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的“情笛”
發(fā)表時間:2016-09-08用戶:文字君閱讀:1639
【一】
春寒料峭,華燈初上。寶泉賓館文藝大廳內,燈火輝煌,人頭攢動,觀眾爆滿。一曲雄壯、歡快、悠揚、清脆的《我是一個兵》演奏結束之后,場內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是我和教培中心主任在"干部樂團"匯報演出會上表演的笛子協(xié)奏曲,前排就坐的是冶金部及寶鋼集團的領導。
提起吹笛子,我還真有點資歷呢。雖然純粹業(yè)余,水平不高,但卻是"久經風霜"和"見多識廣".這話絕不是"空穴來風".
我自幼生長在農村,也從沒有進過音樂學校的門,但對音樂卻情有獨鐘,這都歸功于鄉(xiāng)村"說書唱戲"班子的熏陶。小時候,村子里沒有任何娛樂活動,大人們還可以去推推"牌九",到集上戲園子聽聽"大戲",而孩子們除了打打"陀螺"、斗斗"單腿雞"之外,再無其他營生。
一天,村里來了一個唱戲班子,是一對盲人夫婦帶著一個孩子。他們走村串鄉(xiāng)以說書唱戲為生,健康的孩子成為他們行路的向導和拐棍。他們是河南人,唱"河南梆子"和"河南墜子"是拿手戲。他們演唱的節(jié)目全是傳統(tǒng)折子戲,如"群英會"、"楊雄殺妻"、"蘇三起解"等,男的主唱,女的配唱,有聲有色。大人們聽得入迷,孩子們不懂內容,只喜歡聽那些好聽的調調,并不斷搗亂。伴奏的樂器也很簡單,男的負責拉兩種胡胡,一種是蟒皮做的胡胡,另一種是椰子殼做的胡胡,聽大人講,前者叫墜胡,是伴奏河南墜子的主要樂器,后者叫板胡,是伴奏河南梆子的主要樂器。而女的吹的有六個孔的短竹竿叫笛子,在伴奏梆子戲的高音樂器中坐第二把交椅。它不僅清脆悅耳、委婉動聽,聽說還能學鳥叫呢。戲連唱了三天,天天聽眾滿院,臨走時村民們有錢的送零錢,沒錢的就送米面或干糧,這就是唱戲的報酬。
打這以后,我萌發(fā)了想學樂器的念想,特別對那女人吹的笛子感興趣。因為它短小精干,簡單方便,上學路上,割草地里,隨時隨地都可以吹起來。但對一個一無樂器、二無樂譜、三無老師的農村孩子來講,這只能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心高妄想。
【二】
考上縣初中以后,我接觸到了音樂課。隨著對笛子的深入了解,我想學笛子的愿望更加強烈。我到城里街上買了一支竹笛,向音樂老師討教。老師以竹笛為教具,向全班同學講解了笛子的構造、性能和作用,使我們大開眼界。
笛子的結構比較簡單,在一根長管竹竿上面開有若干小孔。常見的六孔竹制膜笛由笛子正面的吹孔(1個)、膜孔(1個)、音孔(6個),笛子背面的后出音孔(2個)、前出音孔2個(又名筒音),以及笛管的笛頭、和笛尾組成。吹孔是笛子的第一個孔,氣流由此吹入,使管內空氣振動而發(fā)音。膜孔是笛子的第二個孔,專用來貼笛膜,笛膜多用蘆葦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經氣流振動,便發(fā)出清脆而圓潤的樂音。
竹笛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有南方曲笛和北方的梆笛之分。曲笛音色委婉悠揚,梆笛聲音高昂清脆,各有特色,各有其用。是典型的中國民族樂器,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古典音樂和現(xiàn)代音樂中運用,深受群眾喜愛。
隨著對笛子的粗淺了解,我便摸索著學吹起來。先練灌風和指法,再練音階和運氣,進而學吹簡單曲譜。當我連續(xù)吹下來《秧歌》舞曲時,我激動得跳高。接著,我又學會了《北京的金山上》、《南寧灣》、《北風吹》等歌舞曲,還參加了學校的社會宣傳隊呢。
后來,我考上了青島一所建筑工程專業(yè)學校。美麗的海島風光,幽雅的校園環(huán)境,豐富的文體活動,使繁重的學習重擔并不感到枯燥。我們班不僅學習成績出眾,而且是全校的籃球、足球冠軍班,更有著由"四把笛子"組成的音樂一枝花的美稱。這使我這個班長感到特別驕傲。我們班其他三位同學吹笛子都有來頭,有的是少年宮樂隊出身,
有的是部隊調干生,多次參見過軍區(qū)的文藝匯演。只有我是"無師自通","土老帽"一個。但四人各有所長,有的擅長曲笛,音色渾厚悠揚;有的嫻熟梆笛,音律高昂嘹亮;有的"單雙吐"融會貫通,節(jié)奏明快;我則運氣圓潤飽滿,音色柔和。所以,我們班的"四笛協(xié)奏",成為學校周末文藝晚會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特別是那首《采茶撲蝶》舞曲,能讓全場翩翩起舞,人人陶醉,頓感蝶飛迎面,茶香撲鼻。
【三】
