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秀華石山,景美經(jīng)房灣
發(fā)表時間:2023-07-10用戶:牽掛你的人閱讀:1401
靈秀華石山,景美經(jīng)房灣
文/楊永春
——? —— ?? ? ??——? ——
2021年6月14日(端午節(jié)),姑姑通知我們去“經(jīng)房灣”浪河灘,當天早上天仿佛有點不高興,陰著個臉,似乎將所有的情感都放在對屈原的懷念中。
看到我們 寵寵欲動 ,也許不愿掃我們的興,天嘆了口氣,將太陽放了進來。于是,我們一行九人駕駛兩輛車,直奔華石山腳下秀美可愛的“經(jīng)房灣”。
“經(jīng)房灣”有許多神奇而又美麗的傳說。
“經(jīng)房灣”有處坐落西北,形似一雙大手懷抱其中的三清殿(雙手抱桃),原為神仙洞。相傳,盤古王在開天辟地時,為了讓神仙下凡時有個藏身之地,便一腳踢出了一個洞穴,后來,西王母初到人間,就住在了此洞中;數(shù)年后,又到蓮花山的洞中久居。幾十年前,一位姓陳的道士來到這里,看到神仙洞背依大佛,面對高大雄奇且呈鳳凰展翅狀的大山,就在神仙洞修行,苦度數(shù)年后,建起了廟宇,此地終于香煙繚繞,游客如織。
還有一種說法,傳說當年年羹堯與羅布藏丹津在湟源大戰(zhàn) 幾個月,當時東科寺全力支持羅布藏丹津。后來,羅布藏丹津終因寡不敵眾率領手下逃亡 ,惱羞成怒 的年羹堯 一把火燒了修建在湟源東關名揚西藏及印度等國家的東科寺。為了躲避 所有經(jīng)書被大火燒毀,東科寺寺眾連夜用馬 馱著經(jīng)書 ,沿白水河來到“經(jīng)房灣”,察看此地地形,非常適合修建寺院 ,于是將所有經(jīng)卷藏于幾個山洞,打算戰(zhàn)亂結束后在此地重建“東科寺”。后終因路途太偏遠,道路崎嶇等著多原因而拔山涉水轉展到日月鄉(xiāng)的寺灘重新修建了“東科寺”。而此地曾因放過經(jīng)書而留名“經(jīng)房灣”。
(應該叫羅卜藏丹增,也翻譯為羅卜藏丹津,是青海蒙古里和碩特部右翼首領,曾趁康熙去世是,鎮(zhèn)守西寧的允禵回京奔喪,發(fā)動叛亂。羅卜藏丹津稱亂時,一度擊潰了眾多不肯附亂的和碩特蒙古王公,掀起了青海蒙古的全體叛亂。但終究被清庭的年羹堯、岳鐘琪等率軍快速鎮(zhèn)壓。)
由于“經(jīng)房灣”一年四季以幽靜著稱,所以,外地來的游客又起了個新名叫“靜房灣”。
其實“經(jīng)房灣”除有神奇的傳說外還有許多天然形成的奇特景觀。如:天然石缸、清幽巖洞、冰川瀑布、奇峰怪石等等。
一、 天然石缸
“經(jīng)房灣”對面是鳳凰山,此山蒼山翠嶺,雄奇秀麗,山體東西延伸數(shù)千米。東頭有一天然石缸,石缸的壁部常年流淌著清泉水。具說,有一年,由于雷擊,石缸被劈為兩半,一半留在山腰間,另一半滾落山底,由于年長日久,不見影蹤。相傳,忽有一日,天晴如明鏡,午時剛過,突然間黑云翻滾,電閃雷鳴,大雨如注,只見石缸的頂端有兩股青煙從天而降,不一會兒,天氣又轉為晴朗,整個經(jīng)房灣光風霽月。這一奇怪的現(xiàn)象,據(jù)當?shù)厝苏f來,是青蛇護送白蛇從遙遠的峨眉山而來,在石缸中蛻皮修煉,并在鳳凰山背部的山洞里安下了家,白蛇經(jīng)過數(shù)年苦苦修行,終成正果,便又回到青城山,后被封為白玉菩薩。那口石缸中滲著的清泉水,經(jīng)白蛇一蛻皮便成了白水,白水從鳳凰山飛流而下,穿幾個村莊向西而流,在山溝盡頭與從日月山向東流來的河水匯會,白水河從此而得名,而白水河所途經(jīng)的幾個村莊都叫白水村。
二, 清幽巖洞
