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子笑
發(fā)表時間:2017-06-26用戶:文字君閱讀:1975
篇一:驀然回首妃子笑
每年6月份正是荔枝旺季,一年一屆的荔枝節(jié)也在此時啟動,好幾個荔枝種植場都是品嘗荔枝的好去處。白居易有詩曰荔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碧K東坡也有廣為傳誦的名詩“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生活在嶺南,當然要趁節(jié)令好好品嘗荔枝。
6月15日下午3時,我們到深圳南山西麗果場,第一次去果場樹上摘荔枝,那股興奮的心情可想而知。門票50元一人,進園可任意隨便吃,但不可帶走,違者一粒罰款50元。警示有約束作用,但還是有人往兜里帶幾粒。未必是貪心,或許是感受這“偷”的剌激。
走進荔枝園,滿園馨香隨風迎面撲來,令人心曠神怡。聞香望去,只見一團團一簇簇熟透了的荔枝映在翠綠叢中,沉沉甸甸的果實被風吹拂著笨重地搖晃,像似熱情地向客人招手,歡迎我們的到來,那景象,煞是醉人。遠望,幾座山頭數(shù)里之間,滿眼都是荔枝。剛剛陣雨初霽,從云中探出的陽光照射在翠葉上,鮮明蔽映。熟透了的荔枝仿如星火,星星點點裝如畫,傳奇般的美無以倫比。天氣潮濕悶熱,一會就滿身是汗,可誘人的荔枝,讓人完全不覺熱。只顧得奔來奔去,這棵摘一粒嘗嘗,那棵采一粒試試,樂得忘卻塵事。
兒子早已迫不及待地站在一棵荔枝樹下猛吃,我告訴他紅未必甜,妃子笑熟了也是泛青的,最好吃的是糯米糍,荔枝珍品之一??傊畡e急慢慢來,挑準哪棵甜了才慢慢吃,不然一會就撐飽了。
我走到一棵妃子笑樹下,順手摘下一粒,輕輕剝掉殼,凝如水精的荔枝肉露了出來。那色澤晶瑩透明,瓤厚而瑩,膜如桃花紅,其香氣清遠撲鼻而來。輕輕咬下去消如絳雪,汁如瓊脂,核如丁香母,其味之至,真的妙不可言。再看看周邊人們都興高采烈的吃荔枝,真有點像明代徐勃那首《詠荔枝膜》詩中所描寫的“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啊。
荔枝有止渴,益人顏色,提神健腦的功效。它味鮮肉嫩又養(yǎng)顏,引人垂涎。難怪楊貴妃每年都要吃荔枝。楊貴妃喜食荔枝,是人人皆知的。杜牧一首流傳千古的唐詩“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生動地道透當年為了讓楊貴妃享用到鮮荔枝的悲壯歷史。
據(jù)歷史資料記載,西漢高祖時(公元前206—195)和漢武帝時(公元前40—8)時,分別早于楊貴妃吃荔枝948年和882年。南越王趙佗歸漢,曾獻上荔枝,得到漢高祖以蒲桃錦回報。漢武帝平定南越后,在長林苑建扶荔宮,宮中移植嶺南荔枝樹苗一百株,后來死了九十九株,僅存活一株,但終無結(jié)果,此后皇帝每年都要嶺南進貢荔枝。
唐李肇在《國史補》里說:“楊貴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唐玄宗龐愛楊貴妃,貴妃又特別嗜吃嶺南荔枝,玄宗為投楊貴妃之好,命高力士傳旨嶺南進貢。下令各地驛站,快速轉(zhuǎn)運閩、廣荔枝進貢長安。為此,荔枝這小小的果,在史書中帶有濃重的香艷色彩。荔枝之為人們所樂道,不僅僅因為牽涉宮廷權(quán)勢與情愛,更重要的是這之外那無休止的欲望。
清朝乾隆時,兩廣總督阮元詩曰:“新歌初譜荔枝香,豈獨貴妃帶笑嘗,應是殿前的高力士,最將風味念家鄉(xiāng)。”正是楊貴妃與高力士荔枝情結(jié)的生動寫照。
荔枝采摘后,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外香味盡去。那么荔枝是怎樣保鮮馳送長安呢?《荔枝史話》有載:“用大麻竹筒(口徑十多公分)把一球球連枝葉整理好的荔枝,用濕草紙(竹子制的)包裹放進去,再用蠟封口。包裝之后,通過皇家驛站,用加急千里馬日夜兼程,換人換馬飛送長安。因未離枝,所以送到長安歷時四、五天還很新鮮?!边@樣的解釋似乎有道理,因為荔枝又名為離枝,不離枝應該能保鮮幾日。
