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顯胡同里的童趣
發(fā)表時間:2017-09-03用戶:文字君閱讀:1426
過去大慈閣東百米路南有一個貴顯胡同。我二姨就住在這個胡同的一個大雜院里。在昔日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里,誰家市里能有個親戚,那是很榮耀的事情。
我家在近郊,自留地里種的菜,吃不完。家里人就想拿到城里換個零花錢。那個年代做小買賣名不正言不順,就跟地下工作者一樣。當時城里沒有自由市場,只能像打游擊一樣偷偷賣菜。因為時常有帶著紅箍箍的人卡菜,沒收菜筐。辛辛苦苦從村里一步一步背來的菜就這樣被沒收,既賠了夫人又折兵,自然不甘心,十來歲的我就學會了和這些人斗智斗勇。
我們先把背來的菜放到貴顯胡同的二姨家,然后,幾捆幾捆的抱到大慈閣下去賣,賣完了手頭的,再去二姨家取。那時城里人也喜歡我們帶去的各種各樣的菜,因為畢竟新鮮水靈嘛。就這樣,貴顯胡同成了我家賣菜的綠色根據(jù)地和轉(zhuǎn)運站。至今回想往事記憶猶新,那種邊賣菜邊提心吊膽的感覺,還真夠驚險、刺激的。
更巧的是,我小學的班主任也住在貴顯胡同。胡同里那間低矮的老屋,就成了同學們牽掛、向往的地方。假期里,我們時常呼朋引伴步行幾十里,帶著一身鄉(xiāng)土氣息,懷揣一顆純凈的心,走在曲折伸展的胡同里,只為看一眼我們親愛的老師。記得有一次,班主任王老師還帶著我們到紅旗照相館合影,那可是我們第一次進照相館,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的貴顯胡同已經(jīng)開發(fā)為大慈閣小區(qū)了,但貴顯胡同里那曾經(jīng)的人和事,依然深深定格在我的記憶深處,揮之不去。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更多美文盡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