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不念故園情
發(fā)表時間:2016-10-02用戶:文字君閱讀:1766
我又一次在這條熟悉且又有些陌生的鄉(xiāng)村小路上踽踽獨行了,蕭瑟的風(fēng),吹著我凌亂的頭發(fā),看到路旁路牌上的兩個楷體大字:“建安”我點點頭,對自己說,準(zhǔn)備到家了。
大概離村莊還有一千多米的時候,早些年用來灌溉莊稼的一條大水溝里突然沖出一個人來,遠(yuǎn)遠(yuǎn)就與我打招呼:“老四,你回來了!”聲音里充滿了驚喜……
一、愚昧的觀念
遠(yuǎn)遠(yuǎn)就與我打招呼的人,其實,與我沒有任何親戚關(guān)系,給我的印象猶如腳下的鄉(xiāng)村小路,熟悉且又有幾分陌生。她臉上之所以流露出驚喜的神情,只因我的出現(xiàn)恰好是她需要幫忙的時候。
這不?如我意想中的一樣,和我打完招呼,她立即指著大水溝里一個背風(fēng)的地方,對我說:“老四,我今天在地里拾得一個背簍的玉米,背不動,你幫我背回家,行么?”我除了點頭答應(yīng),似乎再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一背簍的玉米,大約一百多斤,饒是我體格健壯,背起來步行時仍感到有些吃力。更不用說她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了。
她慢慢跟在我身后,絮絮叨叨地說:“老四啊,還是你這種多讀點書的人好,特別懂事;我家三兒他們比你差多了……他們一天到晚拿幾百、幾千塊錢去賭……我身體不好,想問他們要些錢看看病,像要了他們的命一樣,都繃著臉不給錢給我……我只能一天到晚到地里拾人家落下的玉米,拿回家曬干賣了,換要些錢看病、買藥……想想,我這一輩子命好苦?。?rdquo;我謙遜地笑了笑,沒有說什么。
也不想說些什么。因為,正是在腳下的這條鄉(xiāng)村小路上,我曾被她說得一文不值。我早些年背著米去異鄉(xiāng)求學(xué),路過她家地頭的時候,她指著我的背影對她兩個兒子說道:“讀書多有什么用!這種年頭,讀完大學(xué)后國家又不分配工作,也做不得什么大官,還不如小學(xué)一畢業(yè)就在家種田種地實在!”語氣中的嘲弄與不屑,即便十幾年過去了,我仍記得一清二楚。
我雖不至于要與她這么一個老嫗斤斤計較,但心里總有些悲哀——村莊里像她這樣晚年凄涼的老人實在太多了。大冷天的,曲折的小路上又出現(xiàn)了數(shù)個老人的身影,她們棉衣破舊,或背著背簍,或背著麻袋,腳步踉踉蹌蹌,仿佛隨時都會倒下。全是我認(rèn)識的人。
她們見到我后,都激動起來了,一個個像受了莫大委屈的小孩子忽然見到家長似的,簇?fù)碇?,向我訴說她們的孩子如何如何的不孝,以及媳婦如何如何的狠毒。個別老人竟拉住了我的手,嗚咽著說:“老四,你說世界上怎么會有這種人?。克麄?nèi)e人的家里打麻將到三更半夜才回來,輸了錢,盡拿我一個老人家出氣……”
“老四,你懂的道理多,你有空去我家里幫我說說我那兩個兒子幾句……上個星期我頭疼得厲害,想問他們要些錢去村里衛(wèi)生所買點藥,他們一分錢都不給我,還一天到晚的打我,罵我是個老不死的東西……”一個老人說。她皺紋密布的額頭上隱隱有些淤青。
