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和“放下”都是佛家用語,舍得自不必說,有舍才有得?!胺畔隆眳s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很多人都說放下,但真正能放下的又有幾人呢?可以這樣說能放下是生活中積累的智慧、能放下也是開啟心靈的學(xué)問、能放下更是順應(yīng)自然的灑脫。人活于世上,有很多事情是可以不在乎的,也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刪除的,但也有許許多多不可以清空的東西。這就是人們煩惱的由來,所以說人類的一切煩惱,大部分是因?yàn)樵谏钪袥]有學(xué)會“放下”,很多人放不下官位、金錢、感情、名譽(yù)、地位、信仰、執(zhí)著等,由于有了這些放不下,就使人們的心靈背負(fù)了山一樣沉重的包袱,因而感到生活的路變得越來越窄、心里越來越累、身體越來越辛苦?!爸钦邿o為,愚人自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平常情況下有很多人為了追求執(zhí)著,總是給自己的心靈套上不必要的枷鎖,給自己的神經(jīng)莫名的添加精神壓力。所以說能夠真正的“放下”,不僅要有超然無我禪理、也要有淡漠一切的灑脫、還要有釋放心靈的心態(tài),更要有思路清晰的睿智。多數(shù)的人都在追求想得到的東西,一旦追求到了,卻又覺得不過如此,這就造成了往往得到的越多,煩惱也隨之而來。在人生路上,有太多的人都是貪得無厭的,他們對官位、權(quán)利、金錢、異性等等美好的東西不斷地追求,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辯證的,有得必有失,得到了想要的,往往失去了最珍貴的,使之終生遺憾,只有學(xué)會“放下”,才有可能騰出時間和空間獲得真正需要的真正屬于你的快樂和幸福。不管人生的境遇如何,窮也好、富也好、高也好、低也好,都要擱淺昔日的榮耀、擱淺過往的困苦、擱淺曾經(jīng)的情感,這樣才能解開束縛你的繩索。如果真的“放下”了,可能就會有大徹大悟、豁然開朗,頓釋重負(fù)的感覺,輕松的如同云開霧散、月明星稀、陽光燦爛。
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無私地承擔(dān)起自己應(yīng)盡的責(zé)任和義務(w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留下堅(jiān)實(shí)的足跡。既然擁有了就不要輕易忘記;已經(jīng)得到了就要加倍珍惜;道理上屬于自己的就不要輕言放棄;無法挽回非要失去的只能作為回憶。一切憂郁煩惱大部分都來源于人的本身,喜怒哀樂驚恐悲,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生中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苦、挫折、打擊、貧窮、孤獨(dú)等,當(dāng)你努力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郁悶就會得到釋放,心靈就會得到解脫。人們應(yīng)放棄累贅,保持生命中的純真,這樣才是最好的選擇。一般情況下,心胸狹窄的人為人處事不幫助別人也還罷了,還經(jīng)常給別人設(shè)置障礙,故意難為別人。更有甚者乘人之危,抓住別人的小辮子不放,殊不知給別人設(shè)置障礙,也就是給自己下絆子,到頭來卻給自己帶來了煩惱;其實(shí),寬容是一種美德,能提升人與人之間的親善關(guān)系,大家都不為難別人,都互相諒解,社會就和諧了。
談到“放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管怎么說,能做到“放下”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暗翘祀y,求人更難;黃連苦,貧窮更苦;江湖險(xiǎn),人心更險(xiǎn);春冰薄,人情更??;知其難,刻其苦,防其險(xiǎn),耐其薄,可以處世矣”。所以說為人處事時,該放下就放下,放下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灑脫,知足常樂是睿智的心態(tài)。我們都是尋常人,無論以前是否成功過還是失敗過、無論以前是否輝煌過還是貧窮過、無論以前是否被愛過還是被拋棄過,這些都成為過去,歷史沒有假如,人不能生活在過去的陰影里,因此,不要沉溺于對過去的回憶中,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把以前的一切都放下,卸下心里的重負(fù),還給自己一片純凈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