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母親七個中秋節(jié)
發(fā)表時間:2017-11-29用戶:文字君閱讀:1641
文 / 劉希
結(jié)婚七年,歷經(jīng)了七個中秋節(jié),我卻沒回家過一次中秋節(jié)。遠嫁的我,又遠在外地打工,逢年過節(jié),都是我們加班忙著趕貨的時候,很難請假回家與父母共享天倫之樂。所以,捫心自問,我算一個未盡到做子女責(zé)任的女兒。
老家的習(xí)俗,每到五月端午節(jié)、八月中秋節(jié),無論出嫁的女兒年紀(jì)多大,只要父母健在,一定要帶著全家回一趟娘家的。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兩手滿滿當(dāng)當(dāng),就像那首《回娘家》的老歌——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懷里還要抱兩盒大月餅,一路幸福而驕傲地奔回娘家。姑爺要給岳父奉上好煙好酒,不知給岳母買什么好,就悄悄給她衣袋里塞上兩百塊錢。沒想到卻被她老人家發(fā)現(xiàn)了,于是,往往一個要給,一個婉拒,老少兩人的推讓中,空氣中流淌著的全是親情的味道。
我一直夢想著在一個中秋節(jié),也和同伴一樣,帶著一家三口,挎著大包小包,在鄰居們的羨慕聲中,走進我闊別已久的家,撲進母親的懷里。母親在灶頭忙活,自家養(yǎng)的雞在鍋里翻騰,滿屋子都是撲鼻而來的農(nóng)家雞特有的香氣。自己一邊給爐灶添些柴火,一邊和母親絮絮叨叨,東家長,西家短的,也聽母親興奮地說著,比劃著,聊自家,也聊別人家,但唯獨不聊離別日子里的那些想念。
我是母親唯一的女兒。自父親去世后,母親怕增加我的負(fù)擔(dān),堅持一個人在農(nóng)村獨居。當(dāng)初我遠嫁時,不少鄰居批評我沒考慮母親的難處,說我沒良心,只顧自己幸福,我?guī)缀醵紕訐u了,可母親卻在一旁為我打氣,她說遇見一個合適的男人不容易,千萬別放棄。也因此,我對母親,不僅懷著深深的內(nèi)疚,更多的是感激。本來想結(jié)了婚以后要好好補償、孝敬她老人家,竭盡所能地讓她晚年過得開心、幸福,哪知自己一直生活不寬裕,想回家一趟都難,因為往返回家一趟就要花掉上千元路費。
母親的中秋節(jié),想必是孤單的。我不回家,門庭一定很冷清??粗鴦e家的熱鬧氣氛,母親肯定是落寞的。七年,漫長的七年,對母親來說,是多么冰冷而殘酷呢?每每期盼落空,失望的母親,是不是也曾在暗夜里獨自垂淚呢,是不是也曾后悔當(dāng)初那么義無所顧地支持我遠嫁呢?我知道,母親一定是寂寞的,盡管她經(jīng)常在電話里寬慰我說,鄰居們都管著我呢,我們也常走動的。
前兩天,我給母親郵寄了兩盒月餅,母親在電話那頭連聲嗔怪:“孩子,你費這個心干嘛,那么遠,多不劃算?!蔽疫煅手f不出話來,眼淚一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心揪得厲害。我那慈祥的母親,您可知道,我欠您的七個中秋節(jié),豈止是幾盒月餅就能代替得了的啊。
母親啊母親,明年,我一定要回家和您一起過中秋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