在那個火紅年代里,我從建筑工程學院畢業(yè),來到美麗的黃鶴樓身邊,參加武漢鋼鐵基地的建設。這是我國新興的另一個鋼都,隊伍來自全國各地。公司各級領導在抓緊工程建設的同時,還十分注重職工的文化娛樂生活,不僅建有圖書館、俱樂部和文化活動中心,還成立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職工業(yè)余文工團。更可喜的是,每年都舉行職工文藝會演,這讓我的吹笛技能有了用武之地。
一個夏日的晚上,職工大食堂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分公司的舞蹈《戰(zhàn)高爐》跳得如火如荼,畫面波瀾壯闊,音樂雄壯激昂,獲得觀眾長時間的掌聲。會演結束后,我們的節(jié)目獲得了創(chuàng)作、表演、伴奏三個一等獎,我這支明快高昂的竹笛也跟著出了名。
不幾天,總公司就把我抽調到了職工業(yè)余文工團,成為樂隊一名正式成員。我在"受寵若驚"的同時,深感擔子沉重,因為對我這個全靠自學、只懂簡譜的業(yè)余笛手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既來之,則安之,那就虛心學吧。于是,我成了全團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從不要午休的人。文工團精英薈萃,作曲兼指揮是著名作曲家金園欽先生,作詞由青年詩人宇宙擔任,首席小提琴由部隊文工團轉業(yè),而男高、中、低獨唱演員,均在省里會演中獲得過一等獎。我這個"無名小卒",有了一大幫朝夕相處的"良師益友",自然心中竊喜。
職工文工團的"壓臺戲"是《武鋼大合唱》,輔以女聲獨唱、男女聲小合唱、相聲、快板劇等短小精悍的節(jié)目。樂隊既有管弦交響,也有民樂伴奏。我上串下跳、腳踏雙船,兩邊都有我。本來銅管樂器長笛由我擔任,但苦學了兩周后仍不能上陣,只好用竹笛代替。配合西洋樂器,音準要求特別嚴格,雖然一把笛子可變幾個音調,但與原笛原調的準確度相差甚遠。于是,團里給買了全套十二支笛子,包括七個整音和五個伴音,而且每支笛子都有一個調整音準的旋轉式銅套。沒想到"歪打正著",竹笛參與伴奏效果特別好,指揮高興地說:"中西合璧,別有韻味。"后來,我們團不僅普遍慰問了基層單位的職工,還到名氣很大的《湖北劇場》和《武漢民眾樂園》公演,其中女聲小合唱《看出鋼》還去武漢電視臺錄音,在全市播放。
【四】
好事成雙,喜訊連連。笛子不僅讓我走上了文藝舞臺,還幫我找到了心愛的人。在我同單位工作的同屆同學中,有一位漂亮的姑娘,身材苗條,面如桃花,一雙眼睛會說話,一對辮子隨風飄,正是我意中之人。在學校射擊隊時,我是隊長,她是隊員;分配來單位的路上,我是帶隊,她仍是隊員。我喜歡她的美貌和淑雅,她愛慕我的多才多藝。那時人還比較封建,雖然心心相印,但愛意只能埋在心里。這多虧了我心愛的笛子,我因會吹笛進了職工文工團樂隊,她因會唱歌、演快板劇而進了文工團合唱隊,每天吃飯同堂,演出同臺,回單位時同路,幾乎形影不離。我們暗中有個"君子協(xié)定",各自心中"有數(shù)",但表面要"風平浪靜",等條件成熟了,再"一鳴驚人".所以,在文工團集訓演出的半年時間里,我們沒有露出一點"馬腳",以至于不少團友還向她"瘋狂"求婚呢,當然這只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因為她心中只有我。
回到原單位之后,我在公司機關工作,她在工地當工長。女同志帶兵在第一線"打仗",這在當時還很稀罕,所以"大辮子女工長"在公司出了名。我們繼續(xù)"秘密"約會,吃飯時隔桌相望,看電影走路拉開距離。當時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我們住的都是蘆席搭起的工棚,方圓幾平方公里。白天大家忙于工作,晚上各自回家,住在工棚的就是我們這些單身。夜幕降臨,就成了我們的天地。可宿舍沒有電話呀,如何發(fā)出約會信號?我的竹笛派上了大用場。只要"情笛"一響,她會立馬赴約。后來,我對這段以笛子為媒的浪漫戀愛史,有一段詩的描寫:
有一支清脆悅耳的竹笛
總在那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彩云躲在黑暗中竊聽
繁星眨著眼睛四處尋覓
月光下走來一位姑娘
腳步輕盈得猶如蝶飛
一雙眼睛比月光還亮
秀發(fā)傾瀉婷婷玉立
悠揚的笛聲突然停止
重疊的身影倒映在銀河里
這笛聲一年四季不斷
時刻在姑娘的心海中飄逸
春天里吹來了燕子齊舞
夏日里吹來了杜鵑對啼
秋風里吹來了金蟬合唱
冬雪里吹來了喜鵲雙棲
年復一年,星轉月移
純潔的愛情在笛聲中孕育。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的"地下戀愛"鬼不知神不覺地進行了五年,以至于后來一位不知情的領到還給我們搭橋相戀呢。直到結婚發(fā)喜糖時,大家才"恍然大悟".