蘇軾在《荔枝嘆》中描述“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采。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笨缟皆胶涌癖纪蕦m送荔枝的接力賽,以致“驚塵濺血”,可見楊貴妃纖手往嘴里塞的荔枝,顆顆都浸透了百姓的鮮血乃至多少無辜的性命。
史實評說唐朝楊貴妃吃荔枝之事,距今一千二百年。千百年來貢品真正出自何處后人自是難以說清,司馬光著《通治通鑒》卷215載:“天寶載(745)七月,妃欲得生荔枝,歲命嶺南馳驛致之?!奔热皇穼W已闡明楊貴妃吃的荔枝是嶺南馳送致之,至于是嶺南何處?據(jù)說高力士的家鄉(xiāng)潘州(今高州)最為可信。然而,楊貴妃吃的到底是哪的荔枝?此時,答案不再重要。
如今科技發(fā)達,地球人上月球都不是問題,何況是荔枝保鮮?今年深圳荔枝恢復了出口美國。荔枝出口美國因各種原因已停了兩年,今年恢復讓我們國家的水果珍品再次走進超級大國是一件值得慶賀的情事。美國對水果進口檢驗要求非常嚴格,他們派專員直接到包裝現(xiàn)場監(jiān)督。荔枝在溫度保持在1℃到5℃,可貯藏三十天左右。細想這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的世間珍果,即使生處天涯,世界各地品嘗到新鮮荔枝已不再是件難事,何況區(qū)區(qū)千里皇宮?忍不住輕輕嘆息:貴妃啊,貴妃,你生不逢時。否則何必為了吃荔枝,紅塵飛一騎,嬌滴滴地傷天害理,落得如此千古罪名。
我又想起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果樹專志《荔枝譜》,這是宋朝蔡襄(1012~1067年,字君謨,北宋名臣、端明殿學士)所著的。成書于宋嘉祐四年(1059年)蔡襄宦閩期中?!独笾ψV》全書共3000多字,敘事扼要。詳盡地記載荔枝栽培的一系列科學知識,為發(fā)展荔枝果培植、生產(chǎn)和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資料。其中荔枝品種篇,分等次的記述介紹了陳紫、江家綠、方家紅、游家紫、小陳紫、宋家香、藍家紅、周家紅、何家紅、法石白、綠核、圓丁香12個品種特色;不按等次介紹了虎皮者、牛心者、玳瑁紅、硫黃、朱柿、蒲桃、蚶殼者、龍牙者、水荔枝、真珠、十八娘荔、將軍荔枝、釵頭、粉紅者、中元紅、火山等20個品種特色??偣?2個品種。有言其形狀特色的、有敘其品種名稱的、有記其產(chǎn)地來源的,名目繁多,各呈其彩?!独笾ψV》一書開我國系統(tǒng)研究荔樹栽培之先河,為世所重,現(xiàn)已被譯成英文和法文、流傳世界。
然而,千百年后,不管那段歷史曾經(jīng)如何香艷又如何血醒,荔枝依舊年年紅。目前深圳西麗果場生產(chǎn)的“雙荔牌”荔枝有:妃子笑、糯米糍、淮枝、桂味和黑葉?!板有Α边@個嫵媚的名字,繼續(xù)保持著極其誘人的魅力。但每每品嘗,總讓人莫名感嘆。此時靜觀歲月,驀然回首妃子笑,仿佛千年紅顏之魂已化作那串串紅荔……
篇二:妃子笑
“你知道這種荔枝叫‘妃子笑’。據(jù)說一代美人楊玉環(huán)喜食荔枝,唐明皇為了博她一笑,不遠千里的命人快馬加鞭從嶺南運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瘡木┏堑某菢巧贤ィ娺h方塵土飛揚,以為是敵人來侵,那妃子卻輕舒眉頭,微微一笑。她喜歡的荔枝來了。”
他娓娓的講給她聽。而她卻嘻嘻的笑,“啊,她真是好服氣呵?!比缓笠馕渡铋L地望他一眼。
他眉頭微微的皺了皺,可,不敢讓她發(fā)現(xiàn)。不然,她又該吵鬧了,要霸道的說,“在我面前不許皺眉頭,難道和我在一起,你不開心么?”
