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發(fā)育”詮釋母愛的重量
發(fā)表時間:2017-07-15用戶:啟航社會實踐隊閱讀:1413
“戰(zhàn)斗的槍聲終于打響了!”隨著一聲聲鈴聲的想起,我們站上了教師生涯中的三尺講臺。前一夜,內心忐忑與不安,輾轉反側,沒有睡踏實。這次是心里最沒底的一次,沒有試課,而是直接上戰(zhàn)場?,F(xiàn)在終于輪到我們上場了。
隨著孩子們的“老師好!”我們反倒不緊張了。眼里、心里全是他們,想著怎么引導他們思考,說出我想要的答案。這節(jié)課的課題是胚胎發(fā)育,我們面向的是二三年級的學生,由于有一些專業(yè)名詞“受精卵”、“胎盤”、“臍帶”等,為了讓他們更形象的了解,我們用一些漫畫和視頻來講解。
在講解胎兒的心臟發(fā)育和母親的孕吐時,學生們特別激動。我們讓孩子數(shù)一下自己一分鐘內的跳動次數(shù)。
“老師,我的60次。”“我的72次。”“我的最多,80次。”同學們都激動地回答著。
“你們雖然很厲害,但是胎兒在兩個月時的心跳是每分鐘150次喔。你們媽媽這個時候也開始有了孕吐的反應,吃什么吐什么,是非常辛苦的。”
上這一節(jié)課是為了讓孩子體會到母親十月懷胎的不易,要珍愛生命,學會感恩父母。不僅如此,我們也從孩子身上學到,教學不再是我們告訴孩子多少,而是讓他們思考、體會,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