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班
發(fā)表時間:2017-03-29用戶:郭燕玲閱讀:2359
天才兒童,天才少年班,培養(yǎng)出的人卻生活不能自理,過著不幸福的生活,這真的很可悲不是嗎?滿心期待可以母憑子貴的父母們,也都失去了所有的寄望。這些天才里邊,只有善于寫文字,詩歌,散文,小說,善于繪畫彈琴歌吟的人活下來了。其實大家都是平凡普通人,我看過歷代的興衰際遇,那又如何?很優(yōu)秀,那又如何?不如無憂無慮地成長,這是爸爸媽媽和我自己,管自己叫無憂的原因,我們寫網(wǎng)絡小說的,在不眠之夜掙口飯吃,那又怎么樣呢?文藝是讓我快樂的事情,工作只是生活中極小的一部分,偶爾彈琴吹簫,也許比什么都重要吧,人活幾十年就逝世,這真是太好了呀,雖然還會重頭來過。我不喜歡可是又能怎樣,生而為人,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做法。我所認為的生活,是和我所喜歡的一切在一起,大自然,書籍,家人,美食,古鎮(zhèn)。自己動手做做飯,寫寫文字,直到我自己能夠理財了,理家了,就和喜歡的人結婚,有一個小寶貝,照顧她長大。
張愛玲19歲寫作天才夢,21歲寫出沉香屑,后來又遠渡重洋去留學。我們這一代人就是這么成長起來的,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只知道老師是誰,所以難免將老師當成戀慕的對象。雖然張愛玲本身絕不這樣,我知道自己的父母,也知道自己的老師,生我養(yǎng)我者父母,拉拔我長大的還是父母,擔憂我,最智慧的還是父母。學術騙子,總是很多的。人類已經(jīng)進展到母系社會,進展到大家共同養(yǎng)育一個或多個小孩的時代,談戀愛,寫信,說彼此的理想,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生活,發(fā)揮彼此的才能,這不是很好嗎?
連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潛力,不知道自己行萬里路讀書究竟讀了什么內(nèi)容,也許是獨立面對生活的勇氣吧,日新,我相信這兩個字的。我不喜歡悲觀的論調,說什么活著,生活艱難,好像自己是個瘸子。每一天的小確幸,可以抵擋一天的疲累,可以不想過去不念將來,因為已經(jīng)到了二零一七年。一切都和我的計算相同。
快快樂樂地生活吧,一是因為,我一直不是一個人,很多人陪著我,二是因為我們可以很輕松快樂地生活,三是因為難題都是我現(xiàn)在有辦法解決的。我愛我的家人。
張愛玲的女兒張雨欣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