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遐思
發(fā)表時間:2018-01-17用戶:文字君閱讀:1754
文 / 張梅
艾草
每一座大山深處,都隱喻著原始的恩情。從遠(yuǎn)古,到今世,不老的傳說,或純樸,一直在演繹,愛與被愛。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正如,端午蒞臨,善感的露珠,早早睜開眼睛。此時的母親,已經(jīng)步入第一縷清新,在山腳,蹲下來,用粗糙的大手,拔出一生一世的堅守,或眷戀,或傳承。一只小鳥,展開翅膀,用風(fēng),與母親交流思想。
空中,有香。眼中,有苦。心中,有甜。
手上,有純凈的水。腳底,有干凈的泥。在水和泥中間,有風(fēng)景,美麗如初。
當(dāng)太陽剛剛露出腦袋,屋檐下,門框上,一棵棵艾草,已把小小庭院,裝點得古色古香。
據(jù)說,端午清晨的艾草,能祛百病。有誰知道,母親,正用一生的艱辛,祛除兒女的痛?!
粽子
母親的粽子,是用黏米做成的。很黏!像親情,永遠(yuǎn)黏在一起,不離不棄。
端午未到,母親的心,就開始發(fā)甜。所有的心情,都從手中,傳遞到米上。
每每這時,窗外的風(fēng),都會把陽光,攪拌成五彩的微笑。
宛若,吃粽子時,母親總會給我們,加點糖。這是生活必備的佐料。一如我們臉上,甜甜的陽光。
這么多年,每年端午,母親包的每一個粽子,里面都有一顆紅棗。
紅的是心!日子,早出晚歸。太陽,從早晨,紅到傍晚。
這樣的境況里,一個又一個身影,給回家的路,增添著厚度,或溫暖。
龍舟
故鄉(xiāng)缺水。
湖,在千里之外。河,在夢中流淌。
只有龍舟,還在。堅忍,執(zhí)著,不畏風(fēng)雨。
每一個走出家門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船??!
每年,當(dāng)粽香,彌漫整個村莊,父親,定會荷鋤而立,他眼中的莊稼,茁壯在遠(yuǎn)方。而母親,定會獨坐窗前,默默地,想著一條江,泛起的浪花,讓一尾小舟,有了龍的圖騰。
風(fēng),是號子。柳,是漿。
當(dāng)陽光給正午的炊煙,涂上一抹純粹的藍(lán),父親和母親,就會把一朵云,想像成舟。海呀!你這思念的波濤!
天空多大,子女的路,就有多寬。
水,輕柔于時間內(nèi)部。舟,行駛在歲月深處。
屈原
當(dāng)我品讀屈原的時候,父親手中的鋤,像一柄劍,直抵大地的內(nèi)心。
一只鳥,鳴叫著歷史的鋒芒。
而母親,正安靜地坐在火炕上,包著年復(fù)一年的粽子,面容祥和。
蝴蝶落在窗臺上,一雙翅膀,輕輕地,舞動陽光。
父親不知道屈原,他只曉得,這一天,要鋤掉田里的雜草,給每一株禾苗,拓展一片干凈的土地。
母親也不知道屈原,她只是想,等粽子煮熟了,飄游的子女,定會回家,并歡快地,喊一聲——香!
萬事萬物都有內(nèi)質(zhì)的聯(lián)系,就像父母和屈原,中間雖然隔著歷史,但穿過時空隧道的風(fēng),都在抒寫著——家國情懷!
大也好,小也罷,活著,并成為歷史章節(jié)中,一個小小的標(biāo)點,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