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貴族精神”豐盈內心
發(fā)表時間:2019-12-22用戶:文獻閱讀:1573
如今許多有錢人把孩子送到英國上貴族學校,希望他們畢業(yè)后也能成為貴族。但當他們發(fā)現(xiàn)即使是英國最好的學校:伊頓公學的學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飯,每天還要接受非常嚴格的訓練。甚至比平民學校的學生還要苦時。他們怎么也弄不明白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貴族精神究竟有何聯(lián)系。
其實這一點也不稀奇,因為西方所崇尚的貴族精神不是暴發(fā)戶精神,而是一種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系列價值為核心的先鋒精神。
貴族精神,首先就意味著這個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獻自己,服務國家。英國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毫無疑問,是貴族。英國皇室把他們送到陸軍軍官學校去進行學習。畢業(yè)后,哈里王子還被派到阿富汗前線,做一名機槍手。英國皇室知道哈里王子身份的高貴,也知道前線的危險。但是他們公認為國家奉獻自己、承擔風險是貴族的本職,或者說是本分所在,是理所當然的。
歐洲的貴族精神:是指在浮華社會里節(jié)制物質享樂,以文化藝術修養(yǎng)身心;即便手握權柄,卻更勇于擔當,堅守心中的榮譽與道德,在金錢、權力甚至生死面前,依舊保持自由獨立的靈魂。
1910年10月28日,一位83歲高齡的老人,為了拯救備受煎熬一生的靈魂,決定把所有的家產(chǎn)分給窮人,隨后他離開自己遼闊的莊園出走了,帶著聶赫留朵夫式的懺悔,最終像流浪漢一樣死在一個荒蕪的小車站,他就是俄國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多年后,奧地利著名作家茨維格在評價托爾斯泰時這樣感慨道:“這種沒有光彩的卑微的最后命運無損他的偉大。如果他不是為我們這些人去承受苦難,那么列夫托爾斯泰就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屬于全人類 。” 以上這幾位主人公盡管命運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貴族。
真正的貴族精神,應該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養(yǎng),抵御物欲主義的誘惑,不以享樂為人生目的,培育高貴的道德情操與文化精神。二是社會的擔當,作為社會精英,嚴于自律,珍惜榮譽,扶助弱勢群體,擔當起社區(qū)與國家的責任。三是自由的靈魂,有獨立的意志,在權力與金錢面前敢于說不。而且具有知性與道德的自主性,能夠超越時尚與潮流,不為政治強權與多數(shù)人的意見所奴役。因為如果沒有文化教養(yǎng),社會擔當與靈魂自由的話,是稱不上貴族精神的。
貴族這一無論是在稱謂還是實質上的確認,都必須是與其品德、學識、行為相符合的。否則,即使其權傾天下,富可敵國,亦不能進入貴族的行列中。
貴族的真正意義是指其在精神和高尚行為上的擁有。貴族精神的高貴之處,那就是干凈、優(yōu)雅、有尊嚴地活著。他不會為了一些眼前的現(xiàn)實利益,去背信棄義,去不擇手段?;谶@樣一種意義上來講,精神的貴族和所謂富有之人應該是沒有關系的。精神的貴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貴族。因為這種貴族精神不是用錢可以買來的。
對于貴族精神,國人已經(jīng)很陌生了。雖然現(xiàn)在許多別墅小區(qū)起名“貴族苑”“貴族莊園”“傲城尊邸”之類;雖然今天的大多數(shù)人崇尚所謂“貴族”生活,但是很不幸,她們所理解的貴族生活,就是住別墅、開高檔車、打高爾夫,就是揮金如土花天酒地,子女上“貴族學校”和出國留學,就是對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其實,這不叫貴族精神,這叫“暴發(fā)戶精神”。
