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臧克家寫過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家鄉(xiāng)菜味》,他在文中寫到:“大明湖里,荷花中間,有不少蒲菜,挺著嫩綠的身子,逛過大明湖的游客,往往到岸上的一家飯館里去吃飯。館子不大,但有一樣菜頗有名,這就是蒲菜炒肉……寫到家鄉(xiāng)的菜,心里另有一種情味,我的心又回到了故鄉(xiāng),回到了自己的青少年時代”。家鄉(xiāng)的蒲菜竟然如此的有名有滋味,讓詩人念念不忘。看起來老濟(jì)南的名吃不少,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罷了。
清人王磐的《野菜譜》中,見到這樣一首兒歌:““蒲兒根,生水曲,年年砍蒲千萬束,水鄉(xiāng)人家衣食足。”才知道此物水中生長。作為一個濟(jì)南的“吃貨”,濟(jì)南菜我也吃了不少,而這道家鄉(xiāng)菜,確實(shí)是“大姑娘上轎第一回”遇到了。那天,大清早我就起來了,想早早的出門給父母去買早點(diǎn)??赡赣H說什么也不讓出門花錢,說家里有飯吃。母親拿出自己蒸的蔥花油卷,又白又渲,做了一個西紅柿炒雞蛋的菜。去柜子里拿出燕麥倒入鍋內(nèi),再倒入牛奶,一開鍋就做成了燕麥奶,母親做的飯菜真是可口香甜。吃完早飯我陪父母說會話,然后告別父母回自己家。走出母親家門還不到200米的光景,巧的是遇到了百年不不遇的稀罕物。
在大觀園菜附近,遠(yuǎn)遠(yuǎn)地就瞧見十字路口的南側(cè),坐著一位大姐。面前擺放著兩大堆東西,遠(yuǎn)看外表酷似大蔥,可瞧著怎么只有蔥白呢?沒有蔥葉?沒有幾個小販會傻到把蔥葉全部去掉賣給城里人。沒準(zhǔn)是個稀罕物,心里想:這要當(dāng)蔥賣出去,是賠錢的買賣啊,兩大捆是啥東西呢?心里使著勁的納悶,也猜不出來,叫不上這東西的名字。好奇心驅(qū)使我走到她跟前,挨著她旁邊就蹲了下來,指著這堆白花花的東西問:“大姐,這是什么?。磕艹詥??”大姐胸前斜掛著一個“錢袋子”,那張被太陽曬黑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我知道那是笑話咱城里人傻,沒見過世面。只聽她快言快語地說道:“這是老濟(jì)南有名的蒲菜,打湯、涼拌、包餃子,蒸大包子,可好吃了,營養(yǎng)豐富。奶湯蒲菜是咱濟(jì)南名吃,大名湖里的蒲菜長在水里,白嫩嫩、脆生生的,可好吃啦?!币粏杻r錢,五元一斤,我還價四元一斤吧,于是成交了,我買了足足10斤。她笑著接過五十元說:“別找了,再買上十元吧,輕易碰不上,你聽我的吃不了虧,剛才有個人買了十七斤。”我說:“大姐啊,我這已經(jīng)多買了,我給媽媽家一半,自己家一半,還不行?。亢呛?,那好,你就給我算三十元十斤吧。找我二十!”我一開玩笑,她知道是自己貪心了,一邊嘴里說:“真是好人,還想著老人,是個心善的人。”一邊笑呵呵地趕緊找錢。
