著她們歡快地吮吸還不時吐著泡泡嬉耍,看著她們撐得鼓脹的肚皮任水肆意地流淌。兒時的我就像這調(diào)皮的茶花,總是在和爺爺一起看夕陽西沉時,吵個不停地要騎馬兒,叫鬧的聲響刺破了黃昏的安謐,正如這火紅的茶花曬淡了夕陽的光芒。兒時的我,或許就是一朵茶花,一朵最調(diào)皮的茶花。
春天,百花爭艷,人們都這么說。而我,卻在春季看到了凋零。那朵極盡自己繁華的茶花,靜靜地低垂著,開始泛黃。任憑這復(fù)蘇的春雨如何地滋潤,依舊在干枯,依舊在萎縮。人也是如此,走過繁華,就會不停腳步地朝向死亡。爺爺走了,在我開學的第一天,那個茶花盛開了的季節(jié)。我無法接受那個昨天還陪我做茶樹葉書簽,昨天還陪我澆茶花圃,昨天還陪我看夕陽的爺爺,就無聲無息地消逝在這復(fù)蘇的茶花盛放的季節(jié)。
爺爺走了,茶花也不興盛了。瘋狂生長的野草汲取光了花圃的營養(yǎng),衰敗,死亡,消失……之后不久,陽臺沒有了花草。我也不再做書簽,不再觀花,不再看夕陽。茶花,依舊是春季的茶花,而我不再是最調(diào)皮的那朵。
或許,我不再是茶花。只是與他人一樣,是個與茶花相遇的過客。正如此時,凝望著道旁雨中紅艷的茶花……
篇三:又到茶花飄香時
“過兩天霜降了。”我正在燈下看書,妻掀著掛歷自言自語起來。
是啊,又到采摘油茶的季節(jié)了!
我的老家永興縣洋塘鄉(xiāng)是盛產(chǎn)油茶的地方,田少山多,放眼所見,漫山遍野都是深綠色的油茶樹。兒時的我,最盼這個時節(jié)的到來!那時,我們還在生產(chǎn)隊,家鄉(xiāng)的習俗,霜降過后七天,才能上山采摘油茶,據(jù)說此時茶籽的油份最足。霜降前幾天,生產(chǎn)隊干深水大塘,家家都能分到幾條大草魚。母親把魚剁成小塊,用柴火烘烤,黃熏熏的,還流著油。腌在壇子里的剁紅辣子伴豆醬也已噴香——剁辣醬炒干魚——這可是我盼了一年的佳肴??!
開山的日子到了,天還沒亮,忙得一宿沒睡的母親把父親姐姐和興奮了一夜的我都叫了起來。吃飽了母親做的噴香的飯菜,天已蒙蒙亮。父親的谷籮里挑著菜米油鹽紅薯花生鐵鍋銅壺和鼎罐碗筷一任什物,母親姐姐和我提著大籃小籃,同生產(chǎn)隊家家戶戶一起,朝遠處的茶嶺趕去。山路上,隨處可聞嘈雜的談笑聲腳步聲,隨時都遇著來來往往形色匆匆的行人。
到了嶺上,選一處樹稀草少的開闊地,放下谷籮和炊具食品。男人們肩挎竹簍,婦女們手提竹籃,沿著山界走到山頂排行,從上往下依次采摘。我和小伙伴可不管那些規(guī)矩,象一窩山雀在山中間亂竄,高呼小叫,專門挑茶坯又大又多的矮樹摘。此時的山山嶺嶺,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你在哪里啊——,我在這里——”;“好溜呢——,不要摔著了——”;“不要過界呢——,茶子嶺上不認親——”;“不要偷茶子呢——,我打石頭了——”,到處是此起彼伏的呼喊聲吆喝聲。真是一個沸騰的海洋!我還有更快樂的,在一些盛開的茶花里有一汪清清的花蜜,把嘴湊上去,一吸,滿嘴花粉,甜香無比。偶爾,會有更驚喜的發(fā)現(xiàn)——俗話說,“八月十五,石榴落土”,在一叢刺蓬中間,竟還殘留幾粒算盤子大的野石榴,在枝頭搖晃,紅得耀眼。中午時分,我和小伙伴早已撿好干柴,父親母親姐姐和別人家的大人都背著茶坯陸續(xù)從山頂下來。大家坐在地上嚼著紅薯花生,喝著茶,一面談笑著今年的收成,綠油油的山間騰起了一根根藍藍的煙柱,不一會,鼎罐里溢出了滲人心脾的米飯的清香。
時光流轉(zhuǎn),不經(jīng)意間,我已上中學,成了半大的少年,父親70多歲,母親年近花甲,大姐二姐先后成家,生產(chǎn)隊也散了伙,分山到戶。父親成天在嶺上挖墾,每年都要把茶山翻個遍,刺蓬野樹野草銷了蹤跡,樹下的黃土松松散散,整整潔潔,干干凈凈。那時節(jié),年成又好,該下雨的季節(jié)下雨,該出太陽的季節(jié),整天陽光,茶樹長得又高又大,郁郁蒼蒼,每年要摘幾十百把擔坯,打二三百斤油。父親臉上寫滿豐收的喜悅。
