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常聽人說,人生如戲。意思無非就是,不要太積極,不要太認真,不要太努力,不要對人太好,總之不要太入戲,認真你就輸了,認真就會被傷害就會遭報應,只有游戲人生者才能瀟灑快樂不枉此生。言之鑿鑿,仿佛已經脫離紅塵苦海羽化成仙,言之戚戚,仿佛已然在眾生的上方飄飄。
所謂的“不要太…”理論,本身就是一種執(zhí)念,所謂的執(zhí)著,說白了就是鉆牛角尖。
我不是高人,我亦有批判之心。以我淺薄的見解,人生在世若真能讀懂那句“人生如戲”,又怎會憤世嫉俗怨天尤人?
常見幽怨者,抱怨自己太單純,太善良,太不夠陰險。其實,他們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單純,那么善良,那么不陰險。若真單純,不會失去重頭再來的勇氣;若真善良,不會失去原諒的勇氣;若真不陰險,不會失去擔當?shù)挠職狻T箽?,本質上是一種責任推卸,更是力量流失。苦難是一把雙刃劍,是磨煉,更是機遇。把自己放在最無辜的角色,雖然可以推卸受害的責任,卻亦是把自己的生殺大權也推卸了出去。
如果把生殺大權也推卸給別人,甚至推卸給社會及整個世界,認為如果沒有人來拯救自己,就只能是死路一條,那么,這個人以后的路,可就真是難走了。運氣好些還好,但也一定快活不了多久;若是運氣不好,就真是到處碰壁,度日如年。
所以,經常聽到有人感慨,人生如戲啊!認真你就輸了。
說這話的人,與自己的心離得真是遠。
若是真明白人生如戲,便會明白所有的痛苦和折磨,都只不過是一場虛幻;若是真明白人生如戲,便會明白喜怒哀樂全憑自己如何演繹;若是真明白人生如戲,便能輕松上陣,興致滿滿地去努力演好自己的戲份,不會為了劇中人物的經歷影響到自己的價值觀;若是真明白人生如戲,便知你不是你我不是我問題不是問題苦難不是苦難,都只是故事情節(jié),如何為人做好示范和表率,如何把爛俗的劇情演繹出不一樣的韻味,比如何抱怨編劇的智商來得更要緊。
況且,若是人生真的如戲,那么自己就是自己人生中的導演、編劇,以及主演。抱怨自己的待遇不公,不如抱怨自己編的劇情太差,并善加修改,認真演繹,不要讓自己的劇情變成一坨垃圾。
人生如戲,戲品即是人品。不用給導演送禮,不用向編劇行賄,就能輕易坐上男女一號的位置,而且是終生制。把自己的人生拍成一部垃圾劇還是好劇,全屏自己的素養(yǎng)和意愿,隨時調整狀態(tài),隨時轉換角色,隨時修改劇本,至于改成什么樣子,自己仍然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用管無論他人如何建議。
人生如戲,這戲不是默默排練反復修改,而是瞬息萬變現(xiàn)場直播。但我們仍有修改劇本的權利,當我們意識到自己需要修改戲份的時候,我們可以從過去的劇情中汲取經驗教訓,越改越好越演越好。就算意識不到自己需要修改戲份,我們還是可以義無反顧地演下去,只不過劇情質量和觀眾評價得自己承擔罷了。
人生如戲,我不敢說自己完全參破。但我卻知道,真理本不是消極的。任何代代相傳的道理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也不是消極的,有可能是超越積極和消極的世俗偏見,但絕不是消極的。說人生無意義的人,實際上是沒有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說大道理消極的人,實際上是自己太消極。
人生如戲,誰能看破?
找到自己,讀懂自己,改善自己,才是一生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