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jīng) 》語錄
發(fā)表時間:2018-11-07用戶:橘子閱讀:2820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若忘初心,幻湮迷滅。?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拒本心,是謂自在。
一切眾生,皆俱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
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隨生死流,入大愛河。
愛河干枯,令汝解脫。
應知一切心識如幻,應知世間諸行如夢。
應當知道一切心識都如幻化,應當知道世間種種都如夢境。
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而度眾生.無有休息。
見升高路,當愿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
如地不傾動,如水普饒益。
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無所著。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無量無邊。知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應觀一切法界如幻,諸佛如影,菩薩行如夢,佛說法如響,一切世間如化,業(yè)報所持故。差別身如幻,行力所起故。一切眾生如心,種種雜染故。一切法如實際,不可變異故。
剎塵心念可數(shù)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盡說佛功德。
普賢菩薩十大愿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yǎng);四者懺悔業(yè)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錀;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毗盧性海。
比如夢中見種種諸異象。世間亦如是,與夢無差別。
先以欲勾牽,后令入佛智。
若看師子,唯師子,無金,即師子顯,金隱;若看金,唯金,無師子,即金顯,師子隱;若兩處看,俱隱俱顯。金與師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回轉。
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
世間之樂無非是苦。眾魔境界,愚人所貪,諸佛所呵,一切苦患因之而起。
不求色聲香與味,亦不希求諸妙觸,但為救度諸群生,常求無上最勝智。
不求威勢,不求種族,不求富饒,不求色相,不求王位,如是一切皆無所著,但堅持凈戒,作如是念:‘我持凈戒,必當舍離一切纏縛、貪求、熱惱、諸難、逼迫、毀謗、亂濁,得佛所贊平等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