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了小時候誰跟我說的,最想要回到的時候就是小時候了,無憂無慮,那時候的我卻嗤之以鼻,感覺這有什么好的,每天都要上學(xué),做作業(yè),時不時的還要被考試和老師的提問來為難,最想要的就是趕緊長大,趕緊工作,然后離開家,離開父母。
大抵不止我一個人是這樣想的,那時候在課下和小伙伴們算自己的年齡,今年幾歲了,等到大學(xué)畢業(yè),算一算那時候幾歲了,可是小學(xué)還沒上完,還有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再等到大學(xué),沒上的時間比現(xiàn)在的年齡還要大,難熬啊。
得不到的東西總是想要的,擁有的是不會在乎的。這句話在這里應(yīng)該是在合適不過了的吧,小的時候總想要長大,可是長大了卻又想要回到小時候。小孩子都會長大,長大了的卻不會回到從前。
在我的印象里,我應(yīng)該是一個安靜的姑娘,不善言辭,至少在十六歲之前是這樣的,后來遇到了各種形色的人,我開始抱怨,原來所有的人和事都不是我想象中的簡單,他們教會了我世界是不公平的,1?。?。
讓我將所有一切都想明白,是我的朋友偶然的話,我不止一個朋友都跟我說過很羨慕我,開始我以為在開玩笑,可當(dāng)兩個沒有任何交集的人跟我說著同樣的話,我才開始認(rèn)真思考她們的話,原來我所擁有的被我忽視的東西也被人羨慕著。
和爸爸一起去超市的時候,爸爸喜歡給我買粉色之類的衣服,可我喜歡冷色調(diào),他說小姑娘就應(yīng)該穿這樣的,他是否羨慕著我的青春;和媽媽一起去買衣服的時候,媽媽也喜歡給我拿粉色的衣服,她是在懷念她的青春嗎?
在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的時候,不是看到爸爸疲憊的樣子,不是看到媽媽的青絲中多了許多白發(fā),而是當(dāng)爸爸不在家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些事情,不是像小時候一樣媽媽要我去做些什么,而是問我可不可以這樣做,應(yīng)該怎么做,在媽媽問我的那個瞬間,我突然意識到我已經(jīng)這么大了。
小的時候總想要長大,長大了卻又想要回到小時候。人真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小孩子會都長大,長大了卻不會回到小時候。今天天氣很好,陽光很暖,適合看書,適合散步,適合在鋪滿磚的院子里,看著磚縫中螞蟻洞里冒出來的螞蟻在為了生活堅持著什么。風(fēng)吹過,樹上的槐花開了,天空中不知道名字的鳥兒在相互呼應(yīng),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吃到奶奶蒸的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