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夏天有關(guān)的記憶
發(fā)表時間:2017-03-05用戶:文字君閱讀:1621
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熱了的時候,腦子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空調(diào)。
每到酷暑難耐的夏天,我會去兩個地方納涼,一是超市,購物納涼兩不誤;二是圖書館,我常說圖書館是人類的天堂,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暢游于知識的海洋,汲先哲睿智于納涼時,豈不美哉!
但是,這在六、七十年代,連做夢也不曾想到的。在那物質(zhì)匱乏的歲月里,我曾經(jīng)在鄉(xiāng)下住了好長時間,房子不像現(xiàn)在純一色的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的樓房,都是厚厚的土坯草房,日子盈實的家庭會用茴草修葺房子,這種草抗日曬耐雨淋不易腐爛,而一般家庭只能用打完麥粒剩下的麥穰苫房子了。你也別小瞧這土房子,地面是土,墻面是土,很接地氣,厚實均勻的草,猶如在天空閑庭漫步的云朵,遮擋著烈日。只要有窗戶能形成空氣對流,屋里還是很涼快的。孩子們用大人搓的細(xì)麻繩栓一個空瓶子,總是屁顛屁顛的到井里提涼水回來喝;大人放工回家感覺孩子提回來的涼水不夠喝,就索性拿起打水的井繩,挑起兩個大木桶去挑水。拔涼拔涼的井水挑回家,一家人洗洗臉擦身子,又用水把地面撒一遍,屋里頓覺涼爽了許多。但是吃飯的時候,飯桌還是搬到外面的樹底下,聽蟬鳴拉家常,一家人有說有笑地吃著飯。鄰居也會過來湊個熱鬧,飯菜是不分家的,盡管吃,免得被說成是假斯文。
到了晚上,女人會把稀飯盛在黃盆里,把做飯的鐵鍋刷干凈焐上洗澡水,待吃完飯自己和孩子輪流在家洗澡。男人則不用在家洗澡,吃過晚飯,香皂、毛巾、換洗衣服一拿,就到村口的大潭里去洗澡。洗完澡的男人和孩子,會抱著葦席,拿著被單和枕頭到曬場上去睡覺。
鄉(xiāng)村夏夜最熱鬧的地方就是這曬場了,曬場就在大潭旁,晚風(fēng)從潭里的水面徐徐吹來,涼涼的,跟時下的水冷電風(fēng)扇相比,有過之而不及。勞累一天的男人們,只穿了短褲,或躺或臥,抽煙拉呱,孩子們則滿場跑來跑去。其實,曬場也不是男人的專有領(lǐng)地,村里那幾個大大咧咧的女人是不問青紅皂白的,你男人能去,俺也可以去得。不過,曬場面積大,她們會離男人遠(yuǎn)遠(yuǎn)的,在曬場的一角安營扎寨。林大了,啥鳥都有;人多了,啥事都有。有的吹口琴、有的吹笛子、有的拉二胡……多數(shù)的時候,人們會起哄叫"老光棍"唱小調(diào),跟東北那旮旯的二人轉(zhuǎn)差不多。"老光棍"快五十歲了,曾跟一個戲子鬼混一段時間,生有一女,那戲子顯他家徒四壁帶著孩子走了,從此杳無音訊。"老光棍"會唱的小調(diào)很多,像《打菜薹》、《五只小船》、《摘石榴》、《十二月調(diào)情》……每首他都能一字不落地唱下來,有板有眼還唱著扭著。在物質(zhì)、文化都落后的那個時代的鄉(xiāng)村,小調(diào)也許是一項唯一的娛樂了。
那時,人們的思想還不解放,自由戀愛還在禁錮中,看過沈丹萍主演的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你自然知道小豹子的悲慘結(jié)局,后來路遙的《人生》也搬上了銀屏,高加林算是有文化的人,敢于沖破陳規(guī)舊習(xí)大膽地和劉巧珍自由戀愛。其中,《摘石榴》唱的就是男女希望能夠得到自由戀愛的故事,那時人們只是偷偷地唱,還上不了大雅之堂?,F(xiàn)在的民歌《摘石榴》已經(jīng)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張燕唱過、祖海唱過、宋祖英唱過、阿寶唱過、王菲也唱過,《摘石榴》走出了國門,蜚聲海外。
"老光棍"在人們的喝彩聲中唱完了《摘石榴》,那些爺們最期盼他唱的是最有有葷味的《十八摸》,當(dāng)唱到"……妹妹吆,你那兩個肉多多,哥哥我醉死也要摸……"男人們聽得入了神,四、五個在那曬場一角納涼的女人何時來到"老光棍"身邊,大家全然不知。因為,唱《十八摸》的時候,他是躺著望著漫天的星斗唱的,似乎是唱給星星們聽的。女人們?nèi)挛宄瑢?老光棍"的短褲給撕扯了下來,一個大男人愣是抵不過這幾個潑辣的女人,手腳被女人們死死的按住,其中一個用涼鞋底朝"老光棍"的屁股不停地打去。"老光棍"求饒著、納涼的爺們哄笑著、女人們使勁的折騰著,最后,她們一用力把"老光棍"抬起,扔進了曬場邊的大潭里。"老不死的,到水里摸去吧!"隨后,便是幾個女人的咯咯笑聲。農(nóng)村,這幫爺們和娘們,在風(fēng)里來雨里去的生產(chǎn)勞動的間隙,總會整出許多開心的浪花來,如今夜"老光棍"的結(jié)局,是平日里許許多多的浪花中的一朵。
鬧夠了,樂夠了,人們開始在酣聲中入睡了。
風(fēng),涼涼地吹。
收工回家后,女人們圍著鍋臺做晚飯,男人就去曬場邊的大潭里洗澡,這似乎是我們村里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墒?,我的三叔卻不行。這不,悶熱的夏天旁晚,天也漸漸地暗了下來,三叔光著膀子,肩上搭個濕毛巾,趿著一雙木板鞋,就跟唱戲的一樣出場了。手里拿著可手粗的木棍,狠狠地?fù)舸蛑液竽嵌驯浑s草掩蓋的亂石,發(fā)出急促的噠噠聲。"烏嘴,你給我聽好了,這事肯定是你干的!你個小婊子養(yǎng)的,敢來搜緊(方言:想法子巧取豪奪他人之物)我。你從梁下掛著的籃子里,人模狗樣的捧走我家的雞蛋,我沒驚動你吧?你可不能沒良心!"到了莔麻地,又使勁的敲打莔麻,好像莔麻也犯了錯,"你個不得好死的,想把我的鹽壇子砸了,看到了冬天小侉子再過來,我不叫他們扒你的皮抽你的筋!"他又轉(zhuǎn)到鍋屋旁的草垛邊,"不會是你家女人又添孩子吧,要是那樣就算我送你了。你給我記住了,下不為例!"
