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花落恒遠流芳
發(fā)表時間:2020-04-06用戶::閱讀:1232
彈指花落恒遠流芳
李煜:可憐人間惆悵客,斷腸聲中憶平生
曾經(jīng),有那樣一個人,他是昏庸無能的君主,夜夜笙歌,沉醉于花天酒地、聲色犬馬,最后使得江山破落,天下易主;曾經(jīng),也有那樣一個人,他整整五年被囚禁在閉塞狹小的院落里,不曾有一天自由的日子,卻吟出了引無數(shù)后人落淚的亙古絕唱,把中華文明一個新的文學體裁引向了輝煌。
前者,是南唐后主李煜;后者,是千古詞帝李煜。這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卻又被上天惡作劇似的糅合到了一起,于是造就出了他:這個矛盾卻又獨一無二的人,一個失敗的帝王,一個成功的詞人。
李煜,五代時期南唐后主,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山居士。簡簡單單的介紹,卻又透著他似乎與生俱來的矛盾。“煜”一字,意為光華照耀,“重光”亦是如此;而號“鐘隱”,卻又帶著些許歸隱山林的悠然味道。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意味投注在一個人身上,從片面的角度來講似乎也能反映出他的一生。
李煜是矛盾的。他生在帝王之家,卻在陰差陽錯間成了皇帝,若是勤勤懇懇做個愛民愛國的明君,安然度過一生,本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善蔷?,一個坐在龍椅上談笑江山,懷擁美人,風花雪月的君王;一個年年拜佛,歲歲求神,請賜一方平安的君王;一個坐不理政,寢不思國,夜夜吟詩的君王。而在被趙匡胤囚禁之后,巨大的亡國之痛似乎又一下子沖醒了他的頭腦。于是在每一個囚在小院的日子里,撕心裂肺的痛、后悔與無奈不斷折磨著他,使他食不下咽,夜不能寐。這種濃烈而無法消磨的情感,在日日夜夜的后悔中醞釀,卻又釀成了一句句直達靈魂、震撼人心的絕唱。
而他又是獨一無二的。細數(shù)中國歷史,有哪一個人曾經(jīng)擁有從帝王跌落到囚徒,這般如此戲劇的人生?又有哪一個人能同時擁有這般無可比擬的文學才華?從古至今,你能且只能找到一個人:他是南唐后主,他也是千古詞帝——他的名字叫李煜??墒朗聹嫔?,還沒等他過完君王的癮,便已從高高的龍椅上跌落,遍體鱗傷。不等他明白,他就成了宋太祖的臣子。“一旦歸為臣虜,揮淚對宮娥。”他沒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三千越甲吞吳的志氣,他沒有西楚霸王背水一戰(zhàn),拔劍自刎烏江的豪氣。他有的,只是一顆破碎悔恨的心和一支蘸滿血淚的筆。
愁恨何能免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菩薩蠻》
李煜看著故國,一字一淚地嘆息著曾是自己的江山:“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江山已亡,試問,有什么能比失去江山,失去萬民更悲痛的事呢?或許他還覺得不是,他還在想著貴妃醉酒,想著華清出浴,想著一騎紅塵妃子笑……李后主啊,你為何不想想安史之亂。“問君能有幾多愁?”李后主啊,一朝跌落人間,人間的滋味你可嘗到了?失去江山,臣服于人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從天上跌到塵埃的苦澀只有他自己知道;受天下人恥笑,被百姓唾罵的羞恥只有他自己知道。
往事成空,離恨卻如芳草萋萋。“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李后主啊,當你吟著這句話時,是否覺得“流水落花春去也,林花早已匆匆謝春紅”并不是因為朝來寒雨晚來風,而是因為季節(jié)的轉(zhuǎn)變。而他歸為臣虜,又是因為什么呢?他仰天長嘆,卻說:“小樓昨夜又東風。”說“羅衾不耐五更寒”,說“往事已成空”,他說了一切的一切,但終究不過是一個”愁“字。過去的這些事,都不會再重演。李后主啊,不要再怨春花秋月,你是否知道你的淚水早已淋作宋太祖的春雨。
李煜走進一業(yè)史書,沉重,滄桑,凄楚,他不去理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仍在低眉淺吟:“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亡國的詞人啊,又走進了一業(yè)文學史。如果有來生,他是否會選擇一個萬民敬仰的、名垂千古的明君呢?那時的他是否會說“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恨?”呢?
覺來雙淚垂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子夜歌》
幽幽長夜,李煜又一次被噩夢驚醒。環(huán)顧著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深宮,想著淪為階下囚的境遇,不由得黯然神傷。心中的無限愁滋味,早已拆作清淚兩行,滴滴滑落?,F(xiàn)實,已經(jīng)讓他慘不忍視了。為什么,為什么,即使在虛幻的夢中,也擺脫不了被悲痛吞噬的結局?多少恨,今夜夢魂中!
