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故事
發(fā)表時間:2017-03-05用戶:文字君閱讀:1504
在大廳休息的時候,看見一個學(xué)生的高中化學(xué)教科書。
她寫著這樣一句話:"青春就是瘋狂的奔跑,然后華麗的顛倒。"
人生百態(tài),誰都不知道下一秒的故事,死亡和出生一樣即使喜悅也是恐懼。
批改作業(yè)的時候,聽見他們在議論意外溺水死亡的小男孩。
他們說,死亡好像是有預(yù)兆的。
也許,就像他們說的那樣,在他溺水的前一天,一向活潑的他,居然變得異常沉默。
死亡一向都未曾帶著悲天憫人的態(tài)度來眷顧懷揣希望的我們,
他們常常在不留神的時候帶走我們所有的希望。
也許只有在死亡邊緣徘徊的人才知道生與死的價值,而作為健康向上的我們或者參透不了這些。
有人說,人們之所以恐懼死亡,就是因為不能預(yù)知自己的時間。
也是,倘若我們可以知道自己將在什么時候為自己劃上句號,或許我們的日子會快樂一點。
悲傷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但很時候我們又離不開它。
難道不是嗎?
我們喜歡一個人,崇拜一個大家,把他的語錄當(dāng)成信仰。
就像有人說的,很久前喜歡郭敬明的人90后,如今成了批評他的人。
原來,喜歡也是分階段的。
青春就像一條涓涓溪流的河,看似風(fēng)平浪靜,其實暗藏洶涌。
經(jīng)歷過璀璨,必定要遇見風(fēng)雨。
開始知道什么是喜歡的時候,是因為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
所以固執(zhí)的認(rèn)為喜歡可以是一個人的事情。
其實,喜歡不過就是一種心情罷了。
喜歡就像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康橋之愛,靈魂與靈魂的交換,
所以即使后來各自歸宿,但卻仍舊喜愛,只是不咸不淡。
有人說,林徽因是個風(fēng)輕云淡的女子,
她把對徐志摩的愛處理得那么好,好像那個時候他們在一起只是一場的夢。
她與梁思成結(jié)婚那日,他成問她:"為什么是我?"
她說,這個答案很長,你愿意用一生的時間來聽我說嗎?
她深愛徐志摩,但卻愛得不及陸小曼那樣勇敢和炙熱,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她也確實愛他。
雖然,對他的死,她表現(xiàn)得那樣平靜。
愛,也許不是至死不渝的此生不換。
也許,它也不是白首不相離地共剪西窗燭。
金岳霖為了林徽因,終身未娶的時候,
而那個說好與她長伴的人卻在她去世七年后與林洙結(jié)婚。
也許,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愛,僅僅只是因為她能讀懂她,懂得他滿腹才情的詩情畫意。
他們在倫敦的霧雨中坐在火爐旁喝著咖啡談?wù)撏鈬膶W(xué)的時候,
他想,或許她是那個可以真正明白他的人。
而作為情竇初開的林徽因,她是江南女子,出生門第,她溫婉爾雅,宛如深深庭院的蓮。
所以,那樣的她,自然也傾心于那樣的他。
其實,愛不過如此。
荷爾德林說,人應(yīng)當(dāng)詩意的棲居。
林徽因知道,她選擇徐志摩,她便可以擁有這樣的生活。
可是,她愿意選擇安安穩(wěn)穩(wěn)地走完此生。
也許對于不同的態(tài)度,我們會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誰人無過。
友誼萬歲,天長地久。
從《那些年》開始以青春為主題的電影或者電視開始風(fēng)靡起來。
歌頌永不老去的友情,祭奠死去的愛情,可嘆逐漸逝去的歲月。
在所有人的青春,經(jīng)久不衰的不是那些我們拼死拼活想要留住的愛情。
有時是不經(jīng)意間的親情或者是舉杯痛飲的友情。
愛情是燈,友情是影子,當(dāng)燈滅了的時候,影子還在。
而這個世界上,不是我穿越千山萬水,只為尋到百里挑一的你。
而是當(dāng)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縱使我們遠隔千山萬水,你為我祈禱。
也許,如今的我們不會像《心動》里金城武那樣在想念梁詠琪的時候拍下天空的樣子。
也不會像梁朝偉那樣把對張曼玉的愛講個樹洞聽。
自認(rèn)不會想徐志摩那樣寫下"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我們有自己愛的方式和方法。
就像那句廣告"年輕無極限"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 愛生活、愛文字(文字站 www.tiktok9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