鳳凰山的對面,峰巒險峻,怪石嵯峨,巖洞清幽,九座奇峰形似蓮花,巍巍壯觀,傳說中這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這里的獅子峰、烏龜山構成了一幅幅雄偉、奇特、險峻的天然畫卷,造物主巧奪天工的奇妙布局,在這里布滿了傳奇而神秘的色彩。
二, 冰川與瀑布
登山一定要選擇晴天或多云的天氣較好,在燦爛的陽光中沿南岔往里步行,藍色的天幕下,眼前一座與天相接的高大的山峰,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片起起伏伏的石林,像清純秀麗的村姑,挽著手向你迎面而來。離石林不遠處,一只雄獅蹲在山頭,直視前方,察觀著游人們的一舉一動。往南看,一位壽星站立山頭,終年守護著南天門,旁邊臥著一只體形高大,雄猛威武的石虎。一道石墻盤亙在入云的山梁,似守護邊疆的長城,讓人浮想聯(lián)翩 ,不由的生出一種敬畏之感 。
這里真是峰險、溝幽,千姿百態(tài),崢嶸萬狀。腳下,草木葳蕤,野花綻放,清澈的溪水,嘩嘩流淌;若在冬春季節(jié),南岔冰瀑像掛在山澗數(shù)丈寬十丈高的白紗簾,在悠悠蕩漾的云影下,銀光閃爍,潔白無瑕,翻滾著層層輕波,流水在冰瀑中涓涓流淌,聲音里浸潤著晶瑩的水霧。
三, 奇峰怪石
湟源和平鄉(xiāng)的經(jīng)房灣景區(qū),真可謂是風光旖旎,魅力無限。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美麗的傳說,燦爛的文化。這里,山石形態(tài)千奇百怪,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在不同的位置、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天氣里觀看那些怪山怪石,不由地想起“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詩句。眼中景象,情趣迥異。經(jīng)房灣里,原始松林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山石與松樹結伴,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天然畫卷。
車載著我們從縣城出發(fā),沿109國道拐過幾個彎,途至小高陵村沿東南方向的白水河向前駛去。走過白水村,但見遠方陽光燦爛,云鋪深壑,紫遮危巖,峰巒猶如刀劍,嵯峨直指青天,華石山已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再向前行,車過“經(jīng)房灣”便到了華石山腳下,由于車再也無法行駛,我們只好下車遠觀華石山的奇峰怪石,并支起了隨身攜帶的帳篷,開始支鍋生火,裝羊腸,煮羊肉。
吃飽喝足后我背起兒子給我買的尼康相機,領著表妹和表妹夫向華石山進發(fā)。
站在這里,我們仿佛站在一幅巨大而筆墨濃重的油畫面前,無論是翠山、溪流、飛瀑、藤蔓,全是斑斕的色塊組成。那種夸張的明暗對比,遠霧近山,那種真實的線條凸現(xiàn),讓我們驚嘆不已。華石山山石嶙峋,異峰峻峭,既有桂林山間之秀,又有西岳華山之險,存黃山之神韻,顯泰山之氣勢,得天之靈氣,占地之仙氣。此景只能天上有,人間獨在“經(jīng)房灣”。
