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何處
發(fā)表時間:2018-01-13用戶:文字君閱讀:1734
文 / 陳錦芬
桃花是要在暖春醒來的,若是遇著天氣不好,便在二三月羞澀地吐露芳心。而我竟在十一月遇到了桃花。這季節(jié)有桃花么?父親說這是返春。
在山腳下抬頭,只覺綠意攀巖而上,不想走到半山會被桃花伸手攔住,一驚而后喜,細看時仿佛親眼見證她醒來的瞬間,她微微睜開的眼睫毛隱隱含著淡黃花粉,是梨白的心流出粉嫩的血液,或是爭艷的玫紅,二三姐妹點綴于風度翩翩的綠梢,桃樹便年輕了許多。
從前這里少有人來,只有寥寥數(shù)人的山林才是山林??傆腥顺嗄_登山像道士游山;有人臨風而歌自我沉醉;有人臨水垂釣旁若無人。那時癡癲的人總是有的,便覺已在山中。而今喧囂已經(jīng)不可避免拾級而上,無法抗拒人潮的山卻越來越空。
走到一處燒焦的地方,我問父親為什么喬木要被拋棄,順著父親手指方向,我看到一株剛剛?cè)胪恋腻钊醯闹参铩D鞘翘覙?,許多慕名而來的人便是為了她。再看一眼已經(jīng)死去的枯木時,似乎他充滿不解,不知為何而生,如今為何而死,而我知道的。
山色微藍,乘興向前尋去,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眼前,喬木蓁蓁,令人安心卻又憂心。世人歡喜去期待一件美好的事,期待意外的驚艷,就如越來越多桃樹來到這里。我一直記得這些喬木,在我離開家之前天真地向上生長,在和我一同來到的一場厲風中刻下倦容。記得父親說過他的年代里,那一株用作房梁最堅固挺拔,那一株是作為盆栽生活在園林中,我想,從父親的年華到如今我的春秋,喬木在人們眼中總沒什么變化,她的成長軌跡只有鳥和蟬知道。
登上巖石,感受腳下厚實粗糙的溫度和蒼穹的縹緲,覺得整個人獲得一種完整,在這悠悠乾坤中,自我得到一種確認,又仿佛聽見清怨的歌聲,在深谷中回蕩。我記憶最深的一次,是無意中抵達頂峰。那登高的感受至今仍帶來一陣眩暈,我總記得那時搖搖欲墜,似乎一落下就會御風而行。
我無法否認心中的濁氣越來越重。在山下活得越久,越難以被春生草長、冉冉鳥啼打動。人總是要到山中去的,那小泉不知煩憂的跳躍哼唱,那陽光送給雨后的一場彩虹,你會變得癡癡的,似乎也開始哼起歌來,脫掉鞋子,臨風落淚。而我最不忍的,是黃昏背向我,沉默著,從燈光走來的方向隱去。我總看見,黃昏從星火點點醒來時點點褪色、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