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我有病
發(fā)表時間:2017-03-28用戶:文字君閱讀:1982
有時我會想,我是不是有社交恐懼癥?是不是患有哪類精神疾?。窟@個“有時”是什么時候呢?就是我待在寢室待了幾天沒有出去的時候;在自己拒絕學生會部門的聚餐的時候;在玩游戲時躲避別人眼光的時候。我相信,有我這種情況的并非僅我一人。你是否有去百度社交恐懼癥的癥狀?是否有做一些相關測驗?是否有想過咨詢學校心理醫(yī)生?那我究竟是不是有???
我的答案是:沒有!很明顯,這些現(xiàn)象都只是害羞以及不愛與自己不感冒的人一起互動的表現(xiàn)。如果硬要涉及到社交恐懼癥之類的,那就有點的大驚小怪意思了,這也是對自我的認識不夠到位的表現(xiàn),每天疑神疑鬼,這樣的生活只會越來越單調與恐慌。
我們應該明白,在現(xiàn)代社會,并非每一個人都能適應得很好,這并不是說自己就能只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獨自黯然神傷,而不去適應這個社會。對于有這類想法的朋友,我想說兩個字——自信!自信并非是一個大到無法觸及的名詞,人們總在說自信,那自信究竟又是什么呢?我們怎樣才能自信呢?難道就這樣說說就能找到自信嗎?當然不!自信需要從方方面面去尋找。
首先就是外貌,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外貌上的優(yōu)越感給人的自信遠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特別是在這個看臉的世界(無論你承不承認,至少在你我共處的這個年代,這就是事實?。?。不要說什么我不在乎外貌這種虛無的東西,朋友,請你記?。寒斈銢]辦法改變社會,就只能改變自己!
其次就是內在,都說內外兼修,一個沒有內在的人再如何漂亮,他的自信也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他從何而來的自信,一個最多只能當做花瓶的人是沒資格談自信的,因此,內在是很必要的。這里說的內在,可不僅僅是淵博學識之類的東西,在當代社會而言,內在的定義如果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其中較好的道德修養(yǎng)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獨當一面的工作技能。
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不要隨隨便便給自己安一些莫須有的病癥,醫(yī)生不能給病人安一些病癥,是對病人負責,而我們自己更應該對自己負責。所以,只要我們愛自己,就應該放開自己,不要總是沉迷于自己的思維里,不要總是疑神疑鬼。
---- 愛生活、愛閱讀、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