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雅圖看春晚
發(fā)表時間:2018-02-04用戶:文字君閱讀:1437
文 / 江志強
對于我來說,1999年的春節(jié)極為難忘。因為,那年的春節(jié)我在美國的西雅圖度過。之所以到那么遠的地方,是因為高考落榜,無心復讀,跟隨表弟飛出國門,到西雅圖一個名叫甘波港的小鎮(zhèn)打工。
甘波港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小鎮(zhèn)。我在鎮(zhèn)上一家華人餐館工作,主要負責端盤子、擦桌子、做衛(wèi)生。閑暇之余,我總是隔窗望海。蔚藍色的海面,來往穿梭的油輪,不同膚色的人群,都提不起我的興趣。真正讓我感慨的,是大海另一端的家鄉(xiāng)。尤其是隨著新年的腳步日漸臨近,年輕的心被什么東西揪住了,無論如何無法排遣。
老板是溫州人,六十多歲,他雇的十二名店員全是華人。除夕那天,他特意調(diào)整了經(jīng)營時間,在北京時間18時許,果斷打烊,緊閉店門,將我們召集在大廳里。
耳邊消失了我永遠也聽不懂的各國語言,眼前消失了白皮膚、黑皮膚、藍眼睛,我那煩躁的思緒一下安靜了不少。
“都是出門在外,都不容易,特別是咱們這種遠離自己國家的,在全世界還有不少。今晚,咱們要過年,這是咱中國的年!”老板很爽快,很坦誠,他拿出一沓紅包,相繼發(fā)到我們手里,然后說:“小小紅包,不成敬意,相信大家不難明白我的心意,今晚,咱們不喝咖啡,不喝紅酒,就喝老白干,這可是咱中國的酒。還有,咱們不吃料理,不吃牛排,就吃大燴菜,這可是咱老祖宗的菜。我要親自下廚,讓大家嘗嘗我的手藝!”
老板的舉動,使我的心里暖暖烘烘,禁不住一陣眼熱。來到他的店里近半年,他對我一直很好,只要有時間,就陪著我嘮嗑兒,媽媽生日那天,他竟親自打電話過去,這使我萬般感動。
很快,老板熬了一鍋香噴噴的大燴菜,又炒了麻辣豆腐、香菇木耳、紅燒帶魚幾個拿手菜,我們頻頻舉杯,慶祝新年。等到北京時間19時50分,老板將電視頻道調(diào)到了CCTV-1,我們集體看春晚?,F(xiàn)在想來,那年的春晚真是難忘啊,在場所有的人,一個個哭了個稀里嘩啦。究其原因,是那年春晚上的一首歌引起的,歌名是《常回家看看》。那撩撥心弦的旋律,感染了我們這些離家萬里的游子。淚眼朦朧之中,我看到六十多歲的老板也在一個勁兒地抹著眼淚,他用溫州話給家里打電話,哭著向八十多歲的父母報平安。
春晚結束后,老板將我拉到一邊,意味深長地說;“過完了年,你可以回去了,聽我的,回到學校安心復習,爭取考上大學,到時你再來西雅圖,我請你……”
老板的話,說到了我的心里。此后不久,我便坐上了回國的飛機,回到了母校。半年之后,我走進了大學的校門。畢業(yè)后,我先后兩次到過西雅圖,來到那個名為甘波港的小鎮(zhèn),進入那家溫州老板的華人餐館,每逢相會,總會談起1999年的春節(jié),談起西雅圖的春晚。
不久前,老板打來電話,他告訴我,已經(jīng)回到了溫州老家。問及原因,他說,都七十多歲的人了,在國外打拼了大半輩子,是該葉落歸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