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滋潤心田
發(fā)表時間:2017-06-04用戶:文字君閱讀:1609
讀書對我來說,就像空氣、水和陽光一樣不可缺少。讀到一本好書,總感覺到溫暖,好比吃了美味佳肴,比喝上茅臺洋酒還爽。
記不清我什么時候與書結(jié)緣的。我剛記事時,父親就給我講古人匡衡“鑿壁偷光”、車胤“聚螢取光”、孫康“映雪夜讀”,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股”的刻苦讀書故事。自我認字起,父親每逢趕集上會時,總愛給我買回幾本小人書,我看得上癮,使我的見識大有長進,每天放學后,與伙伴割草放羊時,我就給他們講孫悟空大鬧天宮、牛郎織女等精彩故事。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我也陶醉其中,從此讀書有了癮。看小人書不滿足了,就從本家一位伯伯家借書看,久而久之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幾十年來,不管生活在農(nóng)村,還是工作到城市,每天不看書就覺得少了什么,吃飯睡覺都不香。每當有一本新書,便馬不停蹄地閱讀,讀一天一夜是經(jīng)常的事。盡管改革開放以來,外邊的誘惑多了起來,跳舞、打臺球、跳“三張”等這些娛樂項目我都興趣不大,最大的嗜好是工作之余讀書,每天都享受在書香中,被書中的那些感人肺腑的情節(jié)所吸引,被書中驚天動地的故事所感招。我外出辦事,走親訪友,生病住院都不忘帶書。大空長讀,小空短讀。一天一本書,一天一頁書我都干過,但最得意的是夜晚,當人們沉浸在燈紅酒綠之中,我則在書中陶醉。我從來不喜歡那美酒佳肴的生活,喜歡和孔老二對話,談仁義禮智信;與艾思奇、馮友蘭討論哲學話題;與知心姐姐一起暢讀《告訴孩子你最棒》;讀王朝聞的《解放戰(zhàn)爭》、《建國大業(yè)》……這些書中的場景,讓我心花怒放,這種審美不需經(jīng)過任何的雕刻、入眼入腦,心情澎湃,豪情滿懷,壯志凌云。
讀書是一種心境。讀書如交友,一卷在手,就如與摯友談心,讀書如嚼青橄欖,品有苦澀,但口齒留香,讀書如涓涓細流,看似波瀾不驚,但流淌著的是激情,滋潤著的是心田。每當讀到會心時,便身不由己隨著書中情節(jié)漫游,金字塔、古希臘、楚漢之爭、赤壁之戰(zhàn)和華盛頓、拿破侖、成吉思汗、毛澤東、鄧小平等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好像就在我身邊,浮想聯(lián)翩,如夢如幻,妙不可言,讀到興奮時,往往會容光煥發(fā),心曠神怡。
魯迅先生說:地上其實并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每個人的一生,同樣也是在走路,只不過我們的人生是有參照物的,現(xiàn)實的地上已經(jīng)有很多路,我們要找到自己所要走的路,為了使我們的人生路走得更好一點,必須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和教訓。而借鑒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讀書。
至今我還清楚記得,上小學三年級時,我讀的第一本課外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的經(jīng)歷深深地感動了我,他的“人的一生應(yīng)該怎樣度過,當你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段話成了我人生的座右銘,時時用此來警示自己,不論在什么條件下,做什么工作,都是任勞任怨,勤勤懇懇。我?guī)资耆缫蝗?,在工作之余默默無聞地艱辛讀書寫作,不浪費一寸光陰,先后在中央、省、市新聞媒體發(fā)表各類稿2000多篇,還寫出長篇報告文學《龜志》等9本專著,共計500多萬字。
讀《水滸》、《三國演義》等四大名著時,我敬佩梁山好漢的俠肝義膽,領(lǐng)略了三國英雄的豪情壯志。在眾多的人物中,我對周瑜感觸最深。他與諸葛亮一樣,是一位聰明絕頂?shù)娜耍男貞褏s十分狹隘,他想不通“既生瑜,何生亮”,在諸葛亮“三氣”之下,抑郁而終,成了一個悲劇人物。從他身上,我明白了一個人生大道理,世界之大,人的胸懷要大,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也明白了人生是一種擔當,每個人都活在責任之中?!熬訌R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官避事平生恥”等格言受人喜愛,代代相傳,就體現(xiàn)了責任意識,擔當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大力提倡擔當精神,是勇于擔當,還是不敢擔當,實際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革命先烈方志敏面對死亡一點也不畏懼,他說:“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無數(shù)革命先烈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為創(chuàng)建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在新中國建設(shè)和改革開放時期,無數(shù)優(yōu)秀黨員干部,置個人生死而不顧,奮不顧身,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因為他們以崇高信仰的“精神鈣質(zhì)”做支撐。這“精神鈣質(zhì)”來自他們讀馬列的書,修煉了政治定力。
當今社會,讀書又漸成一種時尚,我在書店或圖書館看到一些讀者,為買到或者看到自己喜愛的書,或站或坐,或倚或靠,專心致志地選書或讀書。他們在休閑的同時,也讓書中美妙的文字陶冶著自己的情操。我為之感動,中國未來和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
盡管現(xiàn)代網(wǎng)絡(luò)給人們提供了快速的信息,但要深刻理解這個社會,懂得社會現(xiàn)實,陶冶自己情操,開闊自己的視野,還得讀書。書的金貴在于他是心靈的閨蜜,我如饑似渴地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一生也離不開它。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更多美文盡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