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繾綣惹人生
發(fā)表時間:2018-11-07用戶:顧墨衍閱讀:2282
窗外,夜雨潺潺,燈光闌珊。披衣起坐薄寒中,心事裊裊如煙,一如沙沙的雨聲,忽遠(yuǎn)忽近,忽近忽遠(yuǎn)。又仿佛是夜色與霓虹的纏綿……此刻,凝眸于書案前,與其聽雨淺唱,不如持一卷清淺,在雨的深處,在雨夜的1更深處,不妨撐一支竹篙去聆聽靈魂的獨白,之后,便與生命來一場久違的邂逅。
雨,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對窗外那些具體的東西,如街燈,霓虹之類。循著這樣的思緒,于是,在泛黃的唐詩扉頁,我猛地發(fā)現(xiàn),雨是來自大唐的信使,在穿越時空隧道,郵寄千年后,于今夜把詩意滿滿的信箋送達(dá)我的心間。
拆開薄如蟬翼的信封,我的目光有了一場寧馨的遇見:王摩詰的空山新雨,李商隱的巴山夜雨,白居易的梨花一枝春帶雨,韋應(yīng)物的春潮帶雨,杜甫的剪春韭夜雨,杜牧的樓臺煙雨,王昌齡的連江寒雨……雨在時空的流轉(zhuǎn)中竟有了薄薄的生命氣息,涵蓋了生命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似乎,生命的質(zhì)地秉性、道德情操,都在大唐的雨中婉約成了心事翩躚?;蛘吒鼮榭陀^地講,是雨的深邃與博大容得下了唐朝詩人如椽巨筆,也是雨讓我看見到了不同的生命形態(tài)。其實,生命中的喜雨也好,淚雨也罷;情雨也好,苦雨也罷;急雨也好,細(xì)雨也罷,都將幻化成生命的符號,鐫刻于生命的底層。最終,這一切都昭示著雨是生命的載體,生命不也是另一場迎來的雨?
沉浸在雨的世界,我的心漸漸變得溫軟,文字的酵母繼續(xù)在靈魂的擱板上發(fā)酵。似乎,在宋人的眼里雨直接成了情緒的延展物,雨令情緒的表達(dá)具有了高度。面對大好河山淪陷,岳飛壯志難酬,一闕“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不知扣響了多少英雄志士的心門;身陷烏臺詩案,致使官場失意的蘇軾,縱有高處不勝寒的落寞,依舊徐行吟嘯,那“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不正是雨的另一種超脫嗎?是的,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fēng)順,即便你無心與困難為敵,豈料,困難又一次讓你置身于“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的窘境……唉!雨的世界我們未必能懂,但我們的世界雨卻賦予嶄新的解釋。不過,轉(zhuǎn)念一想,任何能在夜雨的堅守中不怕嚴(yán)寒,不懼暮色的舉動不都是對靈魂的再一次喚醒嗎?
詩卷過半,夜雨轉(zhuǎn)盛。在經(jīng)歷過精神之雨的洗禮后,我好像看到了雨的另一面。那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的灑脫;那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思念;那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安然以及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的豪邁……或許,它們正釋放著雨不可多得的溫度。
窗外,雨依舊潺潺。掩卷細(xì)品,雨味甚濃,人生終會雨中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