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發(fā)表時間:2017-06-26用戶:文字君閱讀:1819
篇一:春分
春天去了。去了很久了?;仡^看她的時候,沒有一點音訊。如荼的柳枝上最終飄不起她的韻了。
一切都逝了。那么快。那么輕。
沿著郊外的廢棄鐵路走很遠。銹跡斑斑的軌道間叢生的雜草,連同赤著腳板的主人公,被夕陽拉成了落寞的姿式。
他們說這是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你撒下種子,付上些許耕耘,等著在秋天的時候收獲。可你如此慵懶,只是用雙手環(huán)住雙肩。嗅那些辛辣四溢的不知名植物。
有風吹來。你踩著帶有余溫的石子,用力的。像是要把它們嵌入皮膚中。你如此貪婪,如此饑渴,連這一丁點的溫暖都無法放過。
這些驕傲的石子。
突兀的角,陡然顯現(xiàn)的裂縫,中間夾雜著泥土,不知已靜默了多久。
你的到來,使它們最終感覺到了侵犯。
它們轉過身去,收起那些痕,將銳利的角狠狠的直面你的皮膚,撕開一道紋路,混著紅色的液體,滲到很深的地方。你輕輕的呻吟沒有任何作用,它們當成了你快樂的不自覺的無恥的快感。
你最終只有笑,凝著那片殷紅,無聲浸潤。
你只有笑。
整個春天,你沒有擁抱。他們都走的太遠。夢里伸手要及到時,天已亮了。
指尖支在那兒,不知所措。
他們最終都走掉了。
沒有任何語言。
蠻。我只是換一種方式和你同在。
可我已無法觸摸。這巋然的空洞如此漫無邊際,我順著溫漉的邊緣已無法前行。你們若隱若現(xiàn)的光亮讓我的靈魂與我若即若離,無法喊叫,無法做出任何動作。
木偶靜止的時候,有一根冥冥的牽線。我伸出手,一片虛無。
提著鞋子跑到骯臟的小店買劣質的煙。坐在一片墓地邊吸啜。
觸摸自己的嘴唇,有支棱起的干巴巴的皮。這些濃烈的煙霧就順著張開的紋路滲進我的皮膚,肆意重組我身體的生理結構,給我一道道殘酷的指令。
咳。喘。鼻血。視線模糊。
無邊的綠逼上你的眼睛,刺得生疼,陣陣暈眩。
恍惚中你又看到她向你跑來,張開雙臂,你急切的伸出手,卻怎么也拉不近一個恒久的距離。
她就在那兒,那么近,那么清晰。
她的味道,微笑,頭發(fā),纖瘦的身軀,就在那兒,這么近,這么清晰。
我離你有多遠。我拿出尺子丈量地圖上的距離。我算不清比例尺兩端的差距,怎么也得不出一個能充當安慰的數(shù)字來。
伸開手,拉伸每根手指的骨骼,撐緊每根手指的神經,卻怎么也夠不到你。我落寞的指紋就印在那片交錯的曲線上,像個異類。
你就在不遠的地方,那么近,那么清晰。
我手心的紋路卻怎么也無法撫摸,你面無表情,決然轉身,你種下的罌粟開出辛辣的花,它們妖嬈的嘲笑??赡阏娴木驮谶@兒,這么近,這么清晰。
我是醉了。醉在你身后迷離的大片大片的毒里。
這些春天的夜里,讓自己睡。
像個僵尸一樣的挺過開花,抽穗,灌漿的時令。
像個啞巴一樣的把嘴巴扔給迷亂茫然斷續(xù)的囈語。
像個聾子一樣的把耳朵賣給風雨喧囂雷電交加。
像個瞎子一樣的把眼睛棄給黑暗明亮你的轉身。
就這樣睡了。
空空的兩只手可恥的招搖在夜色里,浮游在那些骨骼突兀的字里行間。
于是,你又在我面前。
急切的心跳。貪婪的眼。皸裂的嘴。抖動的下巴。短促的呼吸。
纖瘦的身軀。修長的手。流蘇的發(fā)。顫動的鎖骨。翕張的鼻翼。
誰哭了
誰笑了
誰忽然回來了
誰讓所有的鐘表停了
讓我唱
讓我忘
讓我在白發(fā)還沒蒼蒼時流浪
篇二:春分
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jié)氣,“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指在春季的三個月之中,春分節(jié)氣既平分了春季,也平分了晝夜。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qū)外,大都進入了明媚的春天。
歐陽修對春分有過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睂懕M了春分節(jié)氣里的春意融融。
春暖花開,春意盎然,楊柳青青,草長鶯飛,小麥拔節(jié)、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春分來臨。沐浴著春風,捧讀詩書,走進古詩的春分,自有別樣的心情。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xù)云。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徐鉉在這首五律《春分日》詩里,逼真地寫出了在春分日里思婦的傷春情思,不加雕飾,卻令人動容。詩句平白如話,然意境含蓄豐富,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他的另一首七絕《春風》——“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同樣有名。