對她,他有種把持不住的感覺,他看不到她們的結(jié)果,然而,心里邊也正是因為對她的愛才會這樣覺得。
她喜歡吃荔枝??善褙瑝粢粯?,生在長不了荔枝的北方。她也不知道,這喜好是從哪里來的。可偏偏就是喜歡,沒辦法的喜歡。
他理解她的羨慕,心中不由的悲哀,自己平凡一個小職員,家有病母,他是家人唯一的支柱,經(jīng)濟負荷不了她的喜好,不能天天為她買來博她歡笑。在這北方小城,荔枝是稀罕物啊。
可今天她們經(jīng)過水果店的時候,那個婦人卻在那里叫賣,“啊,新鮮的荔枝啊,上市頭一批,快來嘗嘗吧?!?br /> 看著開始穿得清涼的行人,他這才想起,她盼來盼去的季節(jié)到了。是荔枝快要成熟的時候了。而這種“妃子笑”,是先于其它熟的,它也不同于其它荔枝的顏色,它的外殼是紅上沾染青色的。
她的腳步釘在那里了,不肯往前走。
他摸摸自己的口袋,錢包里是有一些錢的,然而那是給母親買藥的。
他看看那“妃子笑”的標價,狠了狠心,還是買了。
她歡喜的挑撿著。
他是個對金錢和欲求都很淡泊的人,并不是心痛買這荔枝,他的歡樂也就是她,又怎肯讓她失望。然而,今日這錢,是不能夠亂用的。母親的藥已沒有了,一定要買回去的。
她吃著荔枝,跟他笑談著。
她生的很美,皮膚就像荔枝肉一樣晶瑩的迷人,個子高挑,體態(tài)豐盈。倘若在古代,也許會和某代君王留下一段佳話吧??虾退谝黄?,別人都說是他的福氣,所以,他很珍惜。
和她的約會告別之后,他跑到藥店去。剩下的錢不能買一周的藥,他只能先買幾天的。
提著藥回家,他的心里隱隱不安。為了讓她歡笑,拿母親的健康來交換,對母親有一種負罪感。
母親見了他買的藥,有些嗔怪他,“你也老大不小了,別老牽掛著娘?,F(xiàn)在荔枝也該上市了,你不該再買藥給我的,你那個女朋友不是喜歡吃荔枝嗎?快快的娶回一個媳婦,娘才高興。”
他聽著母親的話,鼻子一酸。
母親是南方人,據(jù)她說,她家種有荔枝,從小是吃著荔枝長大的。可是,在他的記憶里,母親是從來不吃它的。她說,她不喜歡吃這種東西。可是,父親臨終前卻愧疚的對她說,“讓你受苦了,自嫁到這里來,你沒享過一點福。要不你帶著娃兒回南方吧?!比缓竽抗廪D(zhuǎn)向他,對他講,“我走后,你要好好孝敬你娘,為了這個家,自嫁到這里來,她連最愛吃的荔枝一顆也沒再嘗過,為了省下錢讓你讀書啊?!?br /> 那時候他還小,不清楚父親到底在說什么。卻只聽到母親哭著說,“我不喜歡吃荔枝,我早就吃厭了。他爹,我會一直留在這兒,把我們的娃兒好好帶大?!?br /> 他邀她出來散步的那個晚上,她所在的公司里,有一個飯局。對方是一個大客戶。并不是少她不行的,她只是個小角色,可是,她把這當成一次機會,不愿放過。所以,她推辭了和他的約會。
晚宴上,那個客戶——三十多歲,充滿成功商人風范的男人,果然被風情萬種的她迷住了。
以后的日子里,鮮花不斷的來約她。得知她喜食荔枝之后,每天一大袋送到她面前。
她想想自己天生麗質(zhì),而他看來是注定無大志的,自己豈可一生埋沒在一棵不起眼的樹上,被他束縛?于是,也就接受了那商人的追求。
事情正在發(fā)展中。這些他是不知道的。只是覺得她開始忙起來,不再有時間來見他。
于是,他就去看她。這天他買了“妃子笑”走向她的住處。
她來開門的時候,以為是那商人來了,可歡喜的面孔在看到是他后便停了下來。他沒發(fā)覺,只是把荔枝舉到她面前,說,“看,你喜歡的東西?!焙脦兹詹灰?,她漂亮多了,打扮得也精致起來。
此時的她哪還把這些放在眼里,她淡淡的接過荔枝,將它隨意往桌上一扔,努力掩藏住自己對這一切的厭惡。
他以為她病了,便體貼的問她,哪兒不舒服了。
她張了張口,又閉上。
你到底怎么了?他著急了。
我們分手吧。她終于說。
什么?他仿佛受了驚雷般。
我們分手吧。這次,她說得很清楚,聲音也大了,很理直氣壯的樣子。
他呆呆的看著她,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樣的結(jié)局,是遲早的,他不是早就看到了嗎?為什么卻又不能接受?