聽著三叔兇巴巴的叫罵,我很害怕地去問媽媽,"三叔跟誰慪氣呢?""能跟誰,還不是那東西。"兒時的我一頭的霧水,今個怎么了,三叔的叫罵無人接腔,媽媽只說是"那東西",看來大人們是心有靈犀的,知道那東西是誰。在我的一再追問下,媽媽還是小聲說出了原委:在農(nóng)村的春天里,家家戶戶會買些雛雞喂養(yǎng),到了夏天雞也長到斤把重,眼看到秋天就可下蛋換些鹽油錢,可是,三叔一數(shù)歸籠的雞竟少了兩只。"原來是這樣啊!"我驚訝道。在鄉(xiāng)下,老年人講古(方言:講故事)的時候,總會講到黃鼠狼,說它是個靈物,老的黃鼠狼的嘴會變?yōu)?,毛會變白,而且會變成黃鼠狼精,能聽懂人說的話。挺恐怖的,聽完了古,嚇得我們不敢回家。更恐怖的,說黃鼠狼精在冬天喜愛睡在孩子的嘴上,因為嘴上呼出熱氣暖和,如果睡覺感到呼吸困難,趕緊動一下身體,否則會窒息而死。在我們那里,黃鼠狼無論吃了誰家的雞,誰家都會忍氣吞聲,傳說誰提到它的名字,它就會帶著一幫同類去誰家搗亂,結(jié)果是雞少,蛋少,油瓶倒。難怪三叔罵了半天,一字不提,黃鼠狼,而用"烏嘴"代替,好在三叔敢罵它們。但這罵聲里,似乎還是有人情味的。
每年的冬天,糧進倉,草歸垛,麥苗冒出紫紅的尖兒,人也清閑了起來。北方的五六個侉子,個頭極矮,清一色灰頭土臉的半糙老頭,挑著行囊被窩,扛著一頭削尖的有竹竿粗的長長的木棍,牽著三條黑色的捕黃鼠狼的獵狗,這種狗體型小,靈敏兇狠。那三條狗圍著三叔的這堆亂石打圈轉(zhuǎn),一會兒用嘴嗅嗅,一會兒汪汪狂叫著,還不時地沖著石頭撒泡尿做個記號。侉子知道這里有料,就開始四周布網(wǎng),準(zhǔn)備大干一場。三叔知道后,忙跑過來叫他們不要在這里捕。侉子無論怎么同三叔商量,可三叔愣是不同意。侉子急了,說,"黃鼠狼又不是你家的!""可這是我家的地方,不給捕,就是不給捕!"三叔也不示弱。侉子也沒辦法,只得不舍地收網(wǎng)走人,捕獵狗吭吭唧唧叫著,主人走了老遠(yuǎn)它們還在那石堆旁打轉(zhuǎn)轉(zhuǎn),意思是:你們走干嘛?這里有獵物?。?br /> 農(nóng)村人,喜歡串門聊天,三叔有時端個碗也會到我家。
母親問:"罵過好了吧?"
"好了。它們有幾個我都知道,那烏嘴是個頭兒。它們現(xiàn)在吃青蛙和老鼠,有時還同我對視耍花樣哩。唉!前天夜里烏嘴還救了我們一次呢。"三叔很自豪,很動情,接著說,"前天晚上睡到半夜,就聽烏嘴發(fā)出唧唧聲,我說,烏嘴你快回去覺覺吧,別耽誤我們睡覺。但是,它還是在那里叫著,搞得屋梁上的葦耙也發(fā)出響動。我想,可能有事了,我爬起劃根火柴把油燈點亮,發(fā)現(xiàn)床邊的地上盤著一根足有一米長的紅三根蛇。叫醒孩子媽,我們慢慢下了床,把那蛇捕到放進蛇皮口袋,第二天趕集的時候,在頭道圩的大溝旁將這個不速之客放生了。"
三叔講著,聽的我毛骨悚然。
常聽到的一句話:"人是萬物之靈!"不知道這萬物又是誰之靈呢?包括在人們的印象里始終沒有好名聲的黃鼠狼。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 愛生活、愛文字(文字站 www.tiktok9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