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計劃生育
發(fā)表時間:2018-04-27用戶:光年閱讀:2675
自然界的計劃生育
說到生態(tài)平衡,自然就會想到生物的繁殖能力。實際上,每一種生物的數(shù)量,除了它在自然界存在的天敵之外,還有一種制約因素,那就是其自身的生育能力。仔細觀察一下生命世界,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事實,即愈低級的生物,其繁殖能力愈強,例如細菌,能以極快的速度分裂。而愈高級的生物,其繁殖能力就會愈弱,例如人類,其繁殖能力比起細菌來,何止相差十萬八千里!還有,一般而言,植物的繁殖能力強而動物的繁殖能力弱,食草動物的繁殖能力強而食肉動物的繁殖能力弱。由此可見,自然界似乎也在進行著某種形式的計劃生育,即給每一種生物規(guī)定一種數(shù)量上的限額,不妨把這叫作“生命開關(guān)”。
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先到非洲草原上去看看。在那遼闊的原野上常??梢钥吹剑瑤最^獅子或者一群鬣狗追著成百上千頭野?;虬唏R。這時,一頭野?;虬唏R被咬住了。它痛苦地哀號,拼命地掙扎,而它的同類們卻視而不見,仿佛什么事情也沒有發(fā)生似的。過不了多久,悲劇又?會重演。你可曾想到,這樣的生死搏斗,已經(jīng)持續(xù)了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年了。按理說,?即使再笨的生物,也應(yīng)該能夠從中吸取點教訓(xùn),總結(jié)點經(jīng)驗,不用說以尖牙利爪去和天敵抗衡,就是大家齊心合力,向獅子或鬣狗沖過去,也會把它們踩成肉泥。但是,野牛和斑馬們卻一?如既往,一直被人家吃下去,唯一抗爭的辦法就是多生育,好像它們生下來就是為了讓獅子和鬣狗們填飽肚子。
如果能有機會到北極,就更加有趣了,這兒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因為地下是幾百米厚的永久性凍土層,像石頭一樣堅硬,樹根扎不下去,所以沒有樹木,只有野草,形成一層薄薄的草皮。由于夏季短,溫度低,所以野草的種類也很有限,而且生長緩慢,因而不可能養(yǎng)得起像非洲那么多的食草動物,只有旅鼠、野兔(數(shù)量有限)、馴鹿(來回遷移)和麝香牛(幾近絕跡)。其中,旅鼠是北極最重要的食草動物。因為它必須為鼬鼠、狐貍、賊鷗和雪鶚等提供足夠的口糧。?于是,小小的旅鼠成了維持北極生態(tài)平衡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但是,大自然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如果旅鼠太多,就會把所有的草都吃光,斷了食草動物的口糧;如果旅鼠太少呢,鼬鼠、狐貍、賊鷗和雪鶚等就得餓肚子。于是乎,大自然使出了一個冷酷的絕招,就是賦予了旅鼠一種極強的生育能力,但當其數(shù)量超過一定限度時,就命令它們集體去自殺。
旅鼠每窩可以生十幾只,20天就可以成熟,接著開始生育。如果讓它們放開繁殖,一年下來,原來的兩只就可以變成后來的幾十萬只。這時候,你再到北極草原上去看看,到處都是旅鼠在忙忙碌碌。但是,本來就是生長期很短、生長量很小的北極草原植物,哪能夠它們吃的呢?所以旅鼠只好集合起來去自殺。它們??尚纬蓭资f只的浩蕩隊伍,逢山過山,遇水涉水,碰到任何東西甚至包括汽車,也敢于發(fā)起攻擊。最后的歸宿則是大海,它們會奮不顧身地跳下去,抱成一團,使那汪洋之中到處漂浮著殉難者的尸體。這種景象在挪威、芬蘭、瑞典、俄羅斯和阿拉斯加都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旅鼠都加入到自殺的隊伍,總有一些留了下來,繼續(xù)繁殖。奇怪的是,旅鼠并不是每年都這樣大量繁殖,而是周期性的,有大年小年之分。小年的時候,旅鼠生得很少,在草原上走很久都不見得能碰上一只。每逢這種年景,狐貍和雪鶚等可就慘了,它們不僅自己忍饑挨餓,而且還危及子孫后代,只能少生甚至不生。例如,在阿拉斯加北極圈附近,最近幾年旅鼠一直很少,致使狐貍的數(shù)量大減,而雪鶚則基本上看不見了。
這種奇怪的“生命開關(guān)”,不僅表現(xiàn)在旅鼠身上,狐貍也是如此。在旅鼠放開生育的大年里,由于食物充足,狐貍也會大量繁殖。但是,當它們增加到一定的數(shù)量或密度,以至威脅到生態(tài)平衡時,就會得一種奇怪的病,叫作“瘋舞病”,得了這種病的狐貍會瘋狂地跳舞,直到累死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