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中的朋友,讓我們在心的港灣共同起航
發(fā)表時間:2017-03-22用戶:文字君閱讀:1479
一周了,一本幾乎傾注我全部心血的《問世間“婚”為何物?》的序言和開頭幾集掛在我的博客空間,雖然發(fā)出了類似元好問(“情”為何物?—《摸魚兒。雁丘詞》)、莫利斯(“人”為何物?—《裸猿》)驚世駭俗的千古絕問,也得到《紫薇文苑》、《淡若清茶》、《博海藝苑》等各大人氣圈圈主和圈友的抬愛支持,畢竟初涉博海,操之過急,連粉絲都一個也無就胡亂瞎玩,推出幾集受眾不高,每天點擊閱讀不過寥寥數(shù)百來人,還不如在我們這小地方開個書場聽得人多。不過,朋友們也鼓勵我這已經(jīng)算是很不錯了,人氣是要靠積累的!當然,對于作者和讀者而言,面對婚姻這一話題,我們的心是相通的。今天是周末,就讓我們借助網(wǎng)絡這一平臺,做一次心的交流吧。
平心而論,我也是爺們一個??墒?,看書讀史,言婚論愛,大抵贊美謳歌的全是英雄,全是男性;沒有或極少為女人說話的。就連我們的老祖宗在造字時,也要把婚字造成傍晚(黃昏)搶奪女子之意?!墩f文》云:“禮,娶婦以昏時,故曰婚”。有感于幾千年來“男權(quán)中心”婚姻文化的根深蒂固,我在講述這段跨越數(shù)百萬年的人類婚姻大變革的歷史故事時,一反史學家們和婚姻研究專家重男輕女、頌男貶女的陳腐論調(diào),圍繞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科技進步和婚姻進化相互促進這條主線,還歷史和事實的本來面目,集中頌揚和謳歌了我們的女性先輩和當代婦女前赴后繼不屈不饒爭取自身自由解放的斗爭歷程,為人類客觀的認識自身創(chuàng)造的婚姻文明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也為迷茫中的年青一代如何理性的看待婚姻和處理人生與婚姻的關(guān)系提供了方向性的多模式選擇(從下周開始將會由淺入深逐步推出)。
我并非婚姻專家,處理情感和婚姻問題也遠非我的強項和特色。幾十年人生閱歷的宦海沉浮告訴我們,不管是處理事業(yè)、婚姻與情感問題,都要有執(zhí)著的追求和向前向上的方向意識。人們常常會問,為什么受傷的總是女人?為什么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只能“三從四德”?為什么男人可以“二奶三妹”而女人卻不能“三哥四弟”?其實,撥開歷史的迷霧,所有這些不合理不正?,F(xiàn)象的背后,都是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男權(quán)中心”婚姻文化的操控和作祟。因為這一畸形變態(tài)的文化,也就有了“婚”字為女人而創(chuàng)為女人而寫并將女人的情感和婚姻牢牢的禁錮;因為這一畸形變態(tài)的文化,婚姻也只是對女人具有意義而對男人來說是不具意義和約束力的;因為這一畸形變態(tài)的文化,女人因而幾千年來寧肯逆來順受卻從未擺脫寄人籬下成為男人附屬的地位。即使像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足智多謀的拜占庭帝國第一個女性統(tǒng)治者(797-802年在位)艾琳;以及中國唐朝的女皇武則天和清代后期的慈禧太后,這些著名人物雖然以其超凡的才智和驚人的成就在史冊上占有顯赫位置。不過,盡管她們名氣很大,但卻不能說她們的生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她們那些不知名的姐妹們的日常生活。就像近代的庇隆夫人、英吉拉·甘地和科拉松·阿基諾的生涯并沒有明顯地改善阿根廷、印度和菲律賓婦女的日常生活一樣。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歷史演進到現(xiàn)代文明和科學技術(shù)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當一些年輕的朋友未經(jīng)試婚與對方并不了解就感情用事草率結(jié)婚給婚后生活帶來無盡煩惱和痛苦的時候;當一些已婚夫婦盡管感情破裂生活并不幸福卻寧肯湊合維系而不愿沖破牢籠去追求新的婚姻選擇和美好幸福生活的時候;當那些家里供著妻子外宅養(yǎng)著情婦肆無忌憚無所顧忌而女人只能默默承受忍氣吞聲的時候,失去方向感的處于迷茫中的不幸而善良的人們才似乎終于明白過來找到了方向:一場孕育和體現(xiàn)人類最偉大文明的中國式的婚姻變革已經(jīng)來臨,它將給迷茫中的人們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和多樣化的選擇!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