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行程之三暹粒古真臘
發(fā)表時間:2018-09-07用戶:文字君閱讀:1363
文 / 風林海
吳哥窟行程之三暹粒古真臘
探索吳哥窟AngkorWat旅行團,五月十四日下午,沿著六號路進入暹粒省范圍,導(dǎo)游講解暹粒(SiemReap)的名稱,原來暹是指暹羅,即今日的泰國,這條路直通泰國的,故稱暹粒。
導(dǎo)游依照歷史講述,十五世紀時,暹羅曾憑藉其強勁武力,攻破真臘國,真臘迫得遷都到南部的金邊(PhnomPenh),吳哥建筑遭致遺棄,無人居住,變成荒廢地,樹木叢生,經(jīng)過一世紀,被后世高棉民族重新發(fā)現(xiàn),看到宏偉的石雕廟宇,非常尊敬,虔誠的佛教徒相約朝圣膜拜,遷入居住,暹粒逐漸恢復(fù)繁盛,今日更成為名聞世界的吳哥窟古蹟觀光區(qū)。
從述說中,我瞭解到古時的真臘國土,即今日的暹粒省境,很可能是漢語兩種不同的音譯,前后差別,實際是同一地方,同一原文,有如洛杉磯即羅省、斐匿即費尼克斯一樣。至于柬埔寨國家,即是高棉王國,古代就是真臘國,所以現(xiàn)在有人介紹暹粒為柬埔寨的故都,就是這個原因。只是暹粒這個中文名稱,平時很少華人提到,我童年在金邊工作,寄貨包裝寫上暹粒,那時的客車、貨車多由華人經(jīng)營,除了高棉文字,也寫上中文金邊--暹粒字樣,我見慣見熟,感覺平常。但是,在其他各處,有些奇怪,華人對暹粒地名很陌生,甚至不知在何方,反而吳哥窟,大多數(shù)人都懂得在柬埔寨。
旅行車當天下午三時多,終于抵達暹粒境地,進入古代真臘國土,導(dǎo)游宣佈參觀第一個景點,奧多棉吉的一座古老石橋。車停了,大家下車欣賞,我站立中間眺望,覺得實在沒趣,在那空曠的郊野,只見一座不足百公尺長的短短石橋,寬約十五公尺,平坦的躺在公路上,若從路的遠端直看,不留意石塊圍欄,看不出那是橋梁;走近才清楚是跨越在河流上,下面石頭堆砌的多拱式橋墩,全部連環(huán)排列著,橫觀則較為顯出橋的氣勢。橋頭兩旁,首尾兩端,建有迦娜七頭蛇神像,以保護橋梁。此石橋建于十二世紀,至今仍非常堅固,列為值得保護的歷史古蹟。
我們在此略略觀看,稍息一會兒,大家選擇古橋前頭位置取景攝影,證實曾經(jīng)到此平坦古橋一游,其他范圍毫無美景。這時柬國天氣炎熱,多數(shù)游客購買解渴冷凍飲料,藉以涼快身心;這裡有很多攤販,售賣棕櫚果肉、果汁,甜美可口,特別吸引游客光顧。
繼續(xù)前進,旅行車在暹粒省境奔馳,傍晚抵達市中心區(qū),看到熱鬧城市景象,店舖裝置和越南市區(qū)的相似,有些商店招牌加上中文,那一定是華人經(jīng)營的了。街道汽車多,摩托車少,政府認為交通工具是人民日常生活所需,入口車輛不賦稅,人民有福了,很容易購買汽車使用。越南不同,過去一直視汽車為奢侈品,賦重稅,人民只好購買兩輪機動車了。
旅行車進入市區(qū)川走,旅客都好奇張望,看看古老城市的新面貌。不過,經(jīng)過整天坐在車廂內(nèi),長途顛簸,不免有點疲倦與饑餓,幸好車子已停留在預(yù)訂的酒家前,大家進內(nèi)用膳,飽餐一頓,不知是否饑不擇食,這頓晚餐吃得格外美味,人人滿意。
飯后,旅行車載我們回去旅館,下榻在一家四星級的旅館,分配好房間,各人沐浴休息,結(jié)束一天的行程。晚上是自由活動,各適其適。導(dǎo)游好意提示大家,暹粒有個夜市,擺賣許多民族藝術(shù)品,不可錯過自由參觀的機會,只是大家語言不通路不熟,容易發(fā)生麻煩,影響旅游興趣。最好大家出些小費,由旅行車額外接送,雙方有利。
全團同意了,這晚,我和太座,親家夫婦,兒媳婦姊弟,堂姪女,七人一組,就在暹粒夜市游逛,只見這裡木製品特多,雕刻各式各樣的動物,以大象和烏龜佔多,栩栩如生;其中一對三乘四公寸大象木墩,太座很喜歡,準備買回越南,詢問導(dǎo)游和司機如何攜帶,誰知卻被勸阻。以他們往來越柬跨國經(jīng)驗,細小的藝術(shù)品沒有問題,太大件的,邊界海關(guān)人員喜歡刁難,麻煩多多,既然這樣,就連細小的也不想買了。
這晚,我們就在古真臘國土的暹粒夜市,觀光各頖精品攤檔,然后隨車回旅館就寢,結(jié)束第一天旅游。
二○一五年六月五日星期五發(fā)表于鳳凰城亞省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