無可奈何之下,他披衣而立,獨上西樓,面對著一鉤殘月,愁緒如麻,剪不斷,理還亂。他在愁什么?愁“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嗎?不,不,當初宋攻南唐兵臨池下,他本可以集城中尚存兵力,拼個魚死網(wǎng)破,為王位做最后的挽留??墒撬瑳]有。昔日風光無限的南唐國主,竟然選擇了屈辱受降。有人說他懦弱,可是,我明白,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他,心太軟太軟。他不忍讓成千上萬的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對不對?都道好人有好報,可是為什么他如此善良,卻落得個“覺來雙淚垂”的下場?
幾曾識干戈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江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破陣子》
是啊,他是一代風流才子,心清若水,所憧憬的,是文學中的甜謐唯美。而不是血腥的戰(zhàn)場上,爾虞我詐,狼煙風沙??上В麉s錯生在了帝王之家。從此,便注定了一場悲劇。
但,現(xiàn)實是無法逃避的。真不知道他當上國君時,在想著什么。他是個失敗的帝王,無可置疑,他把他的夢想帶上了朝廷,他把詞帶上了朝廷!南唐,這個曾經(jīng)的王朝!
但,請原諒他,他真的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那天降宋時,對于這個“幾曾識干戈”的李煜,實實在在是個很大的打擊,“最是倉皇辭屆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一瞬間,從天堂跌下人間,這朵柔弱的花兒怎能受得?但,這就是李煜。那首《破陣子》曾被蘇東坡批評。他認為后主在辭別太廟時應對太廟慟哭,向百姓謝罪;然而現(xiàn)在卻對宮女流淚,聽樂隊奏別歌,這種人是應當失去帝位的?。ā稏|坡志林》)
但是,他不知道,李煜走時,是沉默著走的。他的內(nèi)心定有愧疚,他已沒有臉面去見太廟、見百姓了!他知道錯了,所以,只選擇了默默流淚,然后默默地離開……
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虞美人》
一首《虞美人》,道出了一代亡國之君的哀痛,更道出了多少南唐舊臣們的辛酸!后主流淚了,南唐的舊臣們也流淚了,痛哭失聲,不能自已。多少感人卻又多少無奈的國痛家愁!可是,趙光義不會感動。他所體會到的只是對重光的嫉妒:嫉妒大小周后對他的癡情;嫉妒他的風神瀟灑;更嫉妒他的才華橫溢,文思飛揚……于是,一個莫須有的借口,一盅毒酒,便把他推向最后的歸途。
李煜一定是豪邁的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的吧!——畢竟,經(jīng)歷了這么多坎坎坷坷,死,或許是一種解脫。然后,牽機藥的藥性在他的五臟六腑間蔓延,他是否還會那樣的釋然,淺淺的笑著,輕輕地和這人世間道一聲再見。
時光永是流駛。千百年后誰爭了霸,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封中。而他,他的大義凜然和仁慈善良,他的刻骨銘心和國痛家愁,將會伴著他那感人至深的詞賦,在文學的花海中,恒遠的散發(fā)著濃郁的芬芳……
滋味在心頭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
懷著亡國帶來的悲思,揣著獨囚于寂寞中的傷悲,即使是感懷深切、感慨良多,但獨居在此、無人問津,又該是何等的無奈與寂寞?只得望月興嘆,看那池水映著淚珠,落葉在池面激起漣漪,那人的倒影,漸漸碎去。這是世事滄桑、更是命運的悲歌。
既是軟禁,自然無人以對,細細想來,首句“無言”定是此意了。獨上西樓,西望故國,又怎能望到,只得夜空中一輪殘月,引人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只見風攜枯葉,如同世間百變,時而疾馳、時而盤旋,而身不由己的枯葉呢,也只盼望著落葉歸根嗎?此時,后主或許會伸手入飄葉之中,抓一片來,是梧桐……他也一定看到了葉片上層層脈絡中透出的無奈,像他一樣。
又是一陣嘆息,是他嗎?自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宮殿,那金碧的瓦礫,那多彩的裙衫,那體貼的妃嬪……
處此境中,人何以堪?是剪不斷,理還亂,這聽來便是游于后主心間的情思,縛著全身,無法擺脫內(nèi)心的離愁。身于凡世自然體會不了離世的生活,后主則居其已久,想必每當晴空無云,月掛天邊,都是一番嘆惋,這又是何滋味?恐怕唯有親歷才能體味,冥思恐怕也難以洞悉了——的確“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