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年幼之時,我們兩兄弟非常喜歡看小人
書,即是現(xiàn)在的漫畫,因為沒有錢買,爸媽也不允許我們看那種書,因為會影響學習,當時我爸媽都在城里工作,我們兩兄弟留在農(nóng)村,成了,留守兒童,(但那時應(yīng)該還沒有這樣的說法吧)。讓姐姐和爺爺來照顧我們兩個,這一照顧就是好幾年,直到我五年級弟弟四年級的時候他們才把我們接去城里念書。在農(nóng)村的時候所有的事都是我們倆兄弟自己解決,那時候我們兩兄弟因為爸媽不在身邊,我們竟出奇的比誰都懂事,現(xiàn)今想來,有些不可思議。我記得我們兩兄弟還養(yǎng)了雞,每天放學回來最高興最開心的是去雞窩撿雞蛋,最喜歡吃的是雞蛋粥和蒸雞蛋。
最想看小人書而又沒有錢買或者租的時候,我們就跟著七公去收垃圾,(七公是爺爺?shù)男值?,因排行第七,因此我們都喊他七公,說起七公他,他一生都不幸,出生時患了怪病,導致半邊身子萎縮,卻頑強的活著,后來才知道是屬于腦癱一類的疾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才變成那樣,也因為小時家里窮吧付不起昂貴的費用,再心酸也只能抗著,用七公的話說,死又死不去,只能靠給我們放牛做雜事維持生計,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套自己房子,好在現(xiàn)在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每天在家里聽聽收音機打發(fā)時間,無聊時便出門找同時上了歲數(shù)的老人侃大山)。
跑到最遠的地方,到外婆家,徒步走,一步一步的走,大概有十多公里左右,那時也不覺得很苦,只是覺得新鮮,自己也能賺錢了,雖然不是那么光彩,但卻是我們共同努力得來的第一筆錢,雖然少的可憐。
。猶記得那個時侯,外婆還健在,傍晚時分最期待的是一家人坐在橘黃色的燈光下一起吃飯,沒開飯之前,我總是頑皮地敲著盤子大喊大叫地要外婆給我盛飯,而這時外公便用手敲著我的小腦袋訓斥,外婆則輕輕地接過我的碗給我盛滿米飯。我那時諸如此類的丑相連自己都數(shù)不過來,現(xiàn)在想來,那成了此生我最珍貴的記憶。
我是多么的無憂無慮地度過了一小段快樂的童年。
如今回憶,最純真最快樂也就只有那一段永不能從記憶抹去的金色歲月。
原來我們都曾逃不過時間的虐待,在爭相追逐中迷失了自己,而又歸于世界微塵里
那個時侯我們都還年幼,爸媽因為工作的原因把我兩兄弟送到外婆那里暫住一段時間,記憶里我一整個童年都是在外婆家度過的,
小溪,小橋,大山,瓦屋,青綠綠的花,滿山的瘋跑,成了孩童時期我的樂。
也因此這樣我把那里當成了我第二個家,也因此我認識了很多要好的玩伴,他們伴我走過了寒暑春秋,
然而隨著歲月的漸變,我們都長大了,我們?yōu)榱松疃鞅家环?,不要說見面敘舊,就是聯(lián)系方式都沒有了!
后來,呵呵,說起來有點好笑,人是不是都是這樣的,沒有能力的時候?qū)δ呈挛飿O力渴望得到,就像感情,沒有能力去維護經(jīng)營的時候最想得到,當有了能力之后又不同了,反而看的淡了。
當有錢了卻不想買小人書了,后來我們把錢都拿去買了零食,那時候我們還留著照片呢,現(xiàn)在想想那時候真的很懷念,一轉(zhuǎn)眼,他們有的不在了,姐姐也老了。
印象深刻的是,記得門前種了不少樹,一排一排的,印象中中國的農(nóng)村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會種有樹木,門里是一個大地堂,后來我家因為要建樓,把門前的樹全砍掉了,但在未毀掉前,那里是我孩童時期甚至同村里小孩子的樂園。
中國那時候貧富差別巨大,農(nóng)村人過的很苦,基本上大人們一年到頭都在忙碌,只有偶爾閑暇之余女人們都聚在村里的葵扇樹下閑聊消磨時光,男人們則玩著當時最流行的斗地主。
而我們小孩子的歡樂則更多了,五花八門的,正是年少不識愁滋味,我們沒有大人們的憂心仲仲,有的只有樂趣,村頭村尾的亂跑。
到了吃晚飯時間,老媽便站在門口扯開嗓子眼使勁喊,
————阿程————
————程啊——
吃飯了————
這一喊,村頭村尾的人都知道我們家要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