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總豬蹄
發(fā)表時間:2018-08-14用戶:文字君閱讀:1703
王總豬蹄
秦德龍
王總豬蹄,就是王總喜歡吃的豬蹄。也許是大飯店吃多了,吃膩了,王總偏偏喜歡到小食攤上啃豬蹄。一啃就是兩只,再弄上二兩小酒,搞得嘴上美滋滋的。
賣豬蹄的小范,是個人精。王總是位公眾人物,公眾人物就是個特殊的資源。小范干脆就嚷嚷起來了:“豬蹄,豬蹄,王總最愛吃的豬蹄!”
人們就都知道了王總豬蹄。
“吃王總豬蹄!”“王總豬蹄味道好極了!”人們口口相傳,也都喜歡上了王總豬蹄。每天,王總豬蹄都很暢銷,不到黃昏,一車豬蹄就賣完了。
王總已經(jīng)聽說了賣豬蹄的小范拿他當招牌的事情了。王總手下的辦公室主任小丁問王總,要不要掀翻小范的豬蹄車?王總淡然一笑,說:“都不容易,人家也要吃飯嘛!只要我的名字能讓窮人填飽肚子,我不也是個社會慈善家嗎?”
王總還是常常上街啃豬蹄,要兩只豬蹄,弄二兩小酒,搞得嘴上美滋滋的。臨走,拿出10元錢給賣豬蹄的小范。
小范哪兒肯收王總的銀子?小范誠懇地說:“王總,因為您愛吃我的豬蹄,我的生意才做得起來,您就是我的財神?。 ?br /> 王總微微一笑,說:“你說哪兒去了,你在群眾中為我揚名,提高了我在社會上的名譽度,我還要感謝你呢!”
王總和小范就這么交上了朋友,小范總是給王總留出烀得最香最爛的豬蹄,等著王總來啃。有時候,王總忙,一時過不來,小范就打的專門給王總把豬蹄送過去,王總也不白吃小范的豬蹄,順便扔給小范兩包香煙。
當然,有的時候,王總也會和小范侃上幾句“豬蹄文化”。王總從豬的祖師爺豬八戒說開去,一直說到豬的每一只蹄子,把豬說得渾身都是寶。王總還會拿出這樣的問題來考小范:“豬蹄子天天踩爛泥,為什么吃起來特別香?”小范答不上來,就請王總賜教。王總說:“豬是最幸福的動物,整天傻吃悶睡,不會思考,所以它的肉香!”
小范的臉一紅,心想:王總不是罵我吧?又一想,王總是喜歡我,才罵我的。王總罵我是愛我,不愛我就不會罵我!
小范知道,王總這樣的公眾人物,一定有許多煩心事。有了煩心事,總是要罵人的。罵人瀉火,要是能讓王總大罵一頓就好了,只要他高興。
說實在的,小范是有野心的,他要把豬蹄事業(yè)做大做強,做成一個豬蹄集團,也就是說,他烀的豬蹄要打人各大飯店、超市。菜名都想好了,就叫“八戒招手”,小范需要王總的支持,只要王總支持一下,“八戒招手”就能到達理想的彼岸。這也是小范前一階段喊出“王總豬蹄”的初衷,總而言之,小范要打王總這張招牌!
一不做,二不休,小范連夜開始了籌劃。七天以后,他就把全市乃至郊區(qū)各縣賣豬蹄的全都聯(lián)合起來了,成立了八戒連鎖集團。他自任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要求各攤、點、戶,統(tǒng)一打出“王總豬蹄”的招牌,搶先登陸。
當晚,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王總豬蹄”的金色幌子。
這一招真是厲害。王總領(lǐng)著一幫人過來了,指著小范的鼻子,大發(fā)雷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王總把小范罵了個狗血噴頭,大家都聽見了。
王總與小范打了一場官司,告小范侵犯名譽權(quán)。
王總勝了官司,卻沒要求小范做任何經(jīng)濟賠償。王總說:“我一個堂堂的總經(jīng)理,為國家上繳利稅上千萬,怎么能和老百姓較真呢?”
王總因為愛民、親民而名聲大振,一年后,就被提拔當了副市長。
打完官司,“王總豬蹄”正式更名為“八戒招手”,生意更火了,很快就打進了各大飯店和超市。
小范時常親手烀制豬蹄,給王總送過去。用的是“特快專遞”,專人專車。
外地飲食業(yè)紛紛效仿,拓展創(chuàng)意,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一些名堂,“某總菜單”“某總美食”“某總專席”,不一而足。
考題:
一、這篇小小說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你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中“小范”的性格特點嗎?
三、請概括小說中“王總”的形象。
四、小說通過敘述故事表現(xiàn)了怎樣的主題思想?
五、文章最末段看似旁逸斜出_____之筆,你認為是不是可以去掉?
參考答案:
一、本小小說講述了“王總”與小攤販“小范”之間相互利用并最終達成“雙贏”的故事。
二、“小范”是一個精明、見風使舵、具有商業(yè)頭腦的人,但過于不擇手段。
三、“王總”是一個善借輿論造勢的人,他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屈身下蹲。
四、小說借企業(yè)官員與小攤販之間相互利用并最終實現(xiàn)“雙贏”的故事,反映了當今社會官商勾結(jié)、相互幫襯的社會問題。
五、不能去掉。小說末段構(gòu)思精巧,在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它由點及面,深刻揭示了小說的主題思想,因此絕非旁逸斜出之筆。
十成牛排
顧客說:“你們這里的牛排真是別具一格,稱得上是十成牛排!”
服務(wù)員說:“謝謝您的夸獎,敢問具體是哪十成?”
顧客說:“這塊牛排,三成生,二成熟,還有一成半生熟!”
服務(wù)員問:“您評價了六成,那還有四成呢?”
顧客答:“我還想問你呢,為什么我的牛排這么小,剩下的四成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