采摘的日子到了,學校放農(nóng)忙假??粗︻^沉甸甸的茶坯,我既喜又愁,天晴的日子還好點,要是下雨,盡管穿足衣服,外面圍上一塊薄膜,又戴著草帽,在樹林里穿來鉆去,草帽時常被樹枝勾脫,從頭到腳一身浸濕,仰起臉用力把頭頂?shù)闹l一扳,雨水順著袖管和勃頸往里直流,涼徹心骨。有時用力過猛,手劃破了,茶樹灰掉進眼里,用手背一揉,雨水淚水血水灰塵滿臉烏黑。舊解放鞋底原已磨光,這時稍不留神就摔個趔趄,屁股摔痛,鞋子摔脫,用手掌撐在泥地上站起來,赤著腳把鞋子找來穿上,腳板的泥土跟雨水在鞋里一攪和,特別的滑,只能勾緊腳趾走路,又冷又痛。一陣北風呼呼吹過,牙關(guān)直響,全身發(fā)顫。最難的要算挑茶坯下山,父母親年事已高,挑茶坯自然就落到三姐和我的頭上。每當谷籮裝滿,就要送到兩里路遠的曬坪去。把籮繩扎好扣到扁擔的兩頭,彎下腰去,將扁擔往肩上一搭,臉朝地,蹲了個馬步,咬緊牙關(guān),弊足了氣,猛一用力,肩上頓時重若千斤,腰椎幾乎爆裂,痛得難以起身。踉蹌幾步,終于站穩(wěn)。望望陡峭的山嶺,望望遠處的曬坪,還未開步,已是淚水打圈。茶樹稠密,山間小道長滿青苔,又濕又滑,左手扳著前面的籮繩,右手攀住道旁的樹枝,每走一步,都出奇的艱難,況且我又不會換肩,才一會工夫,肩膀就痛得支持不住,想找著合適的地方放下?lián)?,猛然一腳踢到了凸出地面的石頭,“哎喲”一聲還沒出口,連人帶擔已重重地撲倒在地,茶坯呼呼嚕嚕沿著山路直往下滾。坐在地下,揉著痛得鉆心的踢紅了的腳趾,淚水已涌滿了眼眶。我真想懶得挑了,然而,想起年邁的父母,想起全家的生活,自己的學費都指望著這一片茶山,我又堅強起來,忙把散落的茶坯一個一個撿到籮里,忍著淚,重新?lián)似鹕?,十步一小歇,二十步一大歇,一步一步朝曬坪挪去。那兩里遠的山路,在我的記憶里,沒有比這更漫長的了。一個星期下來,雙手皮開肉綻,腳趾不能伸直,肩膀紅腫,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不酸痛。
中學畢業(yè),我上了中專,參加工作,結(jié)了婚,又生了孩子,三姐也嫁到偏遠的山村去了。然而,每年的霜降前夕,父親總會一個電話打過來,急切地催促,“別人屋里都上山了,快點來!”摘茶子的艱辛在我的一生中是那樣刻骨銘心,卻又回味無窮。也許,我現(xiàn)在總能保持一種吃苦耐勞堅強自信的精神,與摘茶子的經(jīng)歷不無關(guān)系。不知怎么,長大成人后,一提到摘茶子,雖是“苦役”,我卻格外振奮,我馬上請了假,攜妻帶女回到老家。
近些年來,家鄉(xiāng)的勞力大多長年累月在廣東做工,很多田土都無人耕作,茶山就更是一年一年地荒蕪,刺蓬野樹野草長得進不得人,有時一場山火,成片成片的茶樹就沒了,茶山的收成越來越少。父親也80多歲的人了,體衰氣喘,已不能墾山,加上頻頻干旱,樹木枯死,我家的油茶林也是日見衰敗,每年頂多打六七十斤茶油,有的年歲二三十斤也是常事,勉強供給一年的家用。茶油的價格卻逐年看漲,到了15元1斤。也因此,父母就更是把這片茶林愈發(fā)看得珍貴。哪年茶花開得稀少,父親常會嘆口氣,說,“明年的收成又不得好。”要是看到漫山都是雪白的茶花,父親準會高興得常念叨,“明年準是一個豐收的年成。
四年前,母親去世,按她的愿望,葬在我家?guī)X上的一個向陽坡。父親隨我到了城里居住,然而盡管已是九十高齡,卻總是閑不住,隔三岔五,就鬧著要回老家,說是放心不下那棟老屋,擔心嶺上的茶樹被人砍去做柴;說是不到嶺上去轉(zhuǎn)轉(zhuǎn),不到母親的墳頭去坐坐,心里頭就慌得難受。這兩年,煤炭價格瘋漲,1噸500多元,村里的人又重新燒起了柴,嶺上的茶樹盜砍濫砍得厲害,縱火燒山的事也時有發(fā)生,父親整天都在為那片茶林擔憂。
今年春上,堂兄打來電話,說我家的油茶嶺失了火,燒得干干凈凈。我心里一陣難過,我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良久,他平靜地說了聲,“還是躲不過啊,太可惜!”五月十五,父親走完了93歲的人生旅程,按他生前的囑咐,我將他葬在了母親的墳旁。站在二老的墳前,望著眼前滿目蒼夷燒得光禿烏黑的山嶺,我不禁愴然淚下。油茶樹啊!莫非你們也在天有靈,要隨與你們相伴了幾十年的我勞苦了一生的父母一同從這個世界上寂滅么?
