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 八 趣 聞
文/楊永春
?? ? ? ?? ? ? ?
又到了臘八節(jié),丹噶爾古城再次舉辦萬人品臘八粥的活動。此時此刻,我突然想起童年時所經(jīng)歷過的許多臘八節(jié)的趣事。
(一)臘八粥
從小到大常聽老人們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八也就是每年的 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日。臘八來臨之后,新年也就慢慢來到了。
相傳,這一天是佛教鼻祖釋迦牟尼成道日。成道前因饑餓吃了牧羊人奉獻的米粥而后成佛,又稱為“法寶節(jié)”、“佛成道節(jié)”、“成道會”等。 因此,每逢臘八,朝廷、官府、寺院都要做臘八粥,老百姓也會在合家團聚時喝臘八粥。佛教徒們則誦經(jīng)祈禱,糜粥供佛,以示紀念。 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時日久長,逐漸演化成為民俗,進而又寓寄了祈求來年豐收的愿望。
臘八粥的配料和制作各地則不盡相同,有的地方吃甜味的七寶粥,常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赤豆等,加煮胡桃仁、花生仁、栗仁、蓮子和紅
棗、葡萄干等,粥味甜蜜,色彩絢麗,濃汁稠湯中散發(fā)出令人滴涎的香味,有的地方還在粥里摻入茴 香、桂皮等調(diào)味品,煨成五香咸味七寶粥。
青海的臘八粥叫作麥仁飯。記得小時刻,每到臘月初八頭一天,我就跟著大人去河邊,選河灘結(jié)冰的河面,擇其凈潔冰厚的地方鑿一個白形的冰洞,放進麥粒,用石錘或木棒搗脫其皮。麥粒和冰面在搗錘中經(jīng)過磨擦,冰水均勻地浸泡麥粒皮使其自然脫落。 最后,用 簸箕將皮簸去,留下珠圓玉潤的麥仁為主料。麥仁飯一般在臘八前一天的夜晩就下鍋煮,是用脫了皮的小麥和切成小塊的牛、羊、或豬肉共煮而成,煮時再加入一些調(diào)料、鹽等。 臘八早晨則肉爛麥仁熟,吃時香而不膩,越吃越想吃,顯示出高原農(nóng)產(chǎn)品的獨特風味。
過了臘八節(jié),忙了一年的人們開始置辦年貨,準備過年了,所以,在青海常有這種說法:“喝了臘八粥人們都變糊涂了,把掙了一年的錢全拿來辦年貨了……”
在青海,臘八這一天除了吃“臘八粥”還有挖冰、背冰、吃冰
等習俗。
(二)臘八冰
記得童年時,每年冬天,家鄉(xiāng)的小河全封凍了,農(nóng)歷臘月初八這天,我們一群玩伴相邀去背冰。說吃了臘八冰不但不拉肚,而且還能止咳化痰,治感冒,如果把冰放在自家的地里,來年就會大豐收;放在自家院里,來年豬,狗,雞,牛羊等就不會得病。如把冰放在自家院里朝陰地段,能保存到來年春天,春季有人得病,就會來找這種冰吃,如誰家真的能保存著這種冰,就會有人找上門來象討靈丹神藥似的討取 。更有趣的是,男女老幼不怕牙冷舌凍,如吃冰糖一樣,“格格吧吧”地嚼食幾塊冰下肚,說是臘八冰有消病除災的功用。于是臘月初八這天,我們就拿著鐵鍬,鎬頭,去河里挖冰,挖好后自己先吃塊冰,然后把冰背到家里,放進菜園里,花園里,再把冰背到自家的自留地里,而且放的冰越多越好, 以示來年雨水充足,風調(diào)雨順。
背完了冰,我們就開始在小河里玩滑冰,有坐著石頭滑的;有站著滑的,有手拉手蹲著滑的;有用冰車滑的(木板下面訂兩條鐵絲或鋼條);但最好玩的還是坐“火車”,前面一人坐在冰塊上,后面的都蹲下,一個個手抓著前面人的肩,連成一長串,順坡而下,滑出去幾十米遠,如小伙伴們多了,我們就分成幾列火車,比賽著玩,當然,這種“火車”的安全系數(shù)很低,總是翻車或發(fā)生撞車,而且一翻一大片,有哭的,有笑的,有喊的,有叫的,歡樂聲漂蕩在家鄉(xiāng)的上空久久不愿散去,翻車了再來,撞車了再連,樂其不彼,不厭其煩。
青海諺語云:“來年測豐收,先看臘八冰”。 大人們常以看“冰相”來判斷來年的收成情況,每年臘月初七晚上,在花園里放小半碗清水,臘月初八早上看碗中結(jié)冰的花紋,叫看冰相。如果花紋呈圓形,就說明來年豆類、土豆豐收;如花紋呈條形狀,就說明來年青稞或麥子豐收;如花紋呈葉形狀,就說明來年油菜和疏菜會豐收。等大人們判斷完結(jié)果后,我們就端著各家的冰碗,跑到巷口相互觀看別人家的冰碗花紋,并跑著,喊著:“明年豆兒要成了。”“明年青稞要成了?!薄懊髂暧筒艘闪??!贝蠹倚老踩艨?,放佛真的已豐收了一樣,而大人們則根據(jù)冰紋的形狀,計劃著開春后哪些農(nóng)作物要多種,哪些農(nóng)作物要少種。
當然,大家的愿望都是好的,但那時候我們都是靠天吃飯的,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化肥,上地里的除了用土塊燒成的灰,就是農(nóng)家肥,雖沒任何污染,但糧食產(chǎn)量總是不高,大家辛苦一年,糧食還是不夠吃,后來我們長大了,參加工作了遠離家鄉(xiāng),有時,連哪天是臘八都記不清了,更別說吃臘八冰了。
后來政策變了,人們的經(jīng)商意識提高了,每到臘月初八這一天,有些人就把冰拉到街上去賣,聽說冰的銷量還不錯,再后來賣冰的越來越少,甚至沒有了。
去年臘八哪天有幸參加了縣上舉辦的萬人品臘八粥活動,在一個墻角,見到一個老大爺在方桌上擺了許多象水晶一樣,大小不一的冰塊叫賣著:“賣臘八冰,吃塊臘八冰,娃娃們不拉肚子,大人吃塊冰,來年不得病。”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還有個孩子手里拿著一根雪糕對老大爺說:“現(xiàn)在都有雪糕了,誰還吃你的冰塊啊。”老大爺愣了好半天,失望地嘟囔著:“現(xiàn)在的人都享福了,忘苦了,你們父母象你這般大時連肚子都吃不飽,哪有錢還買雪糕啊……”
我心里一酸,花一元錢向老大爺買了一塊冰,老大爺樂開了花,顫微微地把錢裝進口袋里,硬塞給我二塊冰。
我抱著冰往回走,心里總是糾纏著什么,說不清是悲還是喜,看來吃臘八冰,背臘八冰這種農(nóng)家鄉(xiāng)俗,也許終將成為我們這輩人的記憶了。
那天我破天荒地溜進了一個小河邊,像童年的孩子似地站著滑起了冰,而且越玩越覺得好玩。不遠處站著幾個人,看大猩猩似的看著我……
臘八過后,就該籌備年貨,迎接春節(jié)等一系列忙碌的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