我還沒來得及說什么,一個眼眶深凹的老人插嘴問我:“老四啊,像我們這樣子女都不想養(yǎng)的老人能不能進養(yǎng)老院?”一時間,我感覺自己頭大如斗了。
這些老人固然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幸,但所有的不幸多少也與他們落后、愚昧的觀念有關(guān)。他們骨子里重男輕女的思想嚴(yán)重,早些年時他們將兒子寵上了天,卻把女兒罵得豬狗不如,以至女兒嫁了人后再也不回娘家一趟。更為要緊的是,這些老人重男輕女的做法還造成了嚴(yán)重的惡果,他們不僅寵出了飛揚跋扈的兒子,還害得女兒目不識丁,最后只能嫁去邊遠(yuǎn)的山區(qū)。另外,有些老人自國家實行不包分配工作的政策后認(rèn)為讀書沒多大用處,所以,他們的孩子讀完小學(xué)就在家里種田種地了。發(fā)家致富后他們孩子的精神世界卻極度空虛,于是,賭博成了唯一的樂趣。家業(yè)一賭二窮三白,這些沒有養(yǎng)老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農(nóng)村老人晚年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都說窮則變通??墒?,這些老人的變通之法,幾乎令人怒火中燒,他們常常在田地里、村里干些“順手牽羊”的事,使得原本很是同情他們的村民臉上換成鄙夷的神色。
究竟是時代造成的悲劇?還是人為造成的悲???我想了大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倒是沉重的背簍在肩頭勒出的痛感一直提醒著我:自己其實只是一個漂泊異鄉(xiāng)的打工仔!老人們喜歡向我訴苦,無非是因為我肯獻出一雙耳朵,舍得幾分力氣罷了。
意識到自己只是一個打工仔后,我忽然發(fā)現(xiàn)暮色已蒼茫,天空竟飄起了細(xì)雨,村莊、炊煙、小河、樹林、原野、遠(yuǎn)山在暮色中在細(xì)雨里,連成一片,迷迷濛濛,宛若一幅淡淡的水墨畫,在我眼前緩緩展開……
二、父親釀的玉米酒
我替老人把玉米背到她家屋檐下,放好,回到家里,天已經(jīng)黑了。哥、嫂還在城里打工,母親替他們照看孩子,家中只有我與父親。我淘米,準(zhǔn)備做飯,父親搓著雙手,有些埋怨地跟我說道:“四兒,你每年都是搭班車回家過年,會有人笑話你的……你看隔壁家的K哥,他開小車回來過年!”
“你為什么就不能看開一些?”我臉一黑,眼中幾乎噴出火花來了。心里卻微微感傷——眼前的人,如果不是我的父親,我大可不必理會他什么。
“我……是……怕有人笑話你……”父親頓時支支吾吾起來,大概見我臉色有些陰沉,他立即岔開話題,說:“四兒,你先慢慢煮飯,我去幫你溫一壺酒。我上個月釀的玉米酒,蠻好喝的。”
我望著父親有些佝僂的背影,心情甚是復(fù)雜。想來父親永遠(yuǎn)不知道,我并不怎么愛喝他釀的玉米酒。我其實只是喜歡看他眉開眼笑的樣子。哥、嫂因為父親過于好面子及依賴性太重等緣故,一向都不大瞧得起父親,但哥哥又很喜歡喝父親釀的玉米酒,這讓父親頗為自豪,以至經(jīng)常在我們兄弟面前眉開眼笑地嚷:“你們總說我沒有什么本事……你們看看,年前我都已經(jīng)釀好玉米酒等你們了,你們每次回來過年基本不用花錢買酒……”這時哥哥總會撇撇嘴對父親說,沒有你釀的玉米酒,飯同樣吃得下。一旁的我只是笑笑,任憑父親陶醉于他所謂的功勞。偶爾我也在心里想,看人笑總比看人哭好多了。
