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恩慈,是恒久忍耐
發(fā)表時間:2016-03-04用戶:淺笑嫣然閱讀:2705
愛是恩慈,是恒久忍耐
現(xiàn)在離婚越來越容易了,可正因為如此,懂得堅守婚姻才是一件需要理性、忍讓和智慧的事情。
那一段日子她正處于婚姻的低谷,丈夫成天早出晚歸,也沒見他的事業(yè)有什么起色;而他們之間的感情像沖了幾遍的茶,淡而無味,出差回來不再有禮物、擁抱、欣喜,而是老夫老妻似的平靜……
當她把這些婚姻的苦惱講出來時,姐妹們以過來者的身份幫她分析她一潭死水的婚姻,最后得出一個結論:像這樣的婚姻早該解體了。
和朋友痛快地發(fā)泄了一番后,她走在回家的路上步履堅定,回到家里,看著這個一成不變的家,略顯得簡單寒磣的家,突然感到一種難言的厭惡感。孩子將牛奶灑了一地,她手忙腳亂地拖著地板,看到家里被扔得亂七八糟,正忙著做晚餐時,電話響了,他又要晚點回來。
絕望中的她一不小心抓住了那只裸露的鍋柄,頓時手被燙出一個大泡。那個鍋柄木頭的手把早就掉了,只剩下黑乎乎的鐵柄,一不小心就燙手,她跟他說了不下五十遍,可他從來沒有空去把它修理一下。
自從動了離婚的念頭后,家里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在加劇她離婚的決心。
她憤然關了火,走出廚房,看著鏡子里那雙曾經(jīng)春光明媚,現(xiàn)在卻充滿怨意而暗淡的眼睛,感嘆道:婚姻真的是太可怕了,我一定要拋棄這種半死不活的生活,要離開這個一潭死水的地方。
兩個小時后,他回來了,看到桌上沒有照例擺上晚餐,她一個人坐在黑暗中目光決絕。“怎么沒有做飯呢?”他一邊說著,一邊走進廚房。
“為什么要做飯?我做夠了,再也不想做下去了。這種日子我也過夠了,我們離婚吧。”
丈夫這時正在廚房里用力地洗刷一只不應該粘底的鍋子。他的第一個反應是你說什么我沒聽見,第二個反應是我聽錯了嗎,你再說一遍;最后他終于弄明白了她的意愿時,兒子哭了,他只好先把她的感情問題擺到一邊,撲進房間里抱著兒子喂牛奶。
“不是過得好好的么,為什么要離婚?”他手里摟著孩子走出來,一臉意外。
她看著他冷笑,心里油然升出一種報復的快感,他一直粗心地忽略了我的感覺,可現(xiàn)在痛苦該輪到他了!
“你當然覺得過得好好的,可是我覺得不好,而且,再也不想過下去了。”
當天晚上,她執(zhí)意與他分床而睡。根據(jù)女友們的經(jīng)驗,離婚是一件異常復雜的事,它糾纏著情感、財產(chǎn)還有習慣等許多因素,因此一定要有毅力。
為了順利離婚,她早已想好離婚的三部:第一,決不再買菜做飯,從生活中把兩個人分離出來;第二,決不再陪他散步睡覺,不給他和好的機會;第三,經(jīng)濟上分開。
躺在沙發(fā)床上,一個人睡卻怎么也睡不著,她擰開臺燈,找出一張白紙開始寫離婚協(xié)議書。落筆的瞬間,她盤點了一下家里的財產(chǎn),往日的情景也依稀浮現(xiàn):她是北方人,他來自江南,漂到這個城市,白手起家,現(xiàn)在人過三十,也掙下了兩套房子,一大一小,大的是三居室,去年年初才搬進來的;小的是他們剛來的時候湊錢買下的,都在她的名下,現(xiàn)在已租給了別人,月收入六百元;另外丈夫還有兩個店面,約值三十萬元。
她在離婚協(xié)議上寫得很清楚:房子、孩子歸我,門面給他,這樣公平合理。
第二天,交給他這份離婚協(xié)議時,還在餐桌上留著一張字條:我要自由!
“簽字?。‰x婚,你懂不懂?”看到他一臉發(fā)呆的樣子,她有點煩躁了,卻又隨即意識到了自己的過分,換用循循善誘的口吻道:“我們做夫妻時間雖然并不長,但我們在一起也有五六年了吧?相處這么久,難道你還看不出來我們實際上是兩個世界里的人嗎?分開,對你對我都有好處。”
一個星期后,他的電話打到了她的辦公室里:“我同意簽字了,下午出來吃飯吧。我們老地方見,我把協(xié)議書交給你。”他的聲音低沉傷感,他掛了后,她還握著話筒頹坐在椅子里發(fā)呆。
他肯離婚了。積在她胸口的郁氣在剎那間抽離,空曠的感覺像是武俠小說中的氣,一絲內(nèi)息源遠流長,緩緩地周游全身。她坐在椅子里,感受著自己身體的升升降降,腦袋里不由自主地閃現(xiàn)出往日的一幕一幕: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沒有這個男人,就沒有今天的自己——
她喜歡海邊的風景,他放棄了自己正在上升的事業(yè)陪她來到海濱城市重新開始;她夢想海邊的房子,他無論如何也貸款給她買了這套拉開窗簾就看到無垠海景的房子。
下班后,她勉強打點著精神去了那家常去的海邊西餐廳。幾天不見,他似是瘦了許多,但身體挺拔,眼神憂郁沉靜,刮凈了胡子的下巴顯得性感。
丈夫沉默地把一只牛皮紙信封推到她的面前。還沒坐下,她的眼眶先紅了。我真的永遠地離開這個男人么?她忽地慌張起來,難道就這樣失去他了嗎?
