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的是心境
發(fā)表時間:2016-03-12用戶:文字君閱讀:1837
文 / 叔洪
星期日休息,我正在家里看電視,卻被門鈴聲驚吵。愛人站起身來沖我一笑,示意她去開門。因我的居所是一所獨門獨院的建筑,所以大門離著居室有一段距離。愛人出去開門,我便站起來隔著窗戶往外看。時間不長,便聽到說話的聲音由大門處傳來,聽聲音很是耳熟,便知道是來找自己的。果然如此,原來是我的幾個戰(zhàn)友同時到來。我趕緊出屋迎接。他們幾個卻在我的院中觀瞧我養(yǎng)的花,我也就主隨客便。
“花養(yǎng)得不錯。”一個戰(zhàn)友說道“看起來你養(yǎng)花的水平已經(jīng)不錯了。”
“這有什么,又不是什么名花異卉。”我隨口答道。
“花不在好壞,關鍵是看你養(yǎng)得如何,”另一個戰(zhàn)友接過了話題“再好的花,你不懂它的習性,也得讓你養(yǎng)死。”
“我覺得你這幾年養(yǎng)花有些變化,”一直看花不言語的另一位戰(zhàn)友說道“你現(xiàn)在養(yǎng)的花中開花的是越來越少了,而不開花的卻是在逐漸增多,這是為什么?”
“不就是養(yǎng)了幾盆花嗎,哪里這么多的為什么?”我隨口答道。
“別在院兒里聊啦,趕緊上屋里抽煙喝茶去吧。”愛人對他們說道。
幾個人便魚貫的進了屋。我們閑聊,愛人便去忙乎酒菜。酒足飯飽后又閑聊了好長時間他們才告辭。
送走了戰(zhàn)友,我一個人在院子里看著花,琢磨著剛才戰(zhàn)友的話,才感覺到自己這幾年在養(yǎng)花的品種選擇上,確實發(fā)生了某些變化,但由于是潛移默化的,并沒引起自己的注意,經(jīng)他們一說我才覺出了改變??墒菫槭裁磿l(fā)生這種變化呢,這引起了我的思考。
每個人都是有其自身的嗜好的。這種嗜好,在某些方面來講,它代表著你的性格和心境,甚至于你對人生和社會的看法,在你的人生軌跡中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反映了你一生中各個階段對生活態(tài)度和對人生理解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是隨著你年齡的增長,閱歷不斷地增加,對問題的看法逐步的深入和透徹。這些往往被你忽略的微妙的變化是點點滴滴形成的,其實就深烙在你的人生旅途中的每一個腳印里,只不過你習以為常而沒有察覺罷了。
我喜歡養(yǎng)花,而且一養(yǎng)就是三十幾年,并樂此不疲,至今還是不愿放手。細想想,在我的養(yǎng)花過程,處處可以看到我性格及心境的轉變。
我養(yǎng)花純屬偶然。在我還沒結婚的時候,家里也養(yǎng)花,但那時我完全是一個看客,因為當時花對我并沒有什么吸引,是我父親在侍弄。而我父親養(yǎng)花,完全是為了紀念我的母親,因為我母親生前酷愛花,家里養(yǎng)了很多花,既有盆栽的,也有在院里地上栽的。我母親因病去世后,我父親忘不了夫妻之恩情,故而將母親生前養(yǎng)的花的愛好承續(xù)了下來,繼續(xù)由他來養(yǎng)。而我只是在花團錦簇的時候,俯下身去欣賞一下,置于該怎么養(yǎng),各種花都有什么習性,我是一無所知,因為花不是我的,而是我的父親養(yǎng)的,花侍弄的好與壞,死于活與我無干。即便是在幫著父親給花澆水施肥的時候,也是在父親的指點下,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因循守舊”照貓畫虎。
我自己養(yǎng)花,是在我結婚之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在結婚的前夜,我的父親從家里給我搬來兩盆花,擺放在我的新房里。一盆君子蘭,葉寬厚碧綠,紋理明顯,當時正是竄劍的時候,煞是愛人。另一盆是梔子花,枝繁葉茂,碧油蔥綠,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是您老的最愛,怎么舍得給我搬來。”我問父親。