“唉!”我輕輕嘆了口氣,想把凌亂的思緒整理一下,不料,越整理越凌亂,只好索性不管了,埋頭煮菜。
7點多鐘,父子二人開始吃晚飯。父親扒完兩碗米飯,喝了杯酒,獨自一人到堂屋里看電視。我一個人在廚房里慢慢吃晚飯,斟了一杯酒放在飯桌上,就把壺里的酒倒回壇里,封好。
抿一口酒,頗苦,把杯放下。吃菜。但先前那口酒的苦味,使我意念回轉(zhuǎn),幽然消神。
因為廚房的門對著堂屋,我只要一回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放行李包的那個角落。當(dāng)我心神恍惚時,堂屋里電視機的聲音突然變大了,我一驚,下意識的扭頭望進堂屋,立即發(fā)現(xiàn)父親的“陰謀”了,他躡手躡腳地走近我的行李包,豎著耳朵,慢慢拉開行李包的拉鏈,從里面掏出三、四包香煙裝進他的衣兜后,先是把行李包的拉鏈拉好,再慢慢回到電視機前的沙發(fā)上。暗暗得意,以為自己干得神不知鬼不覺。
可惜了!這老頭子“聰明反被聰明誤”,如果他不把電視機的聲音放大的話,我怎會扭頭望進堂屋?怎能親眼目睹他躡手躡腳偷煙的一幕?并不是我不舍得買煙給父親,而是早些年買煙給了他后他經(jīng)常拿12塊錢的煙到商店里換5塊錢的煙。用他的話講,一包換兩包特別值。后來我買5塊錢的煙給他,他總嫌不如村里商店賣的好抽。我惱了,干脆什么煙都不買給他。只給些錢給他做生活費。
喜好小賭的父親一向舍不得花錢買煙,見我脾氣好,加上知道我每次回家都會買些充當(dāng)“門面”的煙,他便絞盡腦汁的“偷”我的煙了。他摸準(zhǔn)了我的脈,知道我不當(dāng)場抓得人煙俱獲的話,過后絕不說他什么。
以往“陰謀”得逞后父親總是匆匆逃離現(xiàn)場,這次自然也不例外,他一邊關(guān)掉電視機,一邊朝著廚房方向說道:“四兒,你慢慢喝酒……沒有什么電視節(jié)目是比較好看的,我出去玩一下了……??!”最后一個“啊”字是在堂屋外面說的,足見老頭子“做賊心虛”了。
我搖搖頭,端起酒杯抿了一小口酒,只覺五味俱全,就像父親給我的回憶一樣,充滿酸、甜、苦、辣、咸,始終沒有缺少哪種味道……夜深,酒盡。我卻在一片寂靜里覺得,父親如酒,五味遍嘗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三、老屋閣樓上聽冷雨
盡管新宅有幾個房間,我還是喜歡在老屋的閣樓上過夜。因為閣樓上有兩個大木箱,它們裝著我初中、高中、大專的部分課本,以及一些課外書,報紙。我習(xí)慣睡前看一會書。
但這一夜,我顯然看不成書了。黃昏時分的細(xì)雨,到了夜里,竟成了淅瀝瀝的小雨。屋頂上,一股股的細(xì)流沿著瓦槽滑到屋檐,潺潺瀉到地面,真?zhèn)€天潮潮地濕濕的了。
時節(jié)寒冬,雨當(dāng)然是冷的。淅瀝瀝的冷雨,時稠時稀,落在鱗鱗且陳舊的瓦片上發(fā)出“沙沙”的聲音,像千萬頭蠶在吞噬桑葉,又似一段很有韻律的音樂。沙沙……刷刷……沙沙……雨聲柔婉且親切,聽著,聽著,心里似乎也有些濕了。尤其厚實的手掌觸及床沿一刻,聞著泥墻散發(fā)出的土味,頓感諸多塵封的往事紛至沓來,直撲心頭。
