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后
發(fā)表時間:2018-09-11用戶:溫婉晴天閱讀:1687
如今的我衣食無憂,不需要為了前程東奔西走,而且每天非常的清閑自在,想看看書就看看書,想聽聽音樂就可以聽聽音樂,比起在外工作的勞動人民來說,有充足的午睡時間,按理說心里不應該存在什么其他的想法,只要珍惜當下就好,畢竟知足者常樂。
只是,人往往都會更加在意那些未曾擁有的東西,如果我一直都甘于平淡,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我了。不過,在最近幾天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名著之后,卻讓我心里的想法更加強烈。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記錄了作者偉大的一生,看過這本名著的人都知道,作者海倫·凱勒是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女子,其中無論是動作描寫還是景物描寫又或者是心理描寫都非常的細膩,讓人很難相信,一個這樣的女子居然也可以寫出來這樣一本書,并且讓它成為了名著。
說實話,看了這部名著之后我很佩服作者,作者雖然身殘但卻志堅,她用自己的故事來告訴我們一個淺顯卻易懂的道理,只要有意志堅定積極樂觀,即使是殘疾人也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當然這只是我所認為的。
世界上意志堅定的殘疾人憑借努力最終夢想成真的例子有不少,霍金的事跡也應該算是一個典例。我沒有看完這部名著,所以也無法詳細介紹其中的內(nèi)容。同樣在看這部名著的時候,我也在想這兩個問題。
假如只有三天的光明,平常人會怎么辦?
假如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必須處在黑暗當中,平常人又會做什么?
是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tài)頹廢的度過這三天,還是把想看的看一遍,或者是努力把自己的小心愿完成?
如果是我,也許我真的要把自己的心情、想法全部寫下來,畢竟從我愛上寫作開始,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最大的樂趣,盡管寫的不怎么好,盡管詞不達意,盡管受到否定,但我還是不想輕易放棄,還是想要一遍一遍的去嘗試。
歲月如此靜好,時刻有夢相隨,我相信即使是一個人,內(nèi)心也會非常充實。
?。ㄍ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