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豆芽
發(fā)表時間:2017-07-29用戶:文字君閱讀:1407
1990年秋天,我來到西安打零工。聽從家兄三哥的安排,臨時借居在他西門內的單位里,倆人一起吃食堂。
有個周末我回興平老家,父母采收了一大堆蔬菜,看著好新鮮,我就說,這些菜要是放到西安就值錢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父親說,好呀,這次你就背些菜過去,閑了倆人也可以自己做做飯。三哥那時的收入很微薄,為了減輕他的負擔,我就欣然應允。走的時候,父親找了條蛇皮袋,里面裝滿了豆角、茄子和韭菜等,還備了面粉和黃豆各一小袋。行李太多我拿不了,父親就用架子車把我送到了汽車站。
我背了那么多的菜回來,三哥又驚又喜。當天上午,挽起袖子就做了一頓光滑柔韌、味道鮮美的油潑扯面。
吃飯間,三哥說要是再有一把豆芽菜,那才真的叫美了。
娘做的豆芽菜我?guī)缀跆焯斐?,可豆芽菜怎么泡,我還真的沒注意過。三哥說,這不難,咱可以少泡一些豆子試驗下。
他找出一個搪瓷盆,清水泡了一小碗黃豆。晚上泡的,早上去看,豆子已經圓鼓鼓地發(fā)漲了。三哥說,豆子醒了。溫度合適的話,一個星期就能吃了。說著,他把豆子里的水更換了一下,還在豆子上蓋了一塊濕布巾。
次日,三哥突然接到單位通知出差了,照看豆芽的任務就交給了我。下班了我就圍著豆芽看,很快就發(fā)現(xiàn)豆子努出小嘴了。隔天早上上班前,我把發(fā)豆芽的盆放到了晾臺上,心想給豆子曬曬太陽加加溫,趕到三哥回家前豆芽肯定泡好了。忙碌到晚上回到家,我揭開盆一看就傻眼了:發(fā)豆芽的盆里兩天沒換的水發(fā)餿了,一股爛豆腐的臭味直撲鼻子。手一捏,不少豆子都黏糊了。我心里難過得像打翻了五味瓶。
三哥回來后不但沒怪我,還說咱們總結出經驗了,那就是要常換水、別暴曬。第二次泡時,果然就進步了。豆芽三四天,就涌起了小半盆。抓一把出來,個個短粗茁壯,脆生生的,嫩得都能掐出水。
泡好的豆芽,除了下面鍋、涼拌,我最享受的還是三哥隆冬做的豆芽五花肉燉粉條。穿上棉鞋抄著手,踩著厚厚的積雪打上二斤五花肉,轉過街角,再到干菜鋪扎一捆紅薯粉條。濃香料燉得豬肉八分熟,投進泡好的粉條入入味。出鍋前,再投入豆芽和蒜苗段就成了。窗外北風起號子,香辣熱乎的菜肴美得人額頭滾汗珠。
三哥的廚藝基本功是在部隊練下的。有了泡好的豆芽,他燴面片、搓麻食、打攪團、蒸涼皮的技藝也大有長進。
轉眼間,時間已過去了幾十年,但和三哥一起泡豆芽的日子卻像豆芽般始終鮮嫩馨香。這里面有兄弟的情誼、成敗的喜樂,也有人生的足跡和感悟。
---- 文章來源于網絡,更多美文盡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