從一個謎語說起,“千條線,萬條線;掉到水里,看不見。”在童年的記憶里,謎底自然無疑是雨。但雨真是線狀的么?是的!童年的我、妹妹,及鄰居家的孩子們,自然不會想到疏雨滴梧桐或驟雨打荷葉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只有過一次例外,一個小男孩剛剛說完雨像黃豆,就被我們?nèi)浩鸸ブ?,我們對他嚷道?ldquo;你說雨像黃豆,你去河里撈一顆給我們看看!”在小男孩被弄得滿臉通紅后,我們?nèi)圆豢仙屏T甘休,半推半拉著他,去他家里找他父母討個說法,結(jié)果被他父親抄起掃帚掃出家門。
“這就是我們童年的一次印記?。?rdquo;我心想著,兩根手指輕輕敲著床沿,閉上眼睛,恍惚中耳畔竟似回蕩著妹妹童年稚嫩、清脆的聲音:“二哥,你說我們一會去學(xué)校會不會挨遲到?”睜開眼后,妹妹的聲音消失了,略略抬頭,只見灰褐色的屋頂隱隱泛著濕濕的流光。那深一腳淺一腳走過的童年,愁腸百結(jié)的少年時代,回想起來,心頭不覺多了幾分惆悵。
或者說,幾分愧疚。當(dāng)我從唐詩宋詞里知道雨是千姿百態(tài)的時候,我的眼眸開始染上一抹憂郁的色彩。記得是高一暑假,有一天雨下得特別大,父子二人倚在門邊,望著門外的傾盆大雨,父親忽然眉頭緊蹙,一個勁地埋怨我:“四兒,就是因為你讀高中,不肯在家耕田種地,我們家里才蓋不起樓房!你還害得你哥討不到老婆!你看,這老瓦房下雨天到處漏水,誰肯嫁給你哥?你說說??!”在一片嘩啦啦的風(fēng)雨聲中,父親低聲說的話卻能一字不漏的傳進我的耳里。我嘴唇動了幾下,但什么話都說不出來,只覺自己委屈極了。后來我一個人跑到閣樓上,呆了一個下午,倒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真?zhèn)€識盡了愁的滋味。父親的埋怨,破舊的老屋,故鄉(xiāng)的雨天,無不使我憂郁,甚至憎恨。
待我可以從容面對故鄉(xiāng)的雨天,已是建了新宅后的事情。依舊是個雨天,父子二人倚在新宅門邊,還散發(fā)著油漆味的門邊,望著滂沱大雨,父子二人很是高興,不約而同地說,這場大雨下得真及時!
連續(xù)大旱了兩個多月,田地里的莊稼奄奄一息,一場大雨突至,簡直就是一種福澤。我有什么理由憎恨故鄉(xiāng)的雨么?沒有!
我應(yīng)該為早年對于父親、老屋及雨天的憎恨而愧疚嗎?應(yīng)該!畢竟,我早些年所憎恨的東西,叫作貧窮。與父親、老屋、雨天無關(guān)。
“四兒,夜里冷,你多拿一床被子蓋在身上……”父親沙啞的聲音從新宅里傳出來,穿過雨簾,一字不漏的落在老屋的閣樓上,我又一次聽得清清楚楚,側(cè)身,看看手機屏幕上的時間,已是凌晨兩點多鐘了……
四、親不親,故鄉(xiāng)人
幾乎聽了一夜的雨。
次晨醒來,還沒起床,就已聽到大表哥在樓下大聲嚷道:“老四,快點起床!到我家里幫我殺年豬!”他的嗓門還真不是一般的大,竟把左鄰右舍的狗惹得狂吠不止。
我出了門,才知道雨已停了,空氣甚是清新,原野經(jīng)過一夜小雨的滋潤后更顯得綠意盎然。在去大表哥家的路上,大表哥一直走在我前面,我望著他的背影時,心里泛起一種怪怪的感覺——若論年紀(jì)的話,這個大表哥足以當(dāng)我的父親,他兒子只比我小七個月。除了哥哥,我小時候最害怕的人就是他這個大表哥。卻不料,長大后我最喜歡親近的人也是他這個大表哥。可惜我無從得知,這大表哥每次與我喝酒喝得面紅耳赤,勾肩搭背時心里是否有過一番感慨?想當(dāng)年,拖著兩條青油油鼻涕的我沒少被他呵斥:“你不把鼻涕弄干凈,休想拿我家的碗吃飯!”