我們邊走邊欣賞華石山的美景,呼嘯的山風和飛流直下的溪水的撞擊聲有如誤闖天空 ,傾聽到仙女們美妙的琴聲。巖石上寄生著各種苔蘚,虬狀的山澗,藤條如網(wǎng)。間或隨風飄來細的發(fā)絲似的水珠,似雨非雨,浸肌爽涼。滿山的濃綠,染的游人一身翡翠。滿溝的飛瀑,變換著姿態(tài),向人們展示著優(yōu)美的舞姿。水流撞擊的石槽,光滑的猶如人工精心打磨一般,飛瀑下的水深約有數(shù)米,撂下一塊石頭,會發(fā)出“嗵”的響聲。一頭扎進滴水滲溢的“水簾洞”,冰涼涼的,開心地高喊一聲,群山峽谷中便會激起無數(shù)回聲,似眾猴的喊叫聲回響在耳邊。從剛容納一人行走的石罅中攀巖而出,頓時有種“山窮水盡已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眼望一片靜山靜水的開闊地,不由地盤腿坐在鋪錦疊翠的芳草地上,雙手合攏在嘴上大聲吆喝,頓時聲震山谷,余音裊裊。驚的天,頓時近了;震的云,浮在腳下。這里,沒有了世間車馬的喧囂,沒有了人間的百憂煩心。心如止水般看亂云飛渡,群山肅穆,無數(shù)群峰昂起了頭,彰顯了山的氣勢,頓時,大自然的神奇帶給人神秘的力量和堅定不移,勇往直前的信心和意志……
走進西南山溝,遠遠的看見在山溝盡頭有一大片長條形的銀白山體,表妹夫發(fā)誓一定要前去看看,于是我倆將小表妹和車扔在半道上,踩著河邊奇形怪狀的石頭向山溝盡頭進發(fā),走了約四十幾分鐘,我倆來到了那里,原來這里別有洞天,墨綠色的山頂從天而降的是一道白簾,原來是一個寬約十米的瀑布,讓人有了“疑似銀河落九天”
的感嘆。
瀑布下方,從一小小的山洞口噴涌而出一個銀白色的水柱直落谷地,卷起無數(shù)歡歌笑語的浪花。水柱右手的山體,向一個巨大的龍頭,張著大口守護著一大片厚約五米的冰川,冰川下方,從左邊探出一個巨大的獅子頭,用嘴含住冰川的尾巴,怕不小心自已睡著后冰川消失。獅子的尾部有片偷偷遛出來的冰川,與右邊山涯美麗可愛的野花,擠眉弄眼,談情說愛,互敘愁暢。
欣賞完龍頭,瀑布,水柱,水潭 ,石獅,冰川,野花等相扶以沫,和睦相處 的奇妙景色后我倆心滿意足地返回了,還不時轉身看看溝底的奇景,以便加深記憶。
行走在山谷中,綠意盎然,空氣清新,抬頭昂望山谷的西邊,你會發(fā)現(xiàn)山峰突兀,景色不凡,如果走在東面,西面的景色可能更勝一籌。其實人生只是單行道,你不能同時走兩條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你在欣賞這路風景時往往會錯過另一路的風光,你總覺得你現(xiàn)在走的路不是最佳的路線,總是羨慕走另一條路的人?但是,此時此刻行走在另一條路上的人也許會與你有同樣的想法,所以說,遠處是風景,近處才是人生??瓷接^景,思考人生,幾有這樣才能不妄來華石山探險。
夕陽掛在山頭,在五彩的霞光中,我們覺得如置身于一幅潤色透明的水彩畫里,山林翡翠,水光閃閃,藍天泛紅,綠草染金,峽谷中流淌的小溪,像一條銀帶,閃著柔和的光芒,眼前所有的空間都在流動著色彩。
不知不覺中,天色暗了下來,極目遠方,大山灰蒙蒙的,湮沒在氤氳蒸騰的空氣里,藍盈盈的天幕上繁星閃爍,空寂的山谷中晚風輕輕地吹著,近處的溪水聲依舊汩汩,半空中不時傳過一兩聲夜歸的鳥鳴聲,瞬間將游人趕回家里,將牛羊趕進了牧人的圈里,當夜幕降臨時,華石山枕著滿天的繁星,進入了夢鄉(xiāng)……
經(jīng)房灣與華石山相連,形成了一個偌大的自然景區(qū)。近年來,隨著旅游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前來這里探險旅游的游人不斷,給景區(qū)內的馬場臺人帶來了無限商機,和平鄉(xiāng)為迎合機遇,將馬場臺村打造成為經(jīng)房灣休閑探險景區(qū)接待村,為游客提供鄉(xiāng)村特色觀光、娛樂、住宿、飲食等一體化服務。
【插圖攝影】楊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