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序言:
吾字苗、名一家鑫、假日閑置無事、提起手中的筆寫下了這個標題,其實四年前就想抒發(fā)一下心情的,只可惜初入大學,剛剛叩開了大學的校門,膚淺的認識,單薄的閱歷,不勝筆力,寫不好當代大學生的“恩恩怨怨”與“是是非非”。并不是說如今入讀大學年半有余,就有資歷書寫大學青春。于此“夸夸其談”,有一種簡單的滑稽與敷衍的味道,只言片語,落于紙上,總覺膚淺。不過,把自己的所感所論散于紙上來打發(fā)“我們并非懶散、只是不知未來”,也并非全然沒有意義??吹竭@個標題,總感覺狹隘了一些,本想拓寬、拓展的,可又怕柔弱的思維駕馭不了寬泛的筆調(diào),只得就此隨意論之。
對于當代大學生,有寫不完的文字,道不完的情懷。當代大多大學生有一種心理,叫作懶散心理;有一種情懷,稱作松散情懷。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一屆屆大部分的大學生年年如是也,不置可否?如此種種,皆有諸多緣由。如下就其緣由隨意提筆論之。
(一)、壓抑深深之于中學時代
就事論事,無可厚非。庭院深深深幾許,歲歲年年亦如是,不想耽擱情懷,不愿誤賭人生。于是乎之于中學時代,深鎖情仇。鳥語花香,綿綿愛戀,快意恩仇,之于中學也并非不可多得。只可嘆,如水年華,歲月靜好,也只得于延伸的學業(yè)上苦苦修行。
中學時代,施教嚴謹,學業(yè)繁重。之于詩詞歌賦,需頌得爛熟于心;之于公式幾何,需靈活用之;思維邏輯,之于理工科,需清晰明了;之于文史類,需開闊視野,方可“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如此種種,鬧得身心皆累,中學是也。
難得叩開大學之門,擁著一顆懵懂而好奇之心,步入久違的知識殿堂,閑散之心于久久壓抑的情懷中日漸張揚,之于汝,之于吾,之于眾生,可曾浪駭情懷?擁一地山花,便可燦爛心身,寬松之大學氛圍應是也!
初叩校門,擁著理想,擁著雄心與壯志,于學海中苦苦修行,可嘆如此“年年如是”之情,不曾持久之于部分大學學子。春秋戰(zhàn)國《論戰(zhàn)書》中如是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保南刖売扇绱?,更堪奈何?曾經(jīng)一份雄心,慢慢于寬松氛圍消釋殆盡。久所久困之心,倏忽間,盡情似仙縱游,好不浪漫!
(二)、教育如是也
大學教育之革,步步深入,然教育之革也并非一蹴而就即成也,需循序漸進,方可浸染于人心、賤之于社會。
今部分學子,其慵懶之心、松散之情,與教育之策不無干系也?!半y進易出”之現(xiàn)實教革,之于求進者,可謂人生一大轉(zhuǎn)折矣。千軍齊過獨木之橋而幸生者,于驚險處,叩開校門,豈有不閑散之心、不放縱之情乎?
難于進,易于出,慵懶情,閑散心愈發(fā)濃烈,有此心者隨時移而勢不可擋。“類此學著多矣,非吾一人也”,懶散者多以此為之,借此安慰身心,如此種種,漸行漸遠漸無言。
中學之教過緊過嚴、過死過無眠,大學之革寬松自由多居也。大多學子于中學受管受拘已慣矣,自主自律之心漸弱。初叩大學之門,自由寬松之風拂面而過。自律微弱之人,試問:豈有不生閑散之心乎?噫呼哉,類此者多矣!
(三)、豐富多彩之于大學生活
社會經(jīng)濟愈發(fā)進步,生活環(huán)境漸善,已不可同日而語,網(wǎng)絡越發(fā)光彩相扣于生活。踏入校園,已是人是物已非。電腦之“筆記本”風襲校園,如春風之于萬物,滿園春色,坐擁山花,一起爛漫,購買電腦之風日漸昌盛,網(wǎng)絡漸漸風靡校園。
科技便利于人心,諸多學子坐擁電腦,樂于網(wǎng)游,已是司空見慣。嘴啃面包、水煮泡面、瀏覽網(wǎng)頁,雖血絲布滿眼球、課堂昏昏欲睡,仍樂得逍遙!
論文為師之所置,之于今大多高校學子,“百度”早已蹦之于腦,無須己絞盡腦汁深思也,網(wǎng)頁摘抄即可成也?!鞍俣取敝?,已無可非議。然,之于汝,之于吾,之于眾者,需靈活用之,再漸漸審度之方為上策。
遙想中學時代,苦于心、苦于身,師置之業(yè)繁矣,不得已為之,眾學子需苦苦思索方為上法。今之大學,各高校課之安排較之中學,松也。今之高校學期之末,數(shù)篇論文足矣。然,眾多學子賴于網(wǎng)絡之便而松散于心,“百度”擇抄即可成也,進取之心漸弱,閑散之心日盛。網(wǎng)絡之風利弊兼得,然不可否認其已為高校諸多學子懶散之心滋生緣由之一。
(四)、主觀心理之于大學生
今之高校,“萬歲60分,多一分浪費也,不掛科方屬王道歟?!比灰玻缛?0足滿其欲,危呼哉,危矣。若一人只取60即成,則其大有取之不到之勢也,掛科不遠矣。
然,眾學子皆欲奪獎金之于國,心之濃烈,可昭日月。然非心之不堅者能成也。多有此欲者,漸隨心之易而松散,不足稱奇!
諸學子多懷“大學,樂園也”之心,數(shù)年苦之于中學,欣欣然,進了所謂之“天堂”。于是乎,中學之困倦、之乏累、之壓抑,全釋于大學。大學,自律之心強也,自控之弱者,漸墮漸懶,有因可溯矣!
人皆有盲從盲眾之心,高校學子亦于此列也。諸多學子懶散于寢盛矣,看眾室友隨意縱之,于是亦隨之縱己,懶睡于床,沉迷于網(wǎng)絡,對己之學識漸厭,有理可循,有據(jù)可依。遲到、早退、曠課兮,接踵紛紜而至,松散之心日盛。諸學子于課堂,真學者無多,師教無趣,源于此,多學子或伏桌而睡,或玩弄手機,或雙眼茫茫然,聚神聽課者少矣,真心累!
校外亦如是,諸多學子置身于網(wǎng),廢寢忘食,忘乎所以,難以自控。夜深已至,仍口吐醉言,手握酒瓶,游蕩于街,好不頹廢。看他人如此,多學子緊繃之神經(jīng)亦隨之漸松,懶散之情溢于言表。放縱有度,利于身、利于心,然且不可長此以往。如否,汝之人生有變也。
……
懶散緣由多矣,貧弱之筆力,無力將之一一述盡,筆鋒至此就此將之作結(jié)。愿眾學子強自律自控之法,弱者漸強,強者愈強,樹校新風,創(chuàng)校之優(yōu),共攜手,勿怨勿棄,將懶散根源絕于己心,校之幸,眾生之幸,更屬汝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