“我老了,這種花已經(jīng)不適應我啦。”
“這花,還有適應不適應一說?”我不解的看著父親。
“等你再過三十年你就會明白的。”
父親的話并沒引起我的注意,所以也不會過多的思考。
新婚蜜月后,我發(fā)現(xiàn)父親給我的花不如以前長得歡實了,所以在星期日休息的時候,我便將那盆大葉梔子花又給父親送了回去,順便問父親君子蘭怎么養(yǎng)。父親簡單的講了一下他養(yǎng)花的經(jīng)驗,告訴我君子蘭可能是水大了,并說了許多養(yǎng)花經(jīng),我聽的云山霧罩的,似懂非懂。在晚上回家的時候,父親又把他那盆很小的,但卻是父親親自扦插活的小盆的大葉梔子花給我。我說不要,但父親卻執(zhí)意給我“帶回去吧,這種花既好看,花又香,最適合你們年輕人養(yǎng)。”既然如此,順者為孝,我便很隨便的將花帶了回了家。
我回到家里,按照父親所言,一看那盆君子蘭的葉子還真的有干枯的小點兒。“父親說的還真準。”我在心里自言自語,回想起這些天家里來的人較多,在喝茶的時候,便將杯里的涼茶倒在花盆里,以便對上熱水繼續(xù)喝。因為倒得太勤,盆里的水份大了,根爛了,故而在葉子上出現(xiàn)斑點兒。我馬上將君子蘭搬到別處。沒想到,不到一個月,還真就躥出了新葉,花劍也比以前似乎長了一點,我看到欣喜若狂。而那盆在我眼里覺得不會成活的又小的梔子花,按照父親的指點,時不時的澆一點淘米水,雖然沒有長出新芽,但卻也沒有出現(xiàn)萎靡的情況。
隨著春節(jié)的臨近,人們都漸漸地沉浸在節(jié)日前的喜悅之中,我也開始忙碌著采集年貨,以慶賀這個一年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
“開花了!”正在吃飯的我被愛人的一聲驚叫下了一跳,抬起頭來不解的看著愛人。她用手指擺在沙發(fā)茶幾上的君子蘭“你看。”
我側臉觀瞧,君子蘭的一個花骨朵已經(jīng)張開小小的嘴,好像在向我們訴說著什么。我急忙放下手里的碗,起身來到君子蘭前仔細觀瞧。那桔黃色的一組花骨朵中,有一朵微微張開,就如同火炬的點火口一樣沖我笑著,似乎在向我炫耀。我將視線射入花骨朵張開的小嘴里,見里面毛茸茸的有幾棵花蕊,就像是嬰兒的小手一樣在向我招手,我一下子便被陶醉了。要知道,這是在我家,準確地說是在我的小家里,看到的第一朵開的花,是那么的艷麗而嬌媚。我俯身嗅著,發(fā)出淡淡的馨香,雖然香氣很微,但足以令我不能自恃。因為這是我親手養(yǎng)的花,更是我親手養(yǎng)的花中開的第一朵花,我怎能不高興萬分。
我自此迷上了花,在一段時間里可以說著了迷。尤其是當我養(yǎng)的那盆極小的,在我眼里很可能就養(yǎng)不活的大葉梔子,在我的寶貝降生后不久,也綻出了蓓蕾,而后便盛開了第一朵白的梔子花,那香氣真的是襲人,沁人心脾,令你陶醉。我真的是愛上了花,甚至幾近癡狂。
花一旦通了人性,花便會隨人意愿,只要你真心地對它,它就毫不吝惜得給你回報。一時間里,我不管到什么地方,都會注意花市,因為經(jīng)濟有限,只能找那些既有觀賞性,又花不了多少錢的花,而且注重于觀花的花卉,不管好與壞,只要是看重便掏錢搬回家中。一時間我的小院里被花占的滿滿當當,不管是地栽的還是盆栽的,到處都是,在夏季幾乎沒有插腳的地方。而每到冬季來臨時,除了將心愛的搬進屋里,放不下的便送人。
我是一個遇事非要搞個水落石出的主兒,不弄明白了絕不罷休。所以我不僅向養(yǎng)花有經(jīng)驗的人請教,而且還買了很多有關養(yǎng)花弄草的書。學一點便在實踐中應用一點,不到三年的時間,對于一般的花卉,特別是北方的花卉的習性基本上知道個七七八八,雖不敢說是游刃有余,但也可以應付過去了。此時我便由地栽和盆栽開始向盆栽化轉變,泛泛的養(yǎng)也開始向有所偏愛的方向發(fā)展。在此時,我養(yǎng)的大多是一些開花的觀花花卉,由小棵開始向中棵轉移。在花的顏色上,多以白和紅為最愛,猶以大紅、紫紅、粉紅、水紅等與紅色有關的花卉為主。在科屬上,也慢慢的由草本開始向木本或多年生草本上偏移。由數(shù)量多而變成有選擇的保持一定數(shù)量。