“啪——嘣……”幾個頑童放的鞭炮爆炸聲,將我思緒拉回現(xiàn)實。我抬起頭來,才發(fā)覺自己距離大表哥甚遠(yuǎn),當(dāng)我趕到他家院子里時,肥大的年豬已被幾個人抬放在一條長凳上,嗷嗷叫個不停,只見一人手執(zhí)尖刀,往豬的頸子下一捅,真?zhèn)€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了,接著,一陣歡呼,小孩子滿院子跑,幾只狗互相追逐、嬉戲,宰殺年豬的人憨厚地搓著雙手,笑著接受眾人的稱贊,這時我就被大表哥安排燒開水,生火煮大鍋飯。
忙得肚子嘰里咕嚕叫了,方可吃頓早飯。我撒謊說,身體不大舒服。就只喝了一瓶啤酒,然后,默默看著其他人談笑風(fēng)生。
中午時分,村里宰殺年豬的鄉(xiāng)親們越來越多了,年豬臨死之前的嗷嗷叫聲此起彼伏,竟使我有些不忍聞聽。但須臾間,我又忍俊不禁了,心里想,宰殺年豬比起非法捕殺野生動物的可恥行為好多了呢!況且,豬的價值就在于它能夠為人們提供鮮肉。
“大哥,我有點事,先回家一趟了,晚上再來陪你喝酒……”我隨意找了個借口,就輕輕離開大表哥家。盡管我不常在家,但村里二十歲以上的人(不包括他們的妻子)基本都認(rèn)識我,我在回家路上不斷地有人跟我打招呼,或遞煙給我,或叫我去家里坐一會。我接過某個鄉(xiāng)親遞的香煙毫不猶豫抽著的時候,心里感慨不已。香煙雖不高檔,但抽著很是踏實,完全不像在城里突然間接到某個問路陌生人遞的煙后恐這怯那,心神不寧。
想來,“親不親,故鄉(xiāng)人。”永遠(yuǎn)是故鄉(xiāng)最真實的反映……
五、心中永遠(yuǎn)的痛
殘陽如血的黃昏,炊煙裊裊升起。晚風(fēng)輕揚,山影逶迤。暮色剛起,卻已有些大人倚在門邊,大聲呼兒喚女回家吃晚飯。
我遲疑了一會,終于還是決定到老屋后面的半山腰上,到那片小樹林里說幾句話。
已經(jīng)十二年了,他依然頻繁地活在我的回憶里,頻繁地出現(xiàn)在我的夢中。他是我的小學(xué)同學(xué),也是我的玩伴;他比我小一屆,但這并不影響我們之間的友情。童年時候,我們一天到晚形影不離,放了學(xué)后我們經(jīng)常一起放牛;炎熱的夏天我們又一塊到河邊的樹蔭下釣魚,有幾次我釣得的魚很少,他就把他釣得的魚分些給我,讓我很有顏面的回家。
沿著小徑,上了一個土坡,小樹林離我越來越近了,與他少年在牛背上玩耍的歲月緩緩重現(xiàn)心間。而我們少年時代的樂園——小樹林在冬日里,依舊像春夏兩季一樣蒼翠。遠(yuǎn)遠(yuǎn)望去,老松柏在暮色中愈見蒼幽,略顯枯黃的野草荒藤一路蔓延,直至山頂。空氣里,彌漫著灼烈且清純的泥土味。我一入小樹林,神情不由得有些落寞起來。
“我回來了……”我低聲地說著,回應(yīng)我的,是倦鳥夢中的幾聲昵語。我終究想不起,最后一次見到他時的場景。他初二那年輟學(xué)后,我們每次見面總是匆匆,后來到異鄉(xiāng)讀高中的年月里為了逃避父親的埋怨,我經(jīng)常是三、四個月才回一趟家拿生活費,以致對他的情況不大了解,只是隱隱聽到村里的一些人說,他張狂得狠,常常欺負(fù)來村里談對象的外村青年后生——可以說,他張狂的個性造成了致命的禍根。
