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愛
發(fā)表時間:2018-10-19用戶:刺桐小岱閱讀:1976
深夜,母親不時地抬頭看著墻面上的時鐘,已過十二點,兒子還沒回家。這時,家門一聲咔啦打開,黑乎乎一團影子縮成一團溜進來,伴著一股濃濃的酒味,母親知道是兒子回家了。
“媽,怎么這么晚還沒睡啊?”
“在等你呀,平時也不見得這么晚回來!”
“晚上同學(xué)聚會,多聊了會兒,所以就晚了。”
看著兒子一臉醉醺醺的樣子,邊捋著墻邊靠過來,母親對兒子說,“快去洗澡,我給你煮碗熱湯喝。”兒子酒后最愛喝的紫菜蛋湯。
一會兒,兒子站在了廚房門口,從衣服的口袋里掏出一個塑料袋,正冒著熱氣,遞給了母親,母親瞅一眼便知道那是自己愛吃的板栗,打開袋子,板栗還是熱的,兒子知道母親一輩子不吃零食,最多就在冬天的時候吃下板栗。
“你今天同學(xué)聚會不是在郊區(qū)嗎?賣板栗的店鋪是在市區(qū)呀!”
“我滴滴打車,讓司機繞道過去的。”
“那不是很麻煩,你可以改天順路再買的。”
“不麻煩呀,只要母親愛吃,我就買,不管繞多遠。”
已是冬天,夜?jié)饬?,外面陰著天,寒意襲人,但是家里卻是暖融融的,母親就這樣跟兒子并排坐在一起,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母親一邊撥著板栗,一邊看著兒子狼吞虎咽地吃自己的。
母親的臉上一直有一抹笑掛著。
這是鄰居阿姨講給我聽的故事。
都見大文豪謳歌父愛母愛的偉大,贊頌父愛母愛的真摯和無私;哪知子愛也是一樣地深情與細膩。
有一次,坐火車,遇到鄰座的一對母女。女孩約莫十一二歲,一路上,媽媽一直在睡,可能是累了。到吃中午飯的時候,仍然在睡,女兒就先沖了一碗泡面,自己吃完,再沖了一碗,要等著媽媽醒來吃,等了大概有20分鐘,媽媽還沒醒,女兒怕泡面涼了,就把媽媽的外套拿過來,把那碗泡面用外套包起來,又怕湯汁溢出,弄臟了媽媽的衣服,女孩就一直用手捧著那碗泡面,直到媽媽醒來。車窗外的陽光明媚,看著女孩的媽媽手里夾著的面,被陽光照得閃閃發(fā)光,就像提著陽光本身。孩子的媽媽說,因為要帶女兒回外婆家,要把手上的工作做完,所以前一晚加班到很晚,今天才會這么困。望著一臉稚嫩的女孩子,才十幾歲,正用她的童心和純粹的愛努力地去回報那個當媽的。
泰戈爾有一首很溫暖的小詩《孩童之道》:“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心飛上天,他所以不離開我們,并不是沒有緣故的;他愛把他的頭倚在媽媽的胸間,他即使是一刻不見她,也是不行的。”是的。正因為有了這份子愛,才讓我們這些大人充滿了對生活的無畏和信心,這些生命中最溫潤最充沛的子愛,無論大人們的生活變得多枯燥和難以忍受,也都將支撐著我們這些大人走過漫長的人生。
子愛,愛如己子;子愛,知人疾苦。誰會說子愛會遜色于其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