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享受孤獨
發(fā)表時間:2023-07-10用戶:牽掛你的人閱讀:1225
人到晚年,享受孤獨
文/楊永春
人這一生,的確不易,為了生活,一生奔波,溝溝坎坎,崎嶇不平的路都趟過來了,為了賺錢,一生辛苦,為了家人,一生打拼,一輩子摳著,省著,攢著,孝心給了父母,真心給了伴侶,愛心給了孩子,狠心卻留給了自己,拼命賺錢,不舍花錢,拼命顧家,舍棄自我,回頭想想,這煙火人間啊,事事值得,但事事也有遺憾,該用多懂事的理智,去壓抑心中的不甘與難過呢?該用多大的勇氣將酸甜苦辣都深埋心底,閑暇時間再挖出來吹吹灰,整理一下,自己品嘗……
前些時間遇到一對老人,整天無精打采,時而默默流淚。問其故,原來兩位老人的兒女都在遠方工作,而且,工作都不是太順利,每月掙的工資連自己都養(yǎng)活不了,更何況還孫子孫女的生活費,房貸等開支。老兩口只好把自己的養(yǎng)老錢每月都寄給他(她)們。如今人老了,病多了,錢也沒有了,需要兒女們的陪伴和關注了,電話微信打了好幾次。可他(她)們都因種種原因無法滿足自己的要求。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免得人家對號入座,引起不必要的心酸 。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無法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對照他們,凡事還是多想開點為好。
從他們的身上,我想到了身邊更多老人們的生活,各有各的心酸,各有各的難處,各有各的困惑。
哎, 人這一輩子,誰都一樣,到老了,都想有人陪伴,陪著說說話,曬曬太陽,那怕給倒杯水,削個蘋果,剝個橘子,聊聊小時候的臭事,然后咧著嘴苦笑一下,那日子多舒服。
但現(xiàn)實告訴你:做夢去吧!
白巖松說:“我們是孝敬父母的最后一代,也是被拋棄的第一代?!?br />
初聽這話,心里透涼透涼的,細品一下,卻很現(xiàn)實。因為,我們六七十了,而孩子們?yōu)榱俗约旱氖聵I(yè),都去了離家鄉(xiāng)很遠的地方打拼,哪有時間陪伴你?再說了,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家,有孩子,也有自己生活工作的小圈子,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所以到周末,或節(jié)假日,還得與三朋四友交流一下感情。他們不是不想來看看你,而是獨自一人打天下,實屬不易。這也就正應了那句話,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所以,我們老了,就不要奢求太多,更不要想著讓孩子們來孝敬你,學會享受孤獨吧,沒事看看書,寫寫日記,高興了打打麻將,回憶回憶往事,和老友聊聊天,曬曬太陽。坐在窗前喝杯茶,興致來了,喊幾嗓子自己喜歡的歌曲,哪怕是五音不全,只要自己高興就行,這樣的日子不也挺好嗎?
對孩子們啥也不要求,來看,咱高興;不來也心安,只要他們平安、快樂、幸福,足矣。
人的一生,二十歲看體力,三十歲看學歷,四十歲看精力,五十歲看智力,六十歲看病例,七十歲渾身無力,八十歲看日歷,九十歲看舍利。人要想通想明白,知道了一切都是不長久的,就不要再生氣難過了。
人這一輩子,老了,體力、精力都跟不上了,就不要再操心孩子們的事了,留點時間,供自己享受。人生是用來享受的,而不是用來糾結(jié)和妥協(xié)的。無論兒女們(別人)說你什么,都不要放在心里。想干嘛就干嘛,該吃啥就吃啥,太在乎別人的人,這一生都過不好。太計較瑣事的人,這輩子都活不好。
所以人活一世,心胸要大,人到老年必須學會并舍得放下。放眼世界,一切看談,你若開心,每天都是花開。 懂得放下才是平安,懂得看淡就是福氣。今天還能無病無災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成功,想得通放得下,才是你的實力!想不通就是自尋煩惱,自己找罪受。
孤獨就是,在你需要別人的時候,你遍尋不著;在你不需要別人的時候,你自給自足。人到晚年才明白 ,能陪你走到最后的人!只有你自己。所以,逢人不必言深,孤獨本是常態(tài)。倘若深情被辜負,余生孤獨又何妨。
人到晚年要忍得住寂寞,其實,寂寞也沒關系,沒人打擾,反而心靜。更何況現(xiàn)在是網(wǎng)絡時代,看看電視,刷刷頭條,和網(wǎng)友們聊聊,也是一種享受。
至于什么時候到終點站,不是你考慮的,自有黑白無常負責來請,不用擠地鐵,不用過安檢上飛機,更不用勞累顛簸坐長途汽車,而且一切都是免費的。你想,免費的還不用?那你還在等什么呀?
所以說,想讓孩子們陪伴,那是美夢。如果夢想成真當然好,除非你的孩子沒有出息,永遠守在你的身邊,當啃老族,我想作為父母,誰也不希望這樣。
人生一場,空手而來,空手而去。什么權(quán)利、地位、錢財、名譽都是過眼云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要自己健健康康的,在離開這個繁華世界的路上少受點痛苦,少遭點罪就行。
因此,人到晚年, 還是凡事歸于自然,少做費心費力又不觀實的美夢,隨遇而安,享受孤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