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催耕
發(fā)表時間:2017-11-19用戶:文字君閱讀:2830
文 / 彭根成
每年暮春時節(jié),就會從屋前的樹叢中傳來“布谷—布谷—布谷”的叫聲,農人們聽到這婉轉悠揚、清脆嘹亮的布谷鳥的叫聲,就知道該開犁播種了。
布谷鳥也叫杜鵑、子規(guī)或杜宇,相傳是古代蜀王失去王位所化,身體黑灰色,尾巴上有白色斑點,腹部有黑色橫紋,是一種專吃毛毛蟲的益鳥。據李時珍說:“杜鵑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裝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達旦,鳴必向北,至夏尤甚,晝夜不止,其聲哀切。田家候之,以興農事?!痹诿耖g,布谷鳥有很多凄美的傳說故事,令人們津津樂道,但更多的詩文都將它與農事聯(lián)系在一起。宋代的蔡襄詩云:“布谷聲中雨滿犁,催耕不獨野人知。荷鋤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犢時?!标懹我灿性娫唬骸皶r令過清明,朝朝布谷鳴,但令春促駕,那為國催耕,紅紫花枝盡,青黃麥穗成。從今可無謂,傾耳舜弦聲?!痹娭写吒牟脊萨B,即杜鵑鳥。南宋翁卷的《鄉(xiāng)村四月》更為人所熟知:“綠滿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布谷鳥不是以形體成為象征的,而是以它的叫聲。布谷鳥鳴叫時很專注,而且節(jié)令性很強,芒種前后,麥收季節(jié),幾乎晝夜都能聽到它那宏亮而多少有點凄涼的叫聲,叫聲特點是四聲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不同地域的農民兄弟會把它譯成“快黃快熟,快黃快熟”,“快快播谷!快快播谷!”和“播谷播谷!播谷播谷!”常言說,人心動,鳥心知。布谷鳥大概也讀懂了農人們的興奮,它在告訴人們,小麥成熟了,可以收麥播種了。古代文人早就留有“布谷聲聲催春種”,“布谷布谷解勸耕”的佳句,這個時節(jié)是農民最忙最辛苦的時候,也是他們最舒心的時候,因為他們聽到布谷鳥的鳴叫,早就做好了一切準備。
布谷鳥啼熟了小麥的陣陣清香,也啼出了人們播種后的希望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