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
發(fā)表時間:2017-06-04用戶:文字君閱讀:1513
進入暑期,連綿的陰雨不期而至,讓我不由想起故鄉(xiāng)的雨季。同城市里的人們不一樣,故鄉(xiāng)的人對雨有著非同一般的感情,他們喜雨、盼雨、求雨,雨是上天帶給他們的恩賜,為他們帶來了豐收,帶來了希望,帶來了財富,也帶來了無數(shù)的歡樂。
下雨了!下雨了!村里村外響起一片歡快的叫聲。大雨終于來了,全村頓時籠罩在一片白色的雨霧之中,密密的雨點打在樹上、莊稼枝葉上、田地里、石板路上,發(fā)出一片齊唰唰的聲響,那氣勢天地間再也容不下其他聲音。下雨時,莊稼人最愛搬個小凳子坐在堂屋門口看雨,看雨絲如織、綿綿密密把天地緊緊連在一起;看密密麻麻的雨點在院中水洼處濺起一串串水泡,排著隊涌向排水口,很像一列列爭先恐后的士兵;看順房頂瓦口流下的白色水柱擊打在青石板上飛起一片水花;看屋后的青山上,順山澗傾瀉而下的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看雨后,團團水霧奔涌著飄過山頂,如夢如幻;看雨后初晴,天邊升起一道彩虹,帶來無數(shù)憧憬。那種對雨的感覺,對雨的摯愛,與雨的交流,也只有他們能體會到。
雨天里,最快樂的還是孩子們,他們不怕淋濕了光光的脊背,赤著腳跳進水里瘋跑著,盡情地嬉戲。有時不等雨停,就迫不及待地跑了出去,到田野里去尋找雨后新生的鮮蘑、樹叉上長出的猴頭,摘一顆沾著水珠的紅棗,吃進嘴里真是又脆又甜。大人們也隨后跟來,到地里看看莊稼有沒有被雨水沖倒,順手帶一把鐵鍬,將山上淌下的雨水擋進田里,讓莊稼喝個飽,期待有個好收成。雨天,女人們也閑不住,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邊拉家常,邊給男人納著鞋底,做雙布鞋,因為有了空閑,中午時還要給家人做一頓好飯。
雨季的一切都是鮮活的,因為有了雨的滋潤,山是鮮綠的,樹是翠綠的,莊稼是油綠的,連空氣都充滿了綠意生機。連綿的陰雨后,大山飽蘊了水分,形成季節(jié)性的溪流,順著山澗流出,流向村邊平時干涸的河灘,小河頓時活了起來,給原本美麗的小村莊又增添了幾分秀色。一些不知名的魚兒在清澈的水中游來游去,青蛙從河邊青青的玉米田里跳進水中沖涼。一到傍晚,穿得花花綠綠的姑娘媳婦們紛紛抱著洗衣盆、拿著棒槌來到河邊洗衣服。一群孩子們也來湊趣,光著身子跳進深些的水坑里鬧個不停,嘩嘩的流水聲、砰砰啪啪的洗衣聲與姑娘們的笑聲匯成一支動聽的鄉(xiāng)村小調(diào)。
雨季時的雨變化無常,有時來得快,去得也快,一會兒電閃雷鳴,大雨傾盆,一會兒云開霧散,晴空萬里;有時東邊日出西邊雨,站在一塊地里,壟溝這邊下那邊干;有時纏纏綿綿,像熱戀中情人的話語,一會兒急,一會兒慢,從早到晚下個不停。莊稼人都喜歡細雨綿綿,那絲絲的水分都被吸收進了山坡、田野,孕育成了綠色、豐收。如果下雨時遇上狂風(fēng)大作或天色昏暗,莊稼人就不免要擔心,會一直望著天,企盼不要下冰雹或不要吹倒了莊稼。但莊稼人最揪心的是雨季里沒有雨,若是雨季十天半月沒有雨,莊稼人就像沒了主心骨,他們看著地里的莊稼旱得擰成了繩,一個個眉頭就蹙起了疙瘩,一遍又一遍地望著天,盼著飄過一片云彩。女人們也悄悄地瞞著男人,到村口龍王廟里燒些香箔,磕頭禱告,盼龍王快快顯靈,下一場喜雨。若真是趕上了大旱之年,收成和人畜飲水都成了問題,到最后莊稼漢子也不得不低下倔強的頭顱,到廟里去請龍王。不過,那時候可不就是燒香磕頭那樣簡單了,就象電影里演得一樣,全村老少齊上場,場面既熱鬧又虔誠。
正是對雨的一份感情、一份期待,莊稼人一到過年,首先要看來年的雨情,有道是“一龍治水,風(fēng)調(diào)雨順”、“二龍行雨,旱澇不勻”、“九龍治水,天下大澇”。同時,在故鄉(xiāng)也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雨的諺語,如早看東南,晚看西北;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燕子低飛要下雨,螞蟻搬家要下雨,等等。雨已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隨著他們苦,伴隨著他們樂,伴隨著他們走過一個又一個雨季。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更多美文盡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