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微小說賞析
發(fā)表時間:2016-04-10用戶:文字君閱讀:1942
一:讓別人去畫爺爺是個畫家。小時候,看爺爺作畫,每幅畫都留著一些空白。我感到奇怪,為什么爺爺不把這些空白的地方也畫上呢?爺爺說:“留著這些空白,讓別人去畫。”漸漸地長大,我慢慢地知道,畫紙上那些沒畫的空白,叫留白,是一種繪畫藝術(shù)。一幅畫,全都畫滿,那么畫給人的空間,就是畫紙本身那么大。若一幅畫,留下“讓別人去畫”的空白,讓別人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那么畫就擁有了無限的空間。
【哲理微小說】:給別人留有空間,從而讓自己擁有更大的空間,這也是人際交往的藝術(shù)。
二:蘋果好吃嗎?幾個大人正在談?wù)撃姆N水果最好吃,最后,他們首推蘋果。旁邊的一個小孩聽了,急忙跑到后園,從樹上摘下一個蘋果,一咬,又酸又苦,他張口就吐。小孩回到大人身邊,一臉不信任地問:“誰說蘋果好吃?”大人看了一眼他手中咬了一口的青蘋果,明白了,笑著說:“蘋果好吃,并不是什么時候都好吃,只有等蘋果熟了后才好吃。”
【哲理微小說】:人生也是一只蘋果,再甜美幸福的人生,也有苦澀的時候,也有不幸的時候,不要因為有了苦澀和不幸,就看不到人生的甜美和幸福。
三:苦,不要嚼碎了吃小時候,病了,最怕的就是吃藥,藥丸含在口里,吞也不是,不吞也不是。結(jié)果,含在口里的藥丸,越含越苦,越苦越怕往下吞。奶奶告訴我,吃藥丸,要一口囫圇吞下去,不能久久地含在口里,更不要嚼碎了來吃。后來,按照奶奶教的這種方法吃藥,果然感覺不到藥丸的苦味了。
【哲理微小說】:生活中,一些人一旦有了一點苦,總是把它“嚼”碎,久久地“含”在心里,棄之不去,結(jié)果,內(nèi)心的苦,越來越濃,越來越深。面對生活中的苦,我們需要一種“吃苦”的智慧,不讓苦滯留在口里,更不要滯留在心里,試著把苦囫圇吞下去,生活會少去許多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