霜降了,又到了果壓枝頭茶花飄香的季節(jié)。我卻再也不能回到故鄉(xiāng),去收獲那片曾給過我歡樂和愁苦的油茶林了。故鄉(xiāng)的油茶嶺啊,何日才能再現(xiàn)我記憶中那片郁郁蒼蒼繁花似雪漫天飄香的茶樹林呢?
篇四:或許,不再是茶花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或許,這就是臨近清明所感受到最臨近死亡地凋零。春夏,陽光燦爛,依舊彌漫著死亡……
——題記
清明臨近了,或許就像詩歌里所吟唱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近日,出現(xiàn)的降溫天氣,將陽春三月的氣息化為烏有。撐著紫色的雨傘,匆匆地行于通往教學樓的人行道,由于這濕冷纏綿的細雨的緣故,路上的人很少,以至于雨滴與大地的對話聽的一清二楚。
穿行在樹木比較繁茂的網(wǎng)球場旁的道上,突然,前方涌出一個水洼,急閃,由于長時間握著雨傘的左手已經(jīng)浸濕在寒冷雨網(wǎng),僵硬,雨傘在空中傾斜,毫無懸念地落向左側(cè)花圃,打落,飄滿晶瑩雨珠的花朵重重地摔下,散落一地的碎片,徒留破碎的余音在心間?;??這倒春寒的天氣,還有如此傻的花兒凌寒綻放。走近,定眼一看,是花,是茶花。在那枝葉還沒有完全茂盛的樹枝間,一簇簇,甚是艷麗。隱隱中,嗅著茶花那混著春天氣息的芳香,我的鼻尖一陣酸楚,頓時,眼睛開始同這紛紛細雨一般,漸漸向整個眼部濕潤。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鮮花,我也叫不出大多數(shù)花的品名。可是,唯獨茶花,讓我記憶猶心,或許因為自家種過茶花,亦或許是與茶花有了情感,也常常懷念茶花間那張慈祥的臉。
家里種茶花,已經(jīng)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爺爺還健在,陽臺的那片花園也繁盛。花園是爺爺一手“開墾”出來的,雖然地域有限,但是花園繁盛的景象是無限的,其中最盛的就是占了二分之一陽臺的茶花。大紅的花朵,猶如一團團熱烈的火焰,爭搶著,想要燒毀花園的靜謐。
兒時的我就像這調(diào)皮的茶花,總是趁著爺爺午休時,偷偷潛入陽臺,偷偷扯去茶花午休蓋著的綠葉。很喜歡將茶樹葉夾在書中,作為天然的書簽使用。茶樹葉比一般的樹葉更厚,墨綠的葉面總是像打了蠟一樣,光滑耀眼。齒狀地葉邊,我總是習慣地用手指來回的滑動,那種起伏的感覺,就是人生道路上留下的深一腳淺一腳的腳印。兒時的我就像這調(diào)皮的茶花,總是學著爺爺澆花的模樣,一個勁兒地將水傾倒在茶花圃里,看著她們歡快地吮吸還不時吐著泡泡嬉耍,看著她們撐得鼓脹的肚皮任水肆意地流淌。兒時的我就像這調(diào)皮的茶花,總是在和爺爺一起看夕陽西沉時,吵個不停地要騎馬兒,叫鬧的聲響刺破了黃昏的安謐,正如這火紅的茶花嗮淡了夕陽的光芒。兒時的我,或許就是一朵茶花……
春天,百花爭艷,人們都這么說。而我,卻在春季看到了凋零。那朵極盡自己繁華的茶花,靜靜地低垂著,開始泛黃。任憑這復(fù)蘇的春雨如何地滋潤,依舊在干枯,依舊在萎縮。人也是如此,走過繁華,就會不停腳步地朝向死亡。爺爺走了,在我開學的第一天,那個茶花盛開了的季節(jié)。我無法接受那個昨天還陪我做茶樹葉書簽,昨天還陪我澆茶花圃,昨天還陪我看夕陽的爺爺,就無聲無息地消逝在這復(fù)蘇的茶花盛放的季節(jié)。
爺爺走了,茶花也不興盛了。瘋狂生長的野草汲取光了花圃的營養(yǎng),衰敗,死亡,消失……之后不久,陽臺沒有了花草。我也不再做書簽,不再觀花,不再看夕陽。茶花,依舊是春季的茶花,而我不再是最調(diào)皮的那朵。
或許,我不再是茶花。只是與他人一樣,是個與茶花相遇的過客。正如此時,凝望著道旁雨中的紅艷的茶花……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閱讀更多散文/隨筆/詩詞/佳句、發(fā)表文章作品盡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