隨著時間的延伸,我開始將一些觀花型的花卉逐步的送人,而觀葉性或觀花與觀葉并賞性的花卉開始增多。時至今日,我家除了大葉梔子(葉花雙觀)、馬蹄蓮(葉花雙觀)、鴨掌木(亦叫鴨掌樹,也有人叫搖錢樹)、石蒜、鐵樹、木槿(花葉雙觀)、觀賞桔(葉果雙觀)等。我不喜歡珍惜的花卉,這一方面是因為我經(jīng)濟有限,另一方面,那些花卉過于嬌氣,動不動就給你點顏色瞧瞧,盡管你對它是千就和,萬滿足,它是不理不睬,說離你而去那絕不帶有半點留戀的。你說它一甩手就走了,你這心里能受得了嗎。但凡你對這盆花有了感情,如果因侍弄不善而枯萎,你的精神個把月未必能恢復得了。如果真的就完了,我是一個季度也不會忘記的。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我現(xiàn)在所養(yǎng)的花,為什么和我當初一開始養(yǎng)花時的品種不同了呢?為什么會由剛開始養(yǎng)花的喜歡觀花看朵,而變成現(xiàn)在的觀葉看型了呢?我卻百思不得其解。但在一個偶然的場合,文友的一句話,解開了這個縈繞我心頭多年的謎——心境改變了,你的習慣和嗜好也就隨之而改變了!
在我剛開始養(yǎng)花的時候,正處于一生中精力最旺盛的階段,爭強好勝是每一個年輕人最大的特點,做任何事情總想得個好。不管干什么,都不愿意落在他人的后頭,即使你沒有那個能力,你也不示弱,非得上陣拼個魚死網(wǎng)破,遍體鱗傷的時候,心雖服氣但嘴還不甘地說道“算你運氣好,下次再說!”我想但凡經(jīng)歷過這個年齡的人對這句話應該記憶猶新。所以平心而論,那時養(yǎng)花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花,而是處于為了給自己一個滿足,才去養(yǎng)花,才去觀察花的習性,才去琢磨這花怎么養(yǎng),才使它長得旺盛,花開得好看。所以那個階段所養(yǎng)的花,大都以開花的為主,而且以紅色為中心,去選擇品種,其目的就是一個:只要好看,只要能養(yǎng)得活就行,別的不會過多地考慮。在這個時節(jié),選擇開花的花樣,是和你的意識相承的,因為你希望自己把一切都干得很好,尤其是想讓別人看到你把一切都干得很好,所以你便喜歡那些好看的花和好看的顏色,因為這種好看折射出了你的一種心境,代表著你的一種思想境界和追求。
當你的年齡在逐年的增長,你接觸社會時間的延長,閱歷一天比一天豐富,年輕時的那種爭強好勝已經(jīng)不再是你追求的唯一目標了,而在爭強好勝的基礎上,多少有了一點分析和思考,不再盲目地去爭強好勝,而是分辨出在爭強好勝的背后什么叫更好。這時的你已經(jīng)接近成熟了,那是因為你的意識有了一些改變,看問題也知道換一個角度了。這時對花的要求也在改變,不再一味的追求那種只顧開花的,更不會只注意紅色基調(diào)的了,而是在對花的選擇上開始知道了取舍,在顏色上開始追求多元化的基礎上,慢慢的由深色調(diào)向淺色調(diào)轉移,這就是因為你開始具備應付較復雜情況的能力了,浮躁的性格在一點點的淡去,而老誠持重已經(jīng)開始在你的大腦中慢慢地占據(jù)了一定的位置。
此時的你還不夠成熟,嘴上雖然不會再說那些和別人戧火的話,實際中也不會在與別人干那種叫板的事兒,但在你的骨子里,還會時不時地冒出了對某些人不服氣的感覺,甚至于還會在暗地里和某個人較著勁兒。但這種較勁兒,只有你自己知道,別人是不會知道的。因為此時的你已經(jīng)接受了過去無數(shù)次的教訓,不再會那么鋒芒畢露,開始學著偽裝自己,開始學著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埋藏起來。尤其是你已經(jīng)知道了在別人面前不說過分的話,你已經(jīng)開始學得有些市儈,對于自己不滿意的事不再是那樣張嘴便出了,而是開始不說話,或是說一半兒話,甚至于在十分必要的時候后,你還會偶爾地說一句半句的違心的話。