一個夜色如墨的夜晚,外村的幾個青年后生躲藏在他家的那個路口,一見他走出家門,幾個青年后生立即沖上去往他身上捅了四刀,他卻毫無察覺,追著幾個青年后生跑了一百多米后轟然倒下,接著,17歲的他死于送往醫(yī)院的途中……大半月后,我才得知他的死訊。一個人跑到這小樹林里,整整呆了一天。耳畔仿佛一直回蕩著他跟我說的最后一句話:“等你放假回來,我們再一塊去河邊釣魚。”他終究沒有等到我回來,我終究沒能再與他一塊到河邊釣魚,永遠(yuǎn)是心中的痛了。
他生前給了我很多美好的回憶,死后也使我明白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如一個人要學(xué)會內(nèi)斂、沉穩(wěn)地生活。每當(dāng)我心里唳氣橫生四竄的時候,眼前常常浮現(xiàn)他的身影,似乎總聽到他說,凡事適可而止。
按照村里的習(xí)俗,死者不滿三十或無子女的是不能立碑的,更不能在家里弄什么牌位。他自然概莫能外。十二年里,我不知道他埋在何處,加上不便向村里的其他人打聽,只好經(jīng)常到這小樹林里傾訴心底的哀思——這小樹林,我們少年時代的樂園,總能給我一種深沉的慰藉。
山一程,水一程。想來,故園山水總含情。
我漫聲低吟:“舊朋云做盡,余亦等輕塵。”轉(zhuǎn)個身后,只見晚風(fēng)從小樹林里穿過,卷起地面上的一些落葉,卷著某種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呼呼涌向山巔。松濤陣陣,暮色茫茫。哦,又到話別的時刻了。
山下已燈影憧憧,我的朋友,我該回去了……
六、白發(fā)干娘
遠(yuǎn)遠(yuǎn)就看到父親倚在老屋門邊,一副翹首以待的樣子??匆娢液螅苁羌鼻械貑栁遥?ldquo;四兒,你上哪里去了?干嘛手機都不帶在身上?”
我還沒來得及回答什么,父親已經(jīng)對我說道:“你寄媽都跑我們家四、五趟了,想叫你去她家里吃頓晚飯。”
“哦……”我總算明白父親天黑仍倚在門邊的原因了。
“四兒,你的手機。”父親從他衣兜里掏出手機遞給我。并且說,他是到閣樓上拿的。
我接過手機,裝進褲兜,輕輕問父親:“老爹,你吃晚飯了?”
“天沒黑前,我已在你大表哥家里吃過了。他們說,昨天殺年豬時你在他家都不喝什么酒……對了,四兒,剛才你大表哥打電話叫你去他家陪他喝酒。我跟他說,你不在家呢!”父親答道。大概是喝點酒了,他黝黑的面孔泛起些許紅暈。
我正準(zhǔn)備淘米做飯,干娘的聲音忽然從新宅的南面?zhèn)鬟^來,“四兒——在哪里呀?”
“寄媽,我在老屋。”我一面應(yīng)著,一面跑出老屋。父親亦步亦趨跟在我后面。我三步并做兩步躥到新宅的路邊,攙扶干娘。
由于一路小跑,肥胖且已古稀的干娘累得幾乎上氣不接下氣,我很是心疼地勸她:“寄媽,進家坐坐,順便喝口水。”父親也在一旁勸道:“他寄媽,先進屋坐一會,再說說話!”
“不坐了!四兒……走,去寄媽家吃飯。今天寄媽家殺年豬。四兒,你這孩子也真是的,好不容易才回一趟家,也不知道去寄媽家里吃頓飯!寄媽寄爸又不是什么老虎,你怕什么!”干娘搖搖頭,拉著我的手朝她家走。我一時沒有反應(yīng)過來,站著一動不動,害得干娘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地上。
等我反應(yīng)過來,急忙將她老人家扶住,不斷地說:“寄媽你別拉著呀,我跟著你老人家去,就是了??!”
