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別想往上爬
發(fā)表時間:2018-01-25用戶:文字君閱讀:1552
文 / 楊進峰
我曾經在海邊生活三年,經常看到那里的漁民在海水退潮時捕捉爬上岸的螃蟹。當捕捉到第一只螃蟹放進簍子后,一定要蓋上簍蓋,當放到兩只甚至更多的螃蟹時,簍蓋就不用蓋了。
因為一只螃蟹放進簍子,螃蟹會很容易爬出來逃跑掉,而放進兩只甚至滿滿一簍螃蟹時,不用蓋上簍蓋螃蟹也是爬不出簍子的。道理很簡單,一只螃蟹放進簍子,沒有任何螃蟹阻礙,這只螃蟹會很輕松的爬出來。而螃蟹多了,當有一只要往上爬時,其他螃蟹便會紛紛攀附在它身上,或者用鉗子夾住它,把它拉下來,最后沒有一只能夠爬出去。于是,我得出一個結論:簍子里的螃蟹——誰也別想往上爬。
捕螃蟹的這種理論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我們單位的王福,很喜歡寫作,一次他的一篇千字散文發(fā)表在省文學期刊上。王福很是得意,把自己發(fā)表的文章連忙遞給李軍看。李軍看后,滿臉嘲諷地說,我剛讀時還當是小學生作文,讀到最后看到作者的名字竟然是你,你怎么寫這類不入流的文章呀。
王福正要開口說話,李軍再次打斷他繼續(xù)說,寫這類不起眼的千字文,會被人看不起的,我寧可永遠也不發(fā)表文章,也絕不寫這類無聊的千字文。
同事魏芳聽到后私下對王福說,她姑姑是省文學期刊編輯,在和姑姑閑聊中,姑姑說李軍三天兩頭投稿到她郵箱,全是千字文,因文章寫得太差,根本無法刊用。李軍只所以說王??l(fā)的文章像小學生作文,其實是他的文章得不到刊發(fā),心里憋氣,就見不得王福的文章被刊發(fā)出來。
前不久,同學韓鉉給我講了他的一件事。他們領導和他談話了,準備提升他去分公司當一把手。領導剛談完話第二天,韓鉉的兒子見義勇為,救了一名落水兒童并被市里通報表彰,韓鉉高興,就把市里的表彰文件粘貼到微信朋友圈。
沒過幾天,單位文件下發(fā)了,提升去分公司當一把手的卻不是韓鉉,失落的韓鉉去問領導,說好提升他怎么文件下來又不是他。領導沒好氣地說,經過全方位考慮,現(xiàn)在提升的人比他更優(yōu)秀。
后來韓鉉才得知,就在前不久,領導的兒子因在酒吧將人打成重傷浪蕩入獄。此時,韓鉉卻在微信朋友圈顯擺自己的兒子被評為全市見義勇為的先進。韓鉉兒子的先進和領導兒子的入獄成了顯明對比。領導看到韓鉉發(fā)朋友圈信息后,一氣之下,就把提升韓鉉的事泡湯了。
生活中,一些人著實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一旦看到身邊有人超越了自己,就會起嫉妒心,甚至就像裝在簍子里的螃蟹,自己沒能力爬上去,還要阻止身邊的同伴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