“既然來了,就不急了,先點些什么吃吧。”也許是因為這是最后的晚餐,他看著她微笑,他的眼神清澈而溫柔,然后伸出纖長的手指,招呼waiter:“來一份黑椒牛柳飯,一份蛤蜊湯。”這兩樣都是她的最愛。
她默然坐著,直到他突然對她說:“最后的晚餐,為我點一份我愛吃的東西好么?”
“你愛吃的?”她一下子被問住了,大腦突然一片空白。搜索了半天后,她有點口吃地說:“你愛吃的?你不是一向和我吃一樣的么?”
他忍耐地笑了笑,然后一字一句地說:“其實,我們生活在一起這么多年,我一直吃的是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你忘了,我是蘇州人,我其實很喜歡江南的菜肴,有點甜那種。”
她聽著他的話,仿佛驚濤駭浪,一陣強烈的自責把她擒住了。是的,這么多年來,她居然從來沒有想過問一問他喜歡吃什么,而且平生第一次知道原來他喜歡吃甜的時候,他們居然就要離婚了,這不免有些諷刺。
“說點什么,好么?”他溫柔地問。
她的淚水開始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我想好了,房子、店面、家里的東西全都給你!”他沉默了半晌,突然又說,“我只帶走自己的書和幾套衣服。”
“你要到哪里去?”聽到這令人心酸的告別,她忍不住失聲叫起來。近兩千個日日夜夜,肌膚相親,月下的溫情,對視的雙眸,有默契,彼此的習慣,總是愛過的吧?到底這么多年了。她從來沒有好好想象過沒有這個男人的日子。
“其實,來大連這些年里,父母,還有我的朋友們多次召喚我回到南方去,說那里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但是,你喜歡海,喜歡浪漫,所以我一直陪著你,在這里呼吸有腥氣的海風,吃我不太喜歡的海鮮,事業(yè)上沒有取得什么成績,讓你受委屈了。”
“你在說什么呀?我不是指這些。”她的淚水一下子流了下來。
“離婚后,我就要去南方發(fā)展了,以后一個人過,還要帶著孩子,你會很辛苦的。”他緊皺眉頭,抽出一支煙,頓了頓,“所以我把東西都留給你。門面每年還可以租一些錢,要攢起來,不要亂花,以備不時之需。孩子上學,也需要很多的錢,到時候我再想辦法。”他說著,眼光看著窗外,有一絲留戀,和揮之不去的牽掛與痛苦,那種口氣,不像是一個準備離婚的男人,而像是一個即將遠行的家長對妻兒的那種不舍與牽掛。
窗外是蔚藍的天空,明凈的大海,白色的水鳥,一切都天堂般美麗和寧靜。而這一切突然變得黯然失色,因為一個答應永遠陪在她身邊的人就要離去了。
“那你怎么辦?”她問道。“我總有自己的辦法,男人在這個世界上總有生存的辦法,不像女人,你那么輕信、善良,又容易受傷。”看著他望著她憐惜的眼神,她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別哭了,親愛的。”他的大手按在她的肩頭,一種淡淡的煙草味,如此熟悉,她多么喜歡他身上的這種力量感,這種煙草味,可為什么,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卻絲毫感覺不到,反而只有厭煩呢?
“我也該走了。你知道么?每次你和父母姐妹團聚時,我的心里都空落落的。我也很想念我的父母,他們畢竟都老了啊。”
聽到這里,她的內(nèi)心充溢的是感動、是自責,更多的是一種全新的愛戀與不舍。這是一個多么好的男人啊,她見識過多少離婚時夫妻反目成仇,為財產(chǎn)而大打出手,相互辱罵與詛咒;可她從沒見過這樣的離婚,這樣柔情、深沉、寬容的分手儀式……充滿祝福、傷感和牽掛的別離;而直到最后一瞬間,才知道他在婚姻中也一直忍受的種種不愉快和不適應,卻都是因為她啊。
“這些,你為什么不早說呢?”她含著淚緊緊抓住他的大手,顧不得自尊與驕傲了。
“因為,我愛你,我愿意忍受這一切,我希望你過得快樂,不要為這些瑣事來煩心。”她又一次呆住了。
遲疑了片刻,她說:“你,可以不走么?”
最后,她與他手牽著手走了出來。外面的海風很涼很涼,她坐在他的摩托車后面駛往回家的路,長發(fā)飄飛,看著沿路上燈火輝煌的街景,想到自己那個依山傍海、那個他一手打造出來的溫暖的家,突然有了一種很幸福很幸福的感覺。
心靈火花
《圣經(jīng)》中有一段對愛的詮釋,很樸素,卻最得愛的真義: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愛是不狂妄,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fā)怒,不計算他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我們都想得到這樣愛,卻在真正面對這樣一份愛時視而不見。如果你遇到了,好好珍惜,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