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我為父親帶回一瓶好酒。父親將酒盅斟滿,一股酒香四處彌漫。他端起酒杯,有意無意地將酒杯輕輕一傾,灑到地面上一些酒。我看到這幕場景十分不解,心想這么好的酒倒在地上確實浪費。我便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微微一笑說這是村里的老風俗,酒灑在地上一些,是讓蒼天大地先喝。這讓我想起了故鄉(xiāng)形形色色的風俗。
談起故鄉(xiāng)的風俗,我想說說婚喪嫁娶的風俗。村里若有媒人給未婚男女說媒,事成之后媒人就會成為男女的親戚,逢年過節(jié)來往不斷。結婚那天媒人會被請到宴席的主座位置,宴席上也總少不了一盤紅燒大鯉魚。因此在故鄉(xiāng)想吃紅燒大鯉魚是想為男女撮合的代名詞。結婚前,男方的父母找算命先生根據(jù)男女的生辰八字算出成婚的日子以及禁忌。結婚前夕洞房的喜床上整整齊齊地擺上鴛鴦被與鴛鴦枕,還要在被窩里塞上核桃和大棗,民諺說“一把核桃一把棗,小孩追著大孩跑”,寓意著新郎新娘早生貴子,子孫滿堂。結婚當天新郎忙得腳不沾地,白天要迎親勸酒、拜堂送客,晚上還要應對親友鬧洞房的奇招怪術,例如親友給新郎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新郎回答錯誤便當馬讓新娘騎。
故鄉(xiāng)喪事的風俗以慎終追遠為宗旨,并勾勒生的愿景,溫習生的戒律。死者彌留之際親屬為其穿上壽衣,斷氣之后親屬號喪,并到十字路口焚燒紙錢送路。死者在堂屋停尸,尸前點著一盞油燈,長明不滅,直至出殯。這盞油燈似乎象征著人生,燈油像是人的時間與精力在分分秒秒地消耗著。燈油耗盡了,燈滅了。人的壽命終結,曾經(jīng)照亮世界一角的生命之光也熄滅了。出殯前夕,嗩吶隊在門前吹嗩吶,死者的親友在靈棚下鞠躬致哀,子女、女婿、外甥等親屬會在靈前進行莊重的二十四拜。出殯當天死者的長子要在棺材前摔老盆,蹊蹺的是老盆下面都鉆個孔。村里人說人生前污染多少水,死后到陰曹地府都要用盆喝下去,留這個這個孔就是以便喝的時候污水流出來。這也告誡活著的人們要節(jié)水節(jié)物。
故鄉(xiāng)的風俗有很多,在這里我也不再一一列舉。那些風俗像是框架,也像是戒尺,是對生活的祈愿和對生命的尊重,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影響著人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