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然一身,其實是在心里,羈旅人生,大半的時間隨伴孤獨。
心底,總盼著某人不期而至,陪伴自己走過人生的一段路程,然而那人終究是你生命中的缺席,這就是宿命。
孟浩然詩云:“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比舨辉诤跏送?,想來他也不會如此落寞失意。
前天,走至附二院那段路,可謂行人如織,車水馬龍。忽然,一人躍入眼簾。只見他散發(fā)披肩,神色蕩蕩,旁若無人,倒拖一把木劍,木劍刮地,發(fā)出“竇竇”的響聲,行人回眸,只片刻,又都趕緊收起目光,傖慌避開。
定睛細看,他迎著我的目光,莞爾一笑,全無癡呆瘋狀,我不禁好笑。
我倒不覺得他是什麼身懷絕技的異人,也不覺得他是喜歡標新立異的娛樂中人,不過是一個“獨執(zhí)偏見,一意孤行”的不羈者。
這類人無大樹,卻不服舉世,蔑視權威,拒行俗習,輕看規(guī)矩,不迎逢討好,行為異常,頗有“瘋氣”,倒好象是魏晉之“竹林七賢”了!
有時候,我很佩服這類人,因無所求而坦蕩;因無所愛而不迎好;因無所立而不修飾;因無所責而輕松。象南北朝的顏之推“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這類人,自戀自好,自鳴得意,倒也活得不寂寞。
然而,我做不到。雖然做不到,卻時而向他們靠靠,這樣就有了孑然一身處世界,偏安半隅自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