唐代武元衡在《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云:“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賓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睂懗隽舜悍诌@天與“諸公同宴”的情景,琢句精妙。
崔融在《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詩中云:“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钡莱隽艘粋€游子的思鄉(xiāng)情懷,春分時節(jié),詩人遙思的仍然是故園田間小路兩旁的桃李芬芳。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這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的詞《踏莎行》。在這首詞中,春分時節(jié)的新燕百花躍然紙上,哪知青樓的歌聲引得詩人愁,可惜了這美好的“春分天氣”。
此外,宋朝文學家蘇軾的“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陸游的“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頭已帶酸。老去懶尋年少夢,春風不減社前寒。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明代王弼的“未從花下醉清曛,忽憶東風動茜裙。已按公詩知節(jié)候,來年相訪在春風”等詩句,都常為人們吟詠。
最著名的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边@首詩平頭百姓都會吟誦,一個“綠”字,還是寫作上選詞煉句的經典佳話。
“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樹造林的極好時機,古詩就有“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之句。在火熱的農忙季節(jié),要繼續(xù)用我們的雙手去綠化祖國山河,美化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篇三:春分時節(jié)
世間最不能控制的是人的貪欲。天晴不過三日,就開始嫌棄這頭頂?shù)奶柫耍@之前,對陽光可是朝思暮想。
我說,我就是罪人。小龜龜死了,我不會誦經,只得發(fā)信息請廟里的大師為亡靈超度。我甚至還想,把昨晚寫給它的分行文字打印下來,燒在它的墳前。
昨晚我把它從沙里挖出來,放在清水里,看到它浮在水面的軀殼,起初以為它還在冬眠,后發(fā)覺情形不對,才曉得它死了。當時心口絞痛得蹲下身子,囚成一團,真是我的貪心害了它。就是因為我不舍得讓它回到家鄉(xiāng),回到澧水,才在我的忽視下閉上眼睛。
若是去年夏末就那么放它回澧水,如今它肯定還活得好好的。前幾日,小城的氣溫一直都在十度一下徘徊,偶見它從沙石中爬出來,我還給它喂食,它不吃,我還以為它冬眠沒結束,又將它埋在沙石里。就這一埋喪送了它的性命。小龜是渴死的。那日它從沙石堆里爬出來,就說明冬眠還結束了,它要回到水里了。
兒子將它裝在有蓋子的那種一次性的飯盒里,兒子那說是給它安置的盅,然后就埋在前年葬小新的地方。兒子轉身回來,我對兒子說:“以后,我除了養(yǎng)你,再也不養(yǎng)動物了?!蔽茵B(yǎng)的鳥,養(yǎng)的魚,這又養(yǎng)的小龜,都死了。沒死的,都飛走了。我沒放過生,還變相殺生,不是罪過是什么。
當初養(yǎng)小龜還是小唐菜建議我養(yǎng)的,他說龜好養(yǎng)活,殊不知,春天醒了,才繁茂著,它卻走了,我不知如何對他說起。因為我不能原諒自己。
龜龜走了,它的房子還在。今晚,我又習慣性地望了三次。
有誰歌頌過春天的落葉?
陽光日漸茂盛,春分時節(jié),萬物吐著陽氣。表現(xiàn)力最強的是樹葉,一層一層的綠在陽光下浸染著,享受著大好時光。它們向世間的每個生靈在叫囂著,接下來的時日就是它們的了,樹上的天空,樹下的地域都是它們的領域,它們收留秋蟬、放飛鳥鳴,還妝點花兒、果實,它們吸進空中的廢氣,輸送新鮮的氣息……
一陣風吹來,成群的葉子從樹上落下。它們好似事先約好好的,只能風號令,集體殉情一般紛紛往同一個方向跳。那氣勢壯觀極了。葉子紛紛離開枝頭,是為了給新生的葉子騰出空間,好讓它們有足夠的力氣吸收營養(yǎng),日漸繁茂起來。我說,春天的葉子像母親,母親用自己的有限的生命堅守著這個家,當自己老了,使命完成了,也該離開了??刹皇敲??那些在樹枝上與嚴寒抗衡了整整一個冬天的葉子,在這個陽光充沛的時節(jié)里集體離場,能說它們不是一種成全,一種生命的傳承?