半路上,我讓干娘先回家,自己借口到商店買包煙,其實是為了買些糖果、酥餅給干哥干姐的孩子們。付錢時候,一位在商店打麻將的親戚對我說道:“老四,你干什么去了?你寄媽到處找你。”一句極為平淡的話,卻使我鼻根發(fā)酸、眼角發(fā)脹了。打從記事起,我就一直覺得年近半百的干娘特別和藹、特別親切,在她家里吃飯我若不小心摔破了碗,她從不打罵我,總是急急忙忙重新找了個碗給我,再和顏悅色地勸我多吃些飯,就憑這點,即可看出母親的個人修養(yǎng)遠(yuǎn)遜干娘——物質(zhì)匱乏的年月,我在家吃飯時如果一不小心摔破了碗,就會遭到母親呵斥,甚至被她滿院子的追打。
“寄爸寄媽,我來啦!”我提著糖果、酥餅走進干娘家的客廳,大聲地嚷了一句,主要是怕她家的狗突然沖出來給我一個下馬威——農(nóng)村的狗兇著,可沒城里人養(yǎng)的寵物狗那么溫馴。
晚飯是在干娘家的老屋吃的,差不多有三桌的人。我習(xí)慣性地像小時候那樣坐在干爹干娘身邊,但沒多久我就頭痛不已了,兩位古稀老人仍像小時候那樣待我,不停地夾菜給我,以至碗里的菜我怎么吃都吃不完。見干爹夾起一塊扣肉往我碗里送時,我正想開口拒絕,干娘卻有些感慨地與我說:“四兒,寄媽也不知道還能給你夾幾回菜……現(xiàn)在寄爸寄媽活一天算一天,說不定哪天就突然間死掉了……四兒你在外面要好好照顧好自己??!有空就?;丶铱纯醇陌旨膵?hellip;…”
“嗯……寄爸寄媽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好自己,有空了就回家看看你們。”我點點頭,眼睛卻有些很不爭氣的紅了。抬頭望見西面泥墻上陳年的鳥巢,聽到干哥說2015年拆掉老屋,我心里甚是惆悵。想著,那些因為季節(jié)更迭而遠(yuǎn)飛的燕子,當(dāng)它們在天涯海角繞了一大圈飛回南方的時候,發(fā)現(xiàn)舊巢沒了,大概只能唧唧啾啾地在空中盤旋,不知落腳何處。
那么,像燕子一樣遠(yuǎn)飛回來的我呢?在熟悉的屋里、院落,再也見不到干爹干娘熟悉的身影,那將會是怎樣的一種凄惶?恐怕自己連燕子都不如,只能佇立階前,默默承受城市體驗與故鄉(xiāng)意識深刻交糅后衍生的況味。最后,可能也像宋朝詞人蔣捷慨然長嘆:悲歡離合總無情。
“來!來!來!大家一起舉杯喝酒!”干哥的聲音驟然響起,粗獷而豪爽,頗有干爹年輕時候的幾分風(fēng)范。
一片銀白的燈光里,望著白發(fā)稀疏的干娘,我好恨自己沒有艾青那樣的詩才,不然,可以寫出像《大堰河,我的保姆》這樣動人的詩章,贊美白發(fā)干娘……
七、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
想想,候鳥因為季節(jié)而遷徙,人類因為生存而漂泊,其實都不容易。
我又要離開故鄉(xiāng)了。霧蒙蒙的清晨,帶著淡淡的愁,走出家門。有點像輕裝上陣。經(jīng)過一次次的回歸,和一次次的離開,我總算讀懂了賀知章老先生的詩句:“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也許,我該慶幸自己回歸或離開故鄉(xiāng)的時候鄉(xiāng)音依舊、鬢毛還未衰。
坐在即將開動的班車上,望著車窗外已頭發(fā)花白的幾個親人,我不知怎地,竟恍恍惚惚想起《席慕容文集》中的一段話:“昨天、今天和明天應(yīng)該是沒有什么不同的。但是,就會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轉(zhuǎn)身的那一剎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變了。太陽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此和你永訣了。”以至,有些莫名的感傷起來。