貴族精神跟物質條件,有的時候可以說沒有什么關系。就像當年張愛玲所說的,舊上海公寓里的那個電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領帶打得整整齊齊,才肯出來給顧客開電梯,這也體現(xiàn)了一種貴族風度。還比如許紀霖教授所說的,有一個下崗的三輪車夫,靠自己蹬三輪車的微薄收入,養(yǎng)活了幾十個孤兒,一個一個送他們去上學,我們也可以說,這個人具有一定的貴族精神。所以說,貴族精神說離我們遠也遠,說離我們近也很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精神貴族。
“貴族精神”并不必然地為“貴族”所壟斷,平民只要不斷努力學習,堅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狀態(tài),同樣是具有“貴族精神”的貴族,我們所要強調的是“精神的貴族化”。然而,如今國內對于貴族的理解不是表現(xiàn)在人對精神和審美的追求,而是體現(xiàn)在金錢至上主義。貴族化中的“貴”,就是華麗、氣派、顯赫、奢侈等形式。傳媒傳遞給我們一種錯覺就是這種和真正的貴族文化毫不沾邊的虛榮和幼稚的形式。
貴族之所以是貴族,并不在于財富有多少,也不在于權力有多大,而在于具有一種高貴的精神,史書上稱之為貴族精神。缺失貴族精神的人,即使富可敵國,也不過是帶著流氓本性的暴發(fā)戶;即使權可傾國,也依然是帶著流氓本性的獨夫民賊。
貴族精神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每一個人身上都存在人性與獸性的爭戰(zhàn),故而一生都在高尚與卑鄙之間徘徊:上帝呼喚人走向高尚,魔鬼誘惑人走向卑鄙,或者可以說,近貴族者崇尚高尚,近流氓者崇拜卑鄙。中國人把這種現(xiàn)象叫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人世間萬古不變的道理。
推而廣之,一個民族也存在人性與獸性的爭戰(zhàn),這實質上就是文明與野蠻的爭戰(zhàn),也是貴族與流氓的爭戰(zhàn)。一個民族由貴族所主導,就帶來文明的進步;由流氓所主導,就向野蠻倒退,不是物質生產(chǎn)力的倒退,而是人文精神的倒退,文化的倒退,道德的倒退。這早已被人類歷史所證明。
呼和浩特市原市委書記牛玉儒同志的事跡傳遍了長城內外,他的思想和行動令人深受感動。他以服務人民群眾為本,自覺培育高貴的道德情操與文化學養(yǎng)。尤其是他清正廉潔、不享特權的高尚行為更是體現(xiàn)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大公無私的高尚情懷。
影星周潤發(fā)裸捐56億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已經(jīng)知道了,但是他的為人一直非常的低調,而且很親民,雖然他的收入非常的高,但周潤發(fā)跟妻子陳薈蓮都沒有“物質需求”,陳薈蓮家族是香港富商,家財萬貫。而周潤發(fā)一生奉獻演藝事業(yè),他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深入人心,他高貴的氣質和高超地演技讓人傾倒,靠片酬賺的盆滿缽滿的他,兩人本可錦衣玉食,卻還是選擇粗茶淡飯節(jié)儉的生活,周潤發(fā)的地位和名氣,已經(jīng)沒有必要去炒作博賢名了。所以周潤發(fā)跟陳薈蓮捐錢,純粹是出于愛心,是典型貴族精神的體現(xiàn)!
古天樂屬于那種做好事不留名的明星,慈善活動沒有怎么參加過,可能也是想要低調,但多年來一直堅持行動,已經(jīng)援建了100多所希望小學,但這些從未在公眾面前提起過,付出多少金錢已經(jīng)沒有辦法計算的。
熱衷慈善的明星還有:韓紅、黃曉明、姚明、袁立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她們的善舉、有利于塑造其積極向上的正面形象,也提升了自己的品行和能力。
孔子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梢姼慌c貴并無絕對的關聯(lián),即有富而不貴者,所謂"為富不仁"。至于如何不富而貴?陳獨秀是這么說的,"有獨立心而勇敢者曰貴族道德"(《敬告青年》)。中國一直存在貴族及具有貴族精神的人,那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君子及君子精神。
2019年12月21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