【五】
我一生中有兩個"親密伴侶",一個是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妻子,一個是陪我南征北戰(zhàn)、跟我度過無數(shù)個春秋的笛子。不論工作再苦再累,不論環(huán)境再艱辛,我和笛子總是形影不離,她給我?guī)砹藷o窮無盡的歡樂。
憑著在職工文工團磨煉的功底,依靠我在宣傳部工作的優(yōu)勢,我所在的工程公司也組建了一支小型民樂隊,高音樂器就是我的竹笛。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樂隊,為活躍職工文化生活,為鼓舞職工戰(zhàn)斗士氣,為密切軍民關系和民族大團結,立下一樁樁不可磨滅的功勞。
在武鋼工程一期建成后,長春電影制片廠來拍攝《爐火正紅》電影。演員們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娛樂,晚上一起舉辦舞會,我們的小樂隊就負責伴奏。著名演員李亞林、李瑛等,興高采烈地跳完了全場。
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干部工人們克服重重困難,保證了武鋼二期工程按計劃進展。職工的文化生活也從未間斷過,每周末的舞會仍然熱鬧非凡??晌疫@個吹管樂的機關干部,因為糧食定量低,吹一晚上笛子實在受不了。這時,愛跳舞的一線工人師傅就把省下的口糧給我,使我在舞會結束后能飽吃一頓夜餐。
六十年代中期,為落實毛主席"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的戰(zhàn)略思想,我們的隊伍跋山涉水,到西南邊陲建設"西昌410廠".這兒是以彝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集聚地,天天要和其他兄弟民族打交道。這時,我奉命在原來小樂隊的基礎上,組建一個文藝宣傳隊,由我擔任隊長和笛手。我們解放思想,日夜苦戰(zhàn),并虛心向少數(shù)民族文藝愛好者學習,在來工地體驗生活的著名詩人徐遲老師幫助下,不到兩個月時間,我們就自編、自導、自演了一臺既體現(xiàn)"野戰(zhàn)軍"風采,又具有彝族風情的文藝節(jié)目,從工地演到市府禮堂,從城里演到少數(shù)民族鄉(xiāng)村,受到一致好評。特別是跳到彝族舞蹈《快樂的啰嗦》時,演員觀眾一同起舞,臺上臺下一片歡躍,沸騰了整個山村。
在建設攀枝花鋼鐵基地時,正趕上"文革".盡管"四人幫"拼命煽動武斗和無政府主義,我們的工地沒有停工一天。為了"早日建好攀枝花,讓毛主席睡好覺。"工人們以"三塊石頭支口鍋,帳篷搭在山窩窩"的艱苦奮斗精神,靠著肩扛、人抬和手推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鋼鐵基地。我們宣傳隊創(chuàng)作了《手推小車走天下》、《干打壘真漂亮》男女聲小合唱及器樂合奏《工地的早晨》等節(jié)目,不僅轟動了建設工地,還在全市匯演中得了獎。
【六】
黨的三中全會召開之后,全國刮起了改革的春風。我們公司又挺進東海邊,擔負了建設寶山鋼鐵總廠的主攻任務。先進的建設理念,一流的設備和技術,過硬的"鐵軍"隊伍,使這個世界一流的鋼廠突飛猛進。而企業(yè)文化的興起,更為企業(yè)注入了朝氣蓬勃的活力。舉國關注的現(xiàn)代化重點工程,國際文化大都市的藝術底蘊,使我公司的企業(yè)文化建設如魚得水。一些專業(yè)文藝團體紛紛來工地慰問演出,藝術名人屢見不鮮。我這個企業(yè)文化部長"得天獨厚",有著更多的接觸、學習機會。
一個金秋送爽的夜晚,由我公司籌辦的《慶祝二號高爐勝利投產》文藝晚會在寶鋼體育館隆重舉行,上海文聯(lián)派出了強大的演員陣容參加演出,可謂精英薈萃,名人累累。其中就有上海江南絲竹學會會長、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陸春齡。