再接著一陣風,地上的落葉一團一團地滾動著。風終于肯停歇,葉子也安靜了。只是,落在水泥地葉子回不到樹根,回不到泥土奉獻自己最后的力量了。不能回到根部的葉子,像遷徙途中夭折的鳥兒,到死,它們都沒能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那些流浪在外不能返回家鄉(xiāng)的人呢?為何的說“落葉歸根”,想必是這個意思。那樣的酸楚,是長年在外,客戶他鄉(xiāng),客死他鄉(xiāng)的人來說,無疑是薄涼的,是沉重的。
春天的落葉是綠色的,和秋葉不同。想必,它們的命運和使命也各自的不同。
篇四:春風里的春分
小時候,春分是新年之后又一個我們小孩子盼望的好日子。
春分是上墳的日子,家鄉(xiāng)人把祭祖叫上墳。為了表示敬重,在上墳這天,大人可以傾其所有,虔誠地做兩小碗粉條燉豬肉,上面擺幾片炒的很透明的淡黃色雞蛋片,再配四坨白面饃饃,真是天下最美味的佳肴。小孩子上墳的目的很單純,就是能吃一頓好的,即使現(xiàn)在,每到春分,那股永不散去的的香味,總是在心頭縈繞。
那時候,春天好像來的特別早,春風輕輕游蕩,柳樹開始吐翠,滿山遍野的小草已經發(fā)芽,冰封已久的小河又開始唱起了歡快的歌謠,前川的桃花開始招蜂引蝶,后山的杏花競相怒放,太陽放出的光芒很是柔和。脫掉破棉襖的孩子們,就像脫韁的小山羊,可著歡兒地到處瘋跑,上山鉆洞,下河抓魚,前川挖辣辣,后山掏瞎瞎(haha),想著法子地害人。快樂之余,就開始遙望春分,走在一起的話題,自然就是春分那天香噴噴的白面饃饃和雞蛋肉片了。
春分在無盡的期盼中總算來了。這天早上,大人們備齊了上墳的香表,提著散發(fā)著香味的獻飯,和二叔家的幾個小姐姐們相跟著開始上墳。鄉(xiāng)下人的祖先一般都埋在一座不高不低的山上,要過一條淺可沒腳的小溪,走一段不遠不近的山路,大人們走的不緊不慢,我們急的跑跑停停,偶爾飛起的田雞,我們也沒情趣追趕,老是催促大家快走。水洗樣的天空藍的一望無際,麥苗上的露珠在陽光下發(fā)出金子般的光芒,和煦的春風老是撩撥孩子們的童心,田野里不知名的小鳥從頭頂飛過,慢騰騰的蝸牛在草尖犁過一條細細的白痕,大地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和姐姐們見大人們走的慢,便抄近路快步向墳上跑去,到了地方,等了好長時間,才見滿口收成的大人們慢慢走來。
鄉(xiāng)下人老祖先的墓地沒有明顯標志,只有新近逝去的老人才有一堆隆起的墳堆。老祖先的墓地僅憑大人的記憶和代代口述,我的二叔是讀過幾天書的,記憶也好,能夠記住所有人的墓地,并說出是我們的那一代祖先。我們都不喜歡聽久遠的事情,大部分時間眼睛只盯著白面饃饃和雞蛋肉片,可老祖先多而且相隔太遠,覺得老有燒不完的紙錢,磕不完的頭顱,講不完的故事。太陽在不緊不慢中照到頭頂,春風淘氣地躲來了起來,不知不覺間汗水就開始流淌,大人們見到了中午,便說緩緩再來。于是坐在墓地,掏出黑面饃饃,就著大蔥開始大嚼起來。我們不想吃黑面饃饃,想吃白面的,可墳還沒上完,只能干挨著。
年輕的二叔是個很快樂的人,家里姐姐多,沒有兒子,那時候人家的日子都艱難,他的日子似乎更艱難。他喜歡唱幾句秦腔,在墓地休息的間隙,還沒有人提議,他便扯開嗓子吼了起來,段子好像是什么《二堂舍子》,我們不愛聽,可覺得很凄涼,唱著唱著,大人們就開始不說話了。
太陽越過頭頂開始向西走了,大人們的黑面饃饃也吃完了,二叔的秦腔也停止了,我們總算等到接著上墳的時節(jié),快樂重新跳上心頭。這次,大人們不像先前慢慢的樣子,開始加快了速度,總算到了最后一個墓地,白面饃饃和雞蛋肉片也在快樂地向我們招手,燒完紙,磕完頭,跪在前面的我和幾個姐姐一哄而上,搶了個精光,雖然白面饃饃上沾滿了塵土,雞蛋肉片沒有了熱氣,可吃在口中的香味,估計是這輩子再也體會不到的了!
大人們笑瞇瞇地看我們吃完了飯菜,吆喝著我們回家,血紅的落日已傍在西山山頂,淘氣的春風又開始放出絲絲涼意。走在回家的山路上,回頭看看老祖先的墳墓,小小的我,居然有一股無法訴說的孤單和凄冷悄悄蕩在心頭。
---- 文章來源于網絡,閱讀更多散文/隨筆/詩詞/佳句、發(fā)表文章作品盡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