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感動
發(fā)表時間:2016-03-25用戶:文字君閱讀:2244
有人說,我們缺失感動已經很久了,那是因為我們只是用眼睛在看待這個世界,而不是用心在感知這個世界。世界在我們的眼中,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容器,它盛放的不僅有假惡丑,還有真善美。
當貪婪迷亂了我們的靈魂,我們的內心因為貪婪而輕佻和浮躁。我們因為放不下已經擁有的和將要追求的東西,狹隘的“自我”不幸地被卷入到一種遭受了蒙蔽的虛幻和假象中去了。對于一個性情殘暴的人而言,也許在他的內心深處同樣有一塊脆弱的地方,那就是靈魂。當他駐立在真善美面前的那一刻,一種震撼心靈的感動會給他一種溫存。也許這種溫存是片刻的,但正因為溫存在他的內心停留過,或許我們可以讓惡冠滿盈的痛改前非。
對于普通人而言,真善美因為在人性中可遇不可求的緣故,我們的心隨著貪婪的本性而偏離到假惡丑的一邊來。因為揚善避惡的緣故,外人往往從我們的身上看到了一種粉飾出來的良善,或者我們因為無力改變別人的“惡”,而屈從于“惡”,而獨善其身起來(這有時是一種明哲保身,這有時是一種愛莫能助,這有時還是一種無力回天)。麻木與冷漠,使得我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因為我們缺失信任已經很久了。
故而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因為這種冷漠、猜忌里的距離存在,再加上我們的善舉由于屢屢地受到栽贓、誣陷,而近乎蕩然無存,于是太多的感動因此而遭到扼殺。然而縱然如此,我們依然希望可以與人更進一個層面的溝通和交流,沒有人不渴求被人信任的感覺。事實上,我們因為這樣那樣的緣故,遭人猜忌或不被人信任,但我們依然在這個社會上卻緊密的依賴著別人。也許你種的菜仔油賣給了我,我生產的電視賣給了他,而他出廠的化肥卻賣給了你。漁利,使得我們的貪婪更加的空前,于是菜仔油也許成了地溝油,電視機是翻新的,連化肥也成了假冒的。試問一下,在這種缺失誠信的依賴里,我們又何以去找尋感動呢?
當我看完了《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和《2012年教師文藝晚會》的時候,我似乎找到了足以令我們感動的理由了。那是一種深藏在人群深處的美麗,那是一種薪火相傳的精神,那是一種上善若水的奉獻,那還是一種久違的感動。他們因為真誠而被信任,他們因為信任而受此重托,他們又因為得到重托而美麗。他們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只是被隱匿在鬧市的角落,鄉(xiāng)村的懷抱。當他們用真善美感知著每個學生的時候,也在感動著自己,更或者也在感召這個世界。是他們讓我們懂得了信任、托付和成全,也是他們讓我們從上善若水里,尋到了一份久違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