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散記
發(fā)表時間:2018-08-14用戶:文字君閱讀:1433
上一次旅行是去武漢,桂林,湖南,之后去過一次鼓浪嶼。好幾年沒出去了,每天除了見客戶,就是上網打麻將,無聊透頂。憋屈久了的心會麻木的,于是一個人出去轉轉,一個人旅行談不上精彩,但也總算是天馬行空,任我遨游。
第一站到了西安,受到一位來自網絡的姐妹的熱情接待,晚上我住她家,她單身帶一個兒子,兒子跟我分外投緣,大約我本身極具親和力吧,好像孩子都特別喜歡我。特別是我離開的時候,這位來自網絡的姐妹幫我收拾行囊的時候,霎那間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第二天跟旅游團去了紅色根據地延安,本以為延安到處是黃土高坡,滿目荒涼,而今的延安基本看不到黃土了,綠樹成蔭,偶爾在半山腰看到一片裸露的巖石,訴說著這片土地以往的貧瘠。蒼涼,別的也沒什么分別。旅游團第一站到的是黃帝陵,整個黃帝陵古木參天,郁郁蔥蔥。沿著石梯子拾級而上,山上有賣黃瓜和西紅柿的當地人,他們熱情的把水果用水沖洗干凈遞給游客,由于山比較高,游客們都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所有的游客都很友好,目光交接處大家相視而笑。石階兩旁的古樹上長滿青苔,從裸露處能看到歲月的年輪。小鳥在枝椏上跳躍著,鳴叫聲此起彼伏,陽光從散開的樹葉間傾瀉下來,在游人的臉上投射下波光粼粼的光暈。游客把手搭在額前,眺望著山頂。一切是那么的愜意,自然,和諧。第二個景點是延安,導演帶我們參觀了毛主席當年住過的窯洞,窯洞的光線很暗,非常的簡陋,窯洞的墻壁上掛著一些國家領導人的相片,印象最深的就是周總理夫婦帶著李鵬的照片。之后就是看延安保衛(wèi)戰(zhàn),演員人數大約有幾百人,場面壯觀,宏大,有坦克,機槍,仿真飛機,硝煙,地下全是仿真的鮮血。當天還下著瓢潑大雨,所有的演員在泥濘里打滾,表演的非常盡力。整個延安保衛(wèi)戰(zhàn)的表演看后很感慨,陜北人真實在。
第三個景點是黃河壺口瀑布,由于當天下著大雨,壺口瀑布流勢也不小。壺口瀑布處黃河這邊是陜北,那邊是山西。隔著扶欄俯瞰,黃河怎么也看不出咆哮的意思,想起冼星海作曲的那首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忍不住笑了一下。其實我是多次看到黃河了,每次都唏噓,我們的母親河不應該是這樣子,這條母親河好像乳汁快被吸干了,越來越窄了,也越來越沒氣勢了。第二天到了上海,受上海一個20多年沒見的老同學多次邀請。旅行我對大城市本沒什么興趣,無奈同學情深,就跟我今年一個老家同學從成都趕到深圳和我共進一晚餐,第二天早上6點就飛回成都一個性質。同學在機場等我,一接到我看到我茶杯沒水趕快給我灌水,讓我感覺好親切。
每一次的旅行應該是心的修行。很多人在旅游,跟旅游團的意義就是本來是單只鴨子,你交錢去尋找一群鴨子,然后找一個趕鴨人舉著小旗吆喝著你,限制著你。無奈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沒有向導,沒有車,我們不得不成為一群鴨子中的一只鴨子,很多人以為旅行就是稀里嘩啦地拍照。在旅行中,我們首先應該讓我們的心歡快起來,飛翔起來,丟下濁世的一切煩惱事,傷心事。飛翔起來的心才能感受到快樂,才能變得敏銳而多情。我們再用這顆溶化了的心去感受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極致風景,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去感受這片新鮮的土地上人的地域性,再去分析地域性跟當地人身上的劣根性和好的品性有什么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