這時候,房間的電話鈴響了。她跑去接電話,拿起聽筒,聲音便開始歡快起來,“啊……是呀,在等你啊,當然有時間……好,那你來接我吧……”
她聽完了電話,又恢復了先前的表情,可還是掩飾不住的,被他發(fā)現(xiàn)她的歡喜。
她坐在他的對面,不說一句話。
他也不想再問什么了。早就知道他們是不可能的,自己這么窮,怎么容得下她的大心大志?
他忍著平靜自己的情緒,說聲,“好,我知道了,以后不會來打擾你。我走了。”說完,走出門去。
她一直坐著沒動,也沒抬頭看他最后一眼。此時的她,對他已毫不在意。
他走出巷口的時候,迎面駛來一輛墨藍色的轎車,他站在窄巷邊上,給它讓了路。
片刻后,那車又駛了過來。他又一次重復剛才的舉動,茫茫然地看著車里。然后,他流出了淚,無聲的哭了。
那車里,她正依偎在一個男人的身旁。
一個月后,他才知道,原來,她是有了好的歸宿了。
那時候,她已辭職,和那商人訂婚了。
母親對這一切并不知情,依舊關(guān)心的問她們的進度,關(guān)心,什么時候我會有兒媳。
他什么也不跟母親透露。他之前是知道結(jié)局的,可是,一直不讓自己相信,以為一切可以改變。現(xiàn)在,當現(xiàn)實活鮮鮮的發(fā)生在他面前了時候,他開始感覺到生活的血淋淋了。
憂郁了好幾日后,他決定要改變自己。
他不是一個無才的人,只是因為對于欲求太過淡泊。今日,他要改變了。不管他最終的目的是不是為了欲求,他都要改變。
他跟母親講,“娘,我們?nèi)ツ戏桨??!?br /> 那時候,是九十年代中期,南方正在變化中,是一塊熱土。
母親一直想念自己的故園,現(xiàn)在,兒子有了去那里發(fā)展的打算,索性就先放下對這里的留戀,陪他一趟吧,也填了自己這若許年的相思。
他們?nèi)チ四戏剑チ松B(yǎng)荔枝的地方。
母親果然是喜歡荔枝的,她在她父輩的園子里,平了許多年對它的思念,吃了個夠。
他的才華很快的顯現(xiàn)了出來,不久之后,便事業(yè)有成了。
在此期間,他遇見一個賢惠的女子,給母親娶回了她盼來盼去的兒媳。
他不再有不能天天買幾十元的荔枝給她吃的時候了,可是,身邊的人,已不是她。而他的妻子,是不喜歡吃荔枝的。
父親的祭日,一家人回了老家。
那又是荔枝上市的季節(jié)了。
那家水果店還在,又路過它的時候,又有一個不同的婦人在叫,“啊,新鮮的荔枝啊,上市頭一批,有名的‘妃子笑’??靵韲L嘗啊?!?br /> 母親和她的兒媳,仿佛沒聽到?jīng)]看到似的依舊往前走。而他,卻是征征的停了幾秒種。是的,不再有人會停下來要他買了。
他不知道她怎樣了。
現(xiàn)在幸福嗎?