陸春齡何許人也?他是有"中國魔笛"之稱的笛界一代宗師。他演奏的作品,音色淳厚圓潤、純凈甜美,表演細膩,氣息控制功力尤深。并能自如地運用顫音、震音、歷音、打音等潤飾曲調。氣口之精微、指法之奧妙、音色之濃郁,普為國內外樂壇所尊崇。他創(chuàng)作的笛子代表曲目有《今昔》、《喜報》、《江南春》等,都已成為笛子的保留曲目。當晚,陸老師的笛子演奏把整個文藝晚會推向了高潮,他吹奏數(shù)曲、謝幕多次,掌聲才算平息。
這種千載難逢的頂級欣賞機會,讓我欣喜若狂、心花怒放。因為整個接待、演出事宜由我負責安排,所以和大師們的關系由生變熟。演出結束后,我在后臺休息室專門拜見了陸春齡。陸老師平易近人、謙虛過人的高尚品德使我終生難忘。我告訴他,我從小喜歡吹笛子,一直堅持數(shù)十年。陸老師聽后很高興,順手把笛子遞給我,讓我吹一曲給他聽聽。我懷著激動、緊張的心情吹了一首湖南民歌《瀏陽河》,陸老師點點頭說:"中氣十足,音色圓潤,不錯。"然后接過笛子和藹地告訴我:"你左手的小指要壓在笛身上,這樣穩(wěn)當可靠。"哎呀!大師一眼就看出了我執(zhí)笛的弊端,由于無師指導,我一直不知所繆。最后,陸老師和同臺演出的"嗩吶大王"任同祥老師和我一起合了影,我右手緊握著陸老師的那支神笛。這張寶貴的照片我永遠珍藏在我的影集中。
在我退休的前一年,我突發(fā)奇想,要組織一個"干部樂團",成員全要處以上干部。我的建議得到公司領導全力支持,并批了一筆專用資金購置了包括古箏、揚琴、琵琶、笛簫在內的全套民族樂器。于是,我緊鑼密鼓地物色人選,不到一周就組建起一支22人的民樂團,其中總經理擔任男聲獨唱,黨委書記拉二胡,工會副主席打揚琴,我和教培中心主任吹笛子,還有二級公司一位女經理擔任女聲獨唱等,可謂樂種齊全,陣容非凡。由于公司主要領導都在團內,其他成員也都是中層領導,到基層單位慰問演出時受到空前歡迎。領導臺上演,工人臺下看,上下面對面,干群心連心,起到了比"臺上作報告、慰問現(xiàn)場跑"更好的凝聚作用。
"干部樂團"的名氣越來也大,成了會戰(zhàn)工地上企業(yè)文化的一朵"奇葩".《人民日報》"華東版"整版刊登了"干部樂團"的排練演出照片?!吨醒腚娨暸_》"國際頻道"拍了一分多鐘的短片,全面介紹我公司生產經營和企業(yè)文化建設的業(yè)績,而節(jié)目收尾的鏡頭就是"干部樂團"的演出盛況,坐在前排的正是我們兩位笛手。
笛子伴我走遍天涯,笛子和我成為知己,多年的不棄不離,使我對笛子了如指掌。笛子出身清貧,身材纖雅,音美繞梁,色悠悅耳,童叟皆愛,人聽人迷。我有一首詩歌,道出了我愛笛的心聲:
生在深山竹林,
身材窈窕玲瓏。
一副清脆委婉的金嗓子,
勝過那聲飄云霄的百靈。
夜幕中能捧出旭日冉冉,
冬雪里能催開萬紫千紅;
草原上能掀起綠浪滾滾,
沙漠中能引來泉水淙淙;
顯真功能驅使駿馬奔馳,
展絕技能喚發(fā)百鳥齊鳴。
姑娘們羨慕她的美妙歌喉,
小伙子迷戀她的溫柔多情。
歷盡滄桑,她不減民族風采;
千秋萬載,她永遠灑脫年輕。
藝術一脈相通,管樂同類相近。我在多年吹笛子的同時,還學會了吹簫。笛子明亮歡快,簫聲委婉悠揚。高興時吹橫笛,抒發(fā)激情;憂郁時吹洞簫,排除愁腸。游刃有余,瀟灑自如,各有千秋。最近幾年,我還學會了吹奏少數(shù)民族樂器葫蘆絲呢。
笛子,我歡樂人生的"天使";笛子,我幸福生活的"愛神";笛子,我美麗夢想的呼喚;笛子,我笑傲紅塵的最強音。你是我終生相伴的"知音",你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尤物".我愛你,瀟灑人寰的笛子!
---- 本文來源于網絡 / 愛生活、愛文字(文字站 www.tiktok9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