自己明明沒有放手什么,心頭卻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班車慢慢前行了三、四米的時候,年邁的姑媽突然氣喘吁吁地追到車上,我以為她要跟我說什么重要的事情,便怔怔地等她開口;而車上一些原本交頭接耳的人也都靜了下來,與我一齊怔怔地望著姑媽——這耳背甚為厲害的老太太竟是大聲對我說:“四兒,我過幾天就養(yǎng)一些雞、鴨,到時它們大了,你記得回來吃??!”只一秒鐘,班車上的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沒有跟著眾人笑,朝姑媽點點頭后,隱隱覺得喉嚨有些痛,心里也是堵得慌慌的,有一種想哭的沖動。
“四兒,你一定要記得回來?。?rdquo;姑媽一口氣說完了話,像完成什么重大任務(wù)似的,轉(zhuǎn)身下車,不料,一不留神踩了個空,發(fā)出“砰”的一聲,她的膝蓋實實在在的跟地面做了一次親密的“接吻”,我趕緊下車將她扶起,幫她拍打褲腿上的塵土?xí)r,她搖著頭說,老了,老了,不中用了,真的不中用了。
我重新上了班車,在座位上坐好后,回頭望見姑媽站在路邊不斷地揉搓她的膝蓋,心里疼了一陣又一陣,胸口好像是被人狠狠地踹了一腳。
恍惚中,幾個親人的身影越來越小了。班車?yán)@個大彎后村莊再也看不見了。望窗外,嘆青山依舊在,心里想的,卻是香港著名作家李碧華說的一句話:“人和鬼,都敵不過歲月。”忽地有些神傷,聽著車窗外呼呼風(fēng)聲,沒多久,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下午3點多鐘,回到工作的小城。洗個熱水澡后,我躺在床上,打開一本小說看了幾頁,居然又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八、永恒的依戀
母親輕輕地推我,半勸半哄著我:“四兒,你該起床了!”
“媽,我再睡一會。”我揉了揉渴睡的雙眼,翻了個身,朝床里邊滾去。
母親原是站在床頭,見我滾進床里邊后,她坐到床沿上,繼續(xù)輕輕地推我,柔柔地對我說道:“四兒,村里的老人們經(jīng)常說太陽下山后小孩子再睡覺魂魄容易被鬼勾走……四兒乖哦……聽媽的話,現(xiàn)在就起床嘛!”
我把腮幫貼在枕頭的鼓溜溜的面頰上,近乎撒嬌地央求母親:“媽,你讓我再睡一會兒嘛……真的,就多睡一會兒!”
“好吧!四兒你就再多睡一會兒,天黑時候,媽再上樓來叫你下去吃晚飯。”母親有些溺愛地摸摸我的腦袋,替我放好蚊帳后,獨自下樓去了。
到底睡了多久,我也不大清楚。醒來后,見周圍一片漆黑,我不由得嘀咕:“天都黑了呀,母親怎么還不提煤油燈到樓上叫我吃晚飯?我都快餓壞啦!”然而,任憑我在黑暗中等了多久,樓上樓下仍是靜悄悄的……我終于忍不住了,摸黑拉開蚊帳,小心翼翼地下了床,怕摔倒,以及擔(dān)心被什么物體磕傷,我便蹲在地上,四處張望,后來看到前方不遠(yuǎn)處有一絲亮光,隨即朝它爬過去,爬啊,爬啊,無論我怎么爬都爬不到有亮光的地方,倒是額頭被狠狠地撞了一下之后,亮光突然間神秘的消失了,跳入我眼簾的,是映照在玻璃窗上的橙黃色的路燈光——這時,我才漸漸意識到自己剛剛做了個夢。而且還在夢里重溫了幼年的一些生活場景。
我打開房間的燈,銀白的燈光頓時灑滿整個房間。心神恍惚了很久,終于也明白了,母親是不可能上樓來叫我吃晚飯的。她在家呢,離我有好幾百里遠(yuǎn)。
燈光璀璨,春風(fēng)駘蕩的夜晚。
“咕嚕——咕嚕——咕嚕……”我正感到饑餓時,不知誰家窗口,忽然飄出一陣陣飯香味,竟使我有些想念母親了。一直蘊藏心底的離愁別緒也忽然間激烈動蕩起來。
可是,小城并沒有誰家的玉笛暗飛聲呀!
散入春風(fēng)中的,只是一陣悠揚、婉轉(zhuǎn)的葫蘆絲聲……
文 / 落拓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