有一日又在這條路上,他一個人又經(jīng)過那家水果店,一個女子在同一時刻也隨他默默地立在了那叫賣的婦人跟前。
“先生,買荔枝嗎?這可是有名的‘妃子笑’啊,當年楊貴妃深愛的水果,空運來的,絕對新鮮?!?br /> 他拎起兩串,放到稱上稱重。
買好了后,他轉(zhuǎn)過身往回走。這時候,他呆了。
是的,她正站在他的身后。多年不見,她已不再是如初的美人了,神容憔悴。
“現(xiàn)在還好嗎?”她問。
“你還好嗎?”他也問她。
她搖搖頭,不說話。
“還喜歡吃荔枝嗎?送給你?!彼f。
“不,早就不吃了?!彼凉瓭χf?!澳阋恢睕]有告訴我,楊玉環(huán)最后是怎么死去的。唐明皇寵了她,最后,卻殺了她?!?br /> “哦,我那時候只是想告訴你‘妃子笑’?!?br /> “我,先走了?!彼奔钡南胍娱_,從他身旁走過的時候,又輕輕對他說,“我很好,我很好?!?br /> 她走遠了,他還立在那里。
那個婦人對他說,“你認識她???她呀,每年荔枝上市的時候就來,也不見她買。聽說,以前是嫁給了一個很有錢的商人的?!?br /> 那后來呢?現(xiàn)在呢?他沒有問下去。
回到南方后的有一天,他和一個朋友去參觀一個果場,因為他的妻子是學這個的,對這些感興趣,想要承包。
其中有一片是荔枝園,放眼望去,是一個荔枝的世界,幾十畝地上,全都是荔枝。各種品種的。
觸景生情,他眼前又浮現(xiàn)起那個喜食荔枝的女子來。如果她知道他有一天,會擁有這么多的荔枝;如果他知道有一天,他會有這么多的荔枝樹……
唉,來的來了,去的去了。來來返返,皆是自然。一切,都是造化吧。
荔枝園的原主人見他看呆了的樣子,摘下一串荔枝遞到他手中,“來,嘗嘗,你們北方人,沒有見過荔枝樹吧。這棵,”他指著他們眼前的那棵樹說,“結(jié)出來的荔枝,就叫‘妃子笑’?!?br />
篇三:八月妃子笑
八月,已接近荔枝上市的尾聲。昨天去水果攤,仍看見新鮮的青皮妃子笑,很是喜歡。妃子笑果肉甜中帶酸,雖是荔枝中的上品,卻不是很合口味,平常念及其名字,買一些,除了生津止渴,其余的怕全是品嘗大唐全盛時期的帝王之愛。
當年的唐明皇為博美人芳心,不惜千里傳送荔枝,三千寵愛招搖過市,致使后來的楊玉環(huán)背上紅顏禍水的罪名,縊死馬嵬坡。使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蒙上犧牲在戰(zhàn)亂之下的陰影。
楊玉環(huán)在史記上歷來是個有爭議的人。她的羞花之貌讓玄宗驕奢淫逸,荒廢朝野。安史之亂一起,三軍將士便歸罪其及其家族媚惑朝政,在“賊本尚在”的呼聲中香消玉殞。然玉環(huán)雖智算警穎,迎意輒悟,但她從不涉政,安守后宮。所以一些大唐詩人除了盛贊楊玉環(huán)的美貌,多是惋惜這段情愛的夭折,倒全無憎恨之意?!败饺厝缑媪缑迹瑢Υ巳绾尾粶I垂!”對于這樣的美人,這樣的結(jié)局,詩人又能奈其何?然一些大唐野史上的記載,多是津津樂道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唐朝是個相對開放的朝代,開放的思想成全了李隆基的亂倫之愛,留下千古佳話。
楊玉環(huán)從兒媳的身份成功晉身為皇帝的貴妃,年齡差有34歲,典型的老夫少妻。縱使玄宗有幾多的愛戀,當時正處于與壽王恩愛的楊玉環(huán)只怕也是身不由己。還據(jù)說與李瑁已育有小孩,按正常的女性心理揣測,楊玉環(huán)要凌駕骨肉分離之上的愛情,有點滑稽。但在當時那樣的男權(quán)社會里,一個女人的愛與不愛被踐踏在封建禮制的男尊女卑上,不需要回應,一個高高在上的男權(quán)統(tǒng)治者更不需要征得你的同意。野史里描述的那些兩情相悅恐多是強顏歡笑,披一層虛美的外紗而已。我常假設(shè),壽王當時如同玄宗同等權(quán)勢,同等富貴,楊玉環(huán)的命運是不是就改寫了?那段愛情是不是就湮滅了?歷史沒有假設(shè),但從我斷斷續(xù)續(xù)看的一些唐史和戲劇上,我懷疑這段愛情是否真的如大家所了解的那般恩愛。