百年不遇,千載難遇的蒲菜,是生長在大明湖里的天然水生植物。大明湖畔除了夏雨荷最有名,另外就屬浦菜湯了。濟(jì)南大明湖畔的蒲菜是濟(jì)南的名產(chǎn),再就是遙墻那邊盛產(chǎn)蒲菜。我一聽這么好的食品,接過找的零錢,抱著一大捆蒲菜,先給年邁的父母送回家。敲開門,母親有些驚訝:“不是走了嗎?又回來了,這抱得什么???”八十歲的老母親,過去只是聽說過蒲菜,卻沒有品嘗過蒲菜。我抱著另一半走出家門,從大觀園步行到車站,然后乘車回家,下車走進(jìn)家門,這一路上可說了不少的話。遇到不少人,從20多歲的年輕人,50歲的中年人路人,到80多歲的鄰居們,時常有人停下腳步,過來搭訕問詢,看著我時而抱著,時而提溜著的樣子,看看蒲菜,都沒見過,忍不住好奇的問:“這是什么?怎么沒見過啊?不會是蔥吧?”我逐一笑著回答,我心里也笑他們,就像那小販大姐笑話我一樣,回答說:“這個啊,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我長這么大,也是頭一回看見它,過去沒見過,更沒有吃過,但是這不是蔥,它叫蒲菜。魯菜中的一道名菜?!币宦纷?,一路坐車,一路講解,做了一回義務(wù)講解員?;氐郊液徒憬阋患胰艘黄饎邮职溩樱淮蠹胰顺粤祟D香噴噴的蒲菜水餃。
說起來,地道的蒲菜做法應(yīng)該是做成湯。濟(jì)南的湯菜之冠,當(dāng)數(shù)“奶湯蒲菜”。蒲菜,早在明清時期便極有名氣,《濟(jì)南快覽》里說:“大明湖之蒲菜,其形似茭白,其味似筍,遍植湖中,為北方數(shù)省植物菜類之珍品?!痹u價實(shí)在是再高不過了。濟(jì)南大明湖出產(chǎn)的蒲菜質(zhì)地鮮嫩、色澤潔白、味道清鮮的蒲菜為主料,配有苔菜花、冬菇,加奶湯烹制而成。奶湯味道醇厚,潔白,蒲菜脆嫩,歷來被人們譽(yù)為濟(jì)南第一湯菜,被視為珍貴的蔬菜。濟(jì)南菜,以湯菜為一大特色。這道菜,主料一是浦菜,二就是奶湯。濟(jì)南廚師選取肥雞、肥鴨和豬骨一起煮湯的工藝,并且適當(dāng)?shù)丶尤腚u肉泥,吸收湯里所有的雜質(zhì),骨髓溶入湯里,于是就成了色澤乳白、鮮香味濃的“奶湯”。奶湯蒲菜的做法:將表皮老葉去除,只留嫩心,將蒲菜切成3厘米長的段,準(zhǔn)備好煮好的奶湯,鍋里加清油,蔥姜煸鍋后放入少許面粉,將面粉均勻推開,加少許煮開的涼水,放入奶湯,煮幾分鐘后看濃度適宜了再加鹽、味精、雞精調(diào)味,最后把蒲菜、香菇等主、配料倒入鍋中,開鍋后就做好了。自己在家做的話,一家三口用3到4兩的蒲菜即可,主要是奶湯一定要做好,以保住菜的營養(yǎng)。
蒲菜是大自然賜予濟(jì)南人的口福。在炎炎夏日才能遇到它,喝一口奶湯,味鮮濃郁,直達(dá)肺腑。吃一口蒲菜陷的餃子,清心爽口,心滿意足。食欲不振時,吃上一道大明湖邊的特產(chǎn),蒲菜的脆嫩和奶湯的鮮美,絕對可以從嘴爽到心里去了。我這吃貨,吃了這回還沒消化掉,心里就想下回了。下次買來一定做成湯喝,嘗嘗咱老祖宗喜歡的高湯傳統(tǒng)做法,那才叫真賽,真美。更有甚者,我心里開始打小算盤了,有時間去一趟大明湖,找個酒店嘗一嘗廚師做出的地道的蒲菜奶湯解解饞。這一次巧遇百年不遇的好食材,我以后每年夏季時分,都會有意識地主動出擊,去尋找那個白凈細(xì)長的身影,目的就是親吻它,品嘗它那鮮美誘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