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世
發(fā)表時間:2023-03-28用戶:白芷閱讀:1715
現(xiàn)世(原創(chuàng))
夜色已深,那河中飄著的盞盞河燈托著一個個亡靈前往往生之路,開始了下一次的輪回。
每一個人都有遺憾,都有羈絆,這些遺憾和羈絆在跨過奈何橋之時便都留給了世間牽掛他的人。
此時陰間橋上的孟婆正給亡靈們發(fā)著可以忘卻前塵的孟婆湯,而人間的橋上早已沒有了白日的熙熙攘攘,變的孤寂,孤寂的橋上站著孤寂的亡靈……
他眼神呆滯的望著河中那忽閃忽閃的明燈,望著望著,跳躍的燈光仿佛映出生前的影子……
他看到了自己頹敗的父親在花樓里嬉戲、在賭場里狂歡!看到了溫柔勤勞的母親正死死的護著最后一點財物不讓它被父親搶去;看到了自己金榜題名時戴高冠佩紅花的風(fēng)光場面,也看到了自己鋃鐺入獄、發(fā)配邊疆最后被穿心而死時的悲屈……
他生前是一個書生姓喬名升字遠之。喬升一生的凄慘都是從他的父親開始的。
喬升的父親是一個書生。寒窗苦讀數(shù)十載卻只得了一個秀才,屢次參加考試卻依舊沒有高中。
后來喬升親眼看到溫文儒雅的父親一身酒氣蓬頭垢面、一身傷痕像乞丐一樣躺在大街上嘴里還嘟囔著什么“百無一用是書生”、“寒窗苦讀萬卷書,不及權(quán)貴一兩金”之類的話。
喬升那時候不懂只知道自那以后父親慢慢地他開始酗酒、嗜賭,染上了一身惡性。
年幼的喬生看著那個和父親長著同一張臉的人他覺得陌生,他的父親是那個把他抱在腿上,握著他的手教他寫字笑容溫和的人,是那個含情脈脈幫母親挽發(fā)的人。
“父親怎么了,怎么會變成這樣!”
“百無一用是書生”真的是這樣嗎?年幼的喬升暗暗的握緊了小小的拳。
后來,喬升在想,如果他那天沒有出門沒有看到父親頹敗的樣子,會不會他的人生會有所不同……
后來的喬升變得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關(guān)在屋子里埋頭苦讀,家里的書讀完了就去就到鄰居家去借。
漸漸得,喬升長高了,借書的地方也越來越遠了……
“走走快去看科考放榜了!”
“也不知道今年的狀元會花落誰家!”貼著紅榜的地方早已被人圍的水泄不通,道賀聲、嘆息聲不絕于耳。
只有喬升失魂落魄滿懷希望盡數(shù)落,因為紅榜上根本就沒有他的名字!
回到家的喬喬難得看到父親安安靜靜的坐在院子里,花白的頭發(fā)、明顯的皺紋都是歲月流過的痕跡。
喬升低下頭站在那里,父親看了他一眼又望向了天空,良久后,喃喃道:“寒窗苦讀萬卷書,不及權(quán)貴一兩金。”
放榜不久后,滿城風(fēng)雨,眾說紛紜。都是都說科考榜首何青嵐欺君罔上勾結(jié)主考官偷換他人試卷才奪的榜首之位,而被竊取試卷的人正是才名遠播的喬升喬遠之!
落榜后的喬升憤悶不平,他的才情連宋琛兄都說不及的,他自己也以為以他的才華就算不及榜首也應(yīng)該是榜眼探花之輩,可是金榜上怎么會沒有他的名字呢?
宋琛是世家子弟也是此次科考榜眼。
宋琛的父親為官為官清正從小對宋琛要求嚴格,因此宋琛自小成名才名在外,京城才子都以他為首。
宋琛與喬升在一次機緣巧合下結(jié)實,宋琛雖為世家子弟卻沒有世家子弟的傲慢,相反他待人以誠對才華橫溢的喬升更是欣賞有加,因此,一見如故惺惺相惜成為了摯友。
放榜后宋琛對此次科考很是疑惑,他與何青嵐同為世家子弟他太清楚何青嵐有幾斤幾兩,同時,他不忍喬升一身才華就此埋沒,于是放榜后他四下打探。終于探得何青嵐與其父親何文博在柳音閣設(shè)宴宴請此次科考的主考官。
宋琛花了很多心思才在柳音閣訂到了何文博父子隔壁的包房。
這晚,宋琛拉著失意的喬升來到了柳音閣。果不其然,醉酒后的何青嵐將事情的真相都吐了出來。
何博文父子買通主考官偷梁換柱,將喬升的試卷換給了何青嵐!聽到這個消息的喬宋二人震驚不已,沒想到何博文父子竟是如此的膽大包天!
“ 寒窗苦讀萬卷書,不及權(quán)貴一兩金。”喬升當(dāng)時不懂,如今已是身陷其中。
宋琛是個惜才的人,他不忍喬升這樣的人才被埋沒,便將消息悄悄放給了京城的才子們。讀書人向來清高,最是見不得如此卑劣之舉,便聯(lián)名簽下了萬人血書,一時間滿城風(fēng)雨。
此事驚動了朝中一些寒門官員,他們聯(lián)名上書請求圣裁主持公正。圣上為示公真現(xiàn)場出題……
最終喬升拿回榜首實至名歸,何青嵐主動承認所有罪行被判斬首示眾,何文博念其年邁革官還鄉(xiāng)。
喬升不知道這紅綢綠羅的繁榮景象不是在問他道賀而是在為他送葬……
因為真假狀元的事,喬升得罪了一大批權(quán)貴,仕途不順,處處受制,折子被壓、朝堂之上刻意針對早已是常態(tài)。
甚至在酒宴之時被人灌酒第二天卻莫名其妙在在婢女房中醒來,還正巧趕上主人家來尋人。
如此,書升便以最污穢的罪名入獄,后又查出貪污受賄,罪無可赦。
宋琛極力力保散盡家財才保住喬升一命,發(fā)配邊疆。
后來,喬升在發(fā)配途中遭人暗殺,穿心而死……
喬升的死訊傳回京城后宋琛悲憤攻心,一口鮮血噴涌而出,一病不起,不久后郁郁而終。
孤獨的亡靈帶著人間的冤屈來到地獄,自有地府為其平反,只是現(xiàn)實所受的冤情早已成了一生的遺憾與悔恨。#圖片來自網(wǎng)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