這時候的你,早已經(jīng)沒了從前的朝氣,因為銳氣的減退,也絕對不會再看到你生龍活虎的勁兒頭。你這段時間養(yǎng)的花是一些淡雅的花和淺顏色的花,而且在養(yǎng)觀花的花卉的同時,開始養(yǎng)一些觀葉的花卉,使他們得到相互的彌補,也是你的精神多了一處放松的地方。因為花開了之后會使你的精神緊張,這是因為你已經(jīng)明白了花無百日好的道理,而綠葉的觀賞花卉,只要不是因為你養(yǎng)植有問題,它就不會出現(xiàn)什么令你沮喪的情況,使你在觀賞花朵的同時,也得到了綠葉可供你長期觀賞所給你帶來的滿足。
隨著你的年齡更進一步的增長,你身邊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著變化,不僅環(huán)境在變,你身邊的人也在變,你身邊的事兒也在變。這種人員和環(huán)境的變化,必然對你的意識造成影響,久而久之,你的意識也在自覺不自覺中發(fā)生著變化,只不過這種變化不是突然的,而是逐步的,一點一滴的在變,潛移默化的,因而你也就不會有太多的感覺。而當你回過頭去,看到了三十幾年前的你,二十幾年前的你,十幾年前的你,會令你大吃一驚,原來你竟然有如此大的變化,大到足以使你膽戰(zhàn)心驚的地步。
你看看現(xiàn)在的你吧,你不會在對那些開花的植物感興趣,比如說“繡球”之類的,盡管它的花開得很艷,而且開花時期很長,一茬一茬層出不窮,如果你有足夠的經(jīng)驗,侍弄的好,一年四季你什么是想讓它開花,它都會給你開花。在花中,可是說它是最隨你心愿的了,但此時的你已經(jīng)不像你二十幾歲的時候那么喜歡它了,原因就在于,你的心境和性格早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不再喜歡那種花花綠綠的東西,因為你不再追求炫耀,不再追求出人頭地,已經(jīng)開始厭惡那種絢爛的生活方式,開始冷眼觀瞧那些風風火火爭強好勝的年輕人。而你所需要的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平平淡淡的,穩(wěn)穩(wěn)妥妥的度過這最后的一段時光,圓圓滿滿的迎來你退休的日子。然后你回到自己家中,不再為什么時候起床去上班而考慮,也不用在公共汽車上和那些年輕人擠,更不用看著那些十幾二十來歲的小孩子們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淖谧簧?,對站在他(她)身旁的孕婦或是耄耋老人視而不見而令你生氣他們沒有家教,沒有教養(yǎng),不懂禮貌了。
到了這個年齡,你所養(yǎng)的花,都是一些觀賞葉子,或是觀賞造型的花卉了,至于是不是名貴花卉,你就更不去關心了。在你眼里,一年四季只要看到綠意,只要看到形狀,你就會很滿足了,因為這綠代表的是生命。至于會不會在家里養(yǎng)一盆君子蘭,以此來表明你的心跡,是大可不必了。因為君子不君子在你心中已經(jīng)不重要了,你一生所作所為,林林種種的一切都已經(jīng)表明是否是君子了,再找一盆君子蘭擺在你的客廳里,以此來表明心跡,豈不是畫蛇添足嘛!
歲月在磨礪著你,歲月在改變著你,你也在歲月的流逝中慢慢的會晤出些許真諦。你在歲月中打拼,你在歲月的磨礪中改變,改變著你的性格,改變著你的習慣,改變著你的意識,改變著你對人生的看法。最終改變是你的性情,其實你改變最多的是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沉淀的人生歷練。說到底,這一切的改變,是你心境的改變,心境不改變,一切改變都是空談!
這是什么,這就是你隨著經(jīng)歷的長短而產(chǎn)生的對人生閱歷的領悟,所產(chǎn)生的對人生真正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