玄宗愛楊貴妃,不置可否,他百般嬌縱著這個嫵媚知性的小愛人。男人之愛,就看他愿意付出多少。而女人之愛,應該看她是否交出了真心。楊貴妃對唐明皇交出了真心嗎?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蔽铱傉J為是一些史詩迷了我們的眼。造成“名花傾國兩相歡”的假象。楊玉環(huán)善歌舞,懂樂理,也會作詩,可除了“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梟梟秋煙里。輕云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边@首為舞友張云容寫的外,我們很難找到她跟玄宗之間的情趣小詩,甚至寵愛之下流露出的得意忘形也好。當然,也不排除這個女人在三千佳麗的圍攻恐慌下彈精竭慮。試想,一個女人如果真正的墜入了愛河,并以此琴瑟相和的話,這樣的才女是怎樣也抑制不住情感要流溢出來的。俗語說:情溢于言表。只可惜……
所以之于楊玉環(huán)對唐玄宗的感情,我自始至終認為她是在隨波逐流,一直是個被動、從眾的角色。就如現(xiàn)在流行的那句“你是我的菜”。當時的楊美人確確實實是唐明皇的一道菜,一道香艷爽口的大菜。而楊玉環(huán)卻自始至終在迎合,在盡量適其口胃,以達到不被其冷落、唾棄的目的。楊玉環(huán)除了權(quán)勢、物質(zhì)和至高無上的尊貴,她對玄宗本身應該是漠然的。但她又離不開玄宗的寵愛,當需要成了習慣,變成生存下去的支柱。那么內(nèi)心真正需要的東西就會被一葉障目,而迷失那份隱藏很深的純真的情感。
女人的安全意識很強,窮其一生都在尋找依靠。當楊玉環(huán)找到玄宗這個“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大靠山,她身心上都已經(jīng)心滿意足了。玄宗至高無上的地位,奢侈的物質(zhì)享受滿足了一個女人的虛榮,彌蓋了諸多本身以外的缺陷。楊玉環(huán)委身給了自以為是的愛情。她幾次爭寵任性被玄宗遣送出宮。有一次剪青絲托宮人捎給玄宗才得以回宮。這個聰慧的女人利用愛情一次次拯救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可也不曾想到,綠樹濃蔭下,卻也埋下了無妄之災的伏筆。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卑彩分畞y,楊玉環(huán)首當其沖地成了紅顏禍水,眾矢之的。女人做了政治與戰(zhàn)爭的犧牲品。唐玄宗在這場愛情的游戲中最終還是輸給了權(quán)勢。這是必須也是必然的結(jié)果,江山與美女孰輕孰重?這不需解答。只可惜楊玉環(huán)至死都不會明白:一朝天子怎么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了?本是男人的戰(zhàn)爭,卻非要指責一個弱女子為“紅顏禍水”?
三尺白綾,結(jié)束了這段本不公平的愛情。
張愛玲曾說過:愛情是靈與肉的結(jié)合。
當我們宏觀愛情時,愛情便顯得很神圣;而當我們微觀愛情時,愛情真的很渺小。
一些野史曾有記載,說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曾在某年的農(nóng)歷七月初七,相約許下:生生世世,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盟誓。今夕也近七夕之夜,倒也生出“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隔世之感。
試問帝王之愛,幾分真來幾分假?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閱讀更多散文/隨筆/詩詞/佳